網(wǎng)絡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Abstract]:The new century is the era of network development, human society is experiencing an unprecedented information revolution. With the rapid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which is supported by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all aspects of human life. After the media of printing, sound and image, the network is called the fourth medium. The network synthesizes many kinds of information carriers, such as sound, image, graphics, text and so on, which represents a new way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media at home and abroad is very rapid, and network media is still a media form based on visual communication. The rapid rise of network media provides designers with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space, and also bring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which not only brings changes in the design proces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greatly affecting the design style, design performance, design mode of thinking increasingly profound and fundamental change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new media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medi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ation of visual elements based on the platform of network multimedia, and combines the practical process of designing and making computer advertisement, which is the national network course in the new century. For the future of new media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o do some basic foresight and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With the Interne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w digital society,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innovative design concepts. People hope that the design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will develop in the new spirit, new art, new tools, new space, new media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new spirit, new art, new tools, new space, new media. Show a magical personality. New technology calls for new forms and methods to convey new ideas and ideas. This era may need more clear and original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han ever before.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2
【分類號】:G206.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迎春;葉萃萃;;網(wǎng)絡技術(shù)衍生的視覺文化[J];軟件導刊;2005年19期
2 戚躍春;;后工業(yè)時代的視覺傳達設計[J];文藝研究;2008年04期
3 ;“我的網(wǎng)”閃亮’99媒體校園行[J];金融電子化;1999年11期
4 孫偉兵;傳統(tǒng)媒體樣式的終結(jié)與網(wǎng)絡媒體的一統(tǒng)天下[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西部地區(qū)新聞媒體第一期“網(wǎng)絡媒體高級研討班”[J];中國傳媒科技;2000年06期
6 賈漢平;網(wǎng)絡報(版)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J];新聞前哨;2001年03期
7 朱維貴;網(wǎng)絡媒體會打敗傳統(tǒng)媒體嗎?[J];印刷雜志;2001年08期
8 龐亮;關(guān)于我國網(wǎng)絡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融合發(fā)展的幾點思考[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年03期
9 孫 強,王敬東;共生共榮:網(wǎng)絡與電視的耦合模式[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2年07期
10 劉剛;郭本玉;;地市黨報打造“立體傳媒”[J];青年記者;2002年1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春華;;陜西網(wǎng)絡“民生”熱點發(fā)生機制與態(tài)勢分析[A];陜西省社會學會(2010)學術(shù)年會——“關(guān)—天經(jīng)濟區(qū)社會建設與社會工作”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張琪;;平面媒體在網(wǎng)絡時代的生存和發(fā)展[A];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33分會場新媒體與科技傳播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張琪;;平面媒體在網(wǎng)絡時代的生存和發(fā)展[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4 董天策;陳映;;試論傳統(tǒng)媒體與網(wǎng)絡媒體的議程互動[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周榕貞;陳青嬌;;關(guān)于強化網(wǎng)絡氣象科普功能的思考[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公共氣象服務論壇——以公共氣象服務引領(lǐng)氣象科普工作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6 陳騫;;挖掘網(wǎng)絡媒體優(yōu)勢 做好科技新聞傳播[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呼東燕;;論突發(fā)公共安全事件中網(wǎng)絡媒體的應對措施[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蔣宏;;新媒體挑戰(zhàn)與報業(yè)突圍戰(zhàn)略[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9 陶賢都;;網(wǎng)絡科技新聞現(xiàn)狀、傳播效果及改進策略[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王青;吳根范;葉虎;;作、編、審、讀一體化的稿件管理平臺[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高鋼;怎樣為網(wǎng)絡媒體寫新聞[N];中華新聞報;2004年
2 何美;網(wǎng)絡媒體2008年兩會報道思考[N];中華新聞報;2008年
3 記者 張海旺;“第二屆全國重點網(wǎng)絡媒體青!ず1毙小辈稍L團來州采訪[N];祁連山報;2008年
4 陜西師范大學新聞出版科學研究所 楊舒丹;網(wǎng)絡媒體的人文意識[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市委黨校教師 鄭波輝;領(lǐng)導干部要提高應對網(wǎng)絡媒體的能力[N];鐵嶺日報;2010年
6 黃鍇;雅虎的新聞大戰(zhàn)[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7 清華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 李希光教授;網(wǎng)絡媒體的二次革命[N];電腦報;2001年
8 市委宣傳部 謝德炎;發(fā)揮網(wǎng)絡媒體作用 提高輿論引導能力[N];九江日報;2011年
9 尚晉生;網(wǎng)絡媒體“長”與“短”[N];發(fā)展導報;2002年
10 張 斌;“政府要用好網(wǎng)絡媒體”[N];人民法院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暉;視覺形式的美學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2007年
2 宋協(xié)偉;轉(zhuǎn)形·轉(zhuǎn)型[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0年
3 陳邦武;出版業(yè)中創(chuàng)意資源配置的歷史演變[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4 彭革新;戰(zhàn)術(shù)Ad hoc網(wǎng)絡媒體接入和路由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5年
5 顧寧;網(wǎng)絡社會環(huán)境下的當下中國文學研究[D];遼寧大學;2009年
6 李曉平;和諧社會的輿論環(huán)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8年
7 鄒軍;虛擬世界的民間表達[D];復旦大學;2008年
8 聶德民;網(wǎng)絡輿論與社會引導[D];上海大學;2009年
9 徐寶義;新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運用新媒體密切黨群關(guān)系初探[D];中共中央黨校;2010年
10 譚玲;網(wǎng)絡:電視批評立體生態(tài)構(gòu)建者[D];四川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鬲波飛;網(wǎng)絡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2 貝莉;漢字的形態(tài)與視覺傳達設計[D];蘇州大學;2002年
3 馮柯;“空則有,有則空”[D];河南大學;2004年
4 李瑛;論繪畫藝術(shù)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引導作用[D];山東大學;2010年
5 賈靖林;網(wǎng)絡媒體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及其對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0年
6 邢立雙;試論網(wǎng)絡媒體對電視的批評功能[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鄭素俠;網(wǎng)絡媒體社會責任與商業(yè)利益的平衡[D];鄭州大學;2004年
8 劉娜;網(wǎng)絡媒體中的城市形象傳播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9 路璐;當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漢字圖形化設計[D];河北科技大學;2010年
10 韓春陽;大連網(wǎng)絡媒體輿情疏導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3775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2377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