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境域中隱喻式廣告設計研究
本文選題:網絡境域 + 廣告。 參考:《包裝世界》2010年05期
【摘要】:網絡境域中廣告的設計從早先依托成熟的傳統(tǒng)平面廣告進行發(fā)展,轉而逐漸向結合自身媒介特點的廣告設計模式轉型;谠计矫鎻V告的圖形述說,網絡廣告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述說語言。本文將研究重點放在網絡境域中在線富媒體互動廣告設計,探討其創(chuàng)意設計過程中隱喻性的應用方式。
[Abstract]: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design of advertising is developed from the mature traditional plane advertising, which has gradually changed to the advertising design model which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own media. Based on the graphic description of the original graphic advertisement, the network advertisement has formed its own unique narration languag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online rich media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design, exploring its metaphorical appl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ve design.
【作者單位】: 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分類號】:F713.8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正翠;李曉紅;;淺析隱喻的顯式和隱式[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杜洪波;胡曉;;以身體部位隱喻為例論隱喻的翻譯[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4期
3 胡河寧;;組織意象圖式中的組織傳播隱喻[J];安徽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4 蔣道華;英漢隱喻語用操作對比研究[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5 任風雷;;隱喻意識,隱喻能力和二語習得[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6 寧建花;;基于語料庫的英漢顏色詞“紅”的隱喻對比[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7 葛紅,李加強;隱喻理論綜觀[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8 束玫娟;;新聞語篇中的言語隱喻及非言語隱喻——以《紐約時報》為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9 李先華;;唐詩詞語隱含義個案考察及相關問題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10 權循蓮;田德蓓;;概念隱喻視角下漢語古詩意象的英譯[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汪云;崔娟娟;;認知隱喻及其判讀[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九輯)[C];2011年
2 劉先寬;孫若紅;;網絡交流語的隱喻研究[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B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3 徐超;畢玉德;;面向自然語言處理的韓國語隱喻知識庫構建研究[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4 ;An Overview of Metaphor Research[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一輯)[C];2007年
5 袁娟;;隱喻認知推理機制的受制變量研究[A];重慶工程圖學學會第十四屆圖學研討會交流暨第二屆CAD應用、CAI軟件演示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4年
6 邱凱端;;英漢廣告語言特性與廣告圖文隱喻初探[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莊麗媚;;當代語言哲學的隱喻研究及其意義[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8 邱玲俊;;從認知學及哲學角度看隱喻思維[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9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9 孫芳琴;;中西修辭語用中的飲食文化探析[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蘇嵐;;四種隱喻意義結構下的隱喻翻譯[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2008年翻譯學術研討會交流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騰;民族院校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際語語用能力及其培養(yǎng)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唐斌;《人民日報》中(1987-2007)農民工的話語再現[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唐樹華;有些隱喻為什么不可能[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施佳勝;經典 闡釋 翻譯——《文心雕龍》英譯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宋新娟;中醫(yī)傳統(tǒng)圖式符號審美及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愛珍;模糊語義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彭懿;英漢膚覺形容詞的認知語義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青;現代漢語把字句主觀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朱懷;概念整合與漢語非受事賓語句[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瑾;現代漢語認知稱謂詞的隱喻及轉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孫霞;文化視角下《圍城》中隱喻的翻譯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德美;球賽新聞報道中戰(zhàn)爭隱喻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瑞芹;英漢多義詞“手”的認知研究及其對英語詞匯教學啟示[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張賀;漢語歌詞中隱喻應用的認知分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朱瑩;旅游宣傳手冊翻譯中的隱喻、轉喻及其表達力[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高皓s,
本文編號:184679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846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