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色彩印象美
本文關鍵詞: 印象 色彩 廣告效應 材料機理 出處:《包裝工程》2004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 針對包裝設計中如何來創(chuàng)造色彩印象的美感問題,結合實例從色彩的選擇、廣告的效應、包裝材料肌理3個方面來論述。其目的是在今后的包裝設計中更好地運用色彩,達到給人過目不忘的印象。
[Abstract]:In view of how to create the aesthetic impression of color in packaging design, combined with examples from the color selection, advertising effe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make better use of color in the packaging design in the future, and to achieve the impression that people will never forget.
【作者單位】: 南昌大學 南昌大學
【分類號】:J524.1
【正文快照】: 談到印象,自然而然會想到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日出印象》,印象派用手中的色去描繪天然景色中的韻律,來表現自然界中那一瞬間的美……,這一藝術表現手法同樣是包裝設計中重要的手法之一創(chuàng)造色彩印象美。色彩能給人一瞬間的美感印象,捕捉消費者的視線,產生購買行為,更加有利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海燕;;傳統(tǒng)圖形藝術在《現代標志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2 凌善金;黃淑玲;梁棟棟;;地圖注記設計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3 李大偉;;小議傳統(tǒng)圖形與現代標志設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1期
4 王君潔;;淺談現代圖形和傳統(tǒng)圖形的完美結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1期
5 張智燕;;楚紋飾對現代平面設計的啟示[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2期
6 李健;李軼;;淺析后現代主義設計理念[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7 文杰;;試論傳統(tǒng)文化元素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4期
8 張海英;;視覺藝術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表現[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9 王惠;;中國傳統(tǒng)色彩的藝術特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2期
10 那海峰;;淺析抽象藝術對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王露茵;萬昌平;;信息社會中視覺圖像利弊解析[A];2004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郭天宇;;如何面對傳達設計中的同質化現象——談傳統(tǒng)圖形藝術與當代傳達設計的融合[A];2004年工業(yè)設計國際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王莉;梁惠萍;;淺議版式設計中視覺構成的抽象性[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4 張小林;;傲慢與偏見——招貼設計中女性形象的思考[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C];2009年
5 朱守會;程麗英;柴英杰;;書法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6 李珂;;日本包裝設計中的文化內涵解析[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7 蘇里曼;;論書籍設計的藝術空間美感[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8 袁恩培;肖三山;;渝東南土特產包裝設計現狀分析及對策探究[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9 邵桂芳;李祖樞;劉恒;張昌勝;;基于視覺感知的融合圖像質量評價[A];2003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鄔烈炎;藝術設計學科的專業(yè)基礎課程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1年
2 羅曉暉;雙高斯差模型的低層次視覺尺度要素檢測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3 劉靜波;蔬菜顏色質量評價系統(tǒng)的構建及應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4 王軍;奧林匹克視覺形象的歷史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5 熊凱;基于顏色視覺誘發(fā)電位的色覺缺陷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6 趙之昂;膚覺經驗與審美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7 王方良;產品的意義闡釋及語意構建[D];東南大學;2004年
8 于江波;視覺感知計算模型若干問題的研究及其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9 趙曉芳;視覺文化沖擊與浸潤下的文學圖景[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智靈;自然條件下的運動目標魯棒跟蹤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緒海;基于女性消費行為的廣告攝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馮素娟;服裝平面廣告圖形的同構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孫鵬;關于設計中如何進行主動視覺思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迪;關于創(chuàng)意產業(yè)引領時尚生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宇;設計管理:設計公司提升商業(yè)價值的管理之道[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谷李煒;包裝設計中書法應用之研究[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7 賴文清;蘇區(qū)藝術之我觀[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珊;關注民生、反映民情[D];蘇州大學;2010年
9 劉韜;漢字與水墨元素在現代海報設計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馬佳博;論沈陽老字號商品包裝設計中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華;;明代戲曲命名初探[J];戲劇文學;2011年08期
2 高韜;;在品牌里植入電影[J];醫(yī)學美學美容(財智);2011年08期
3 邢義杰;;包裝設計的色彩情感[J];中國藝術;2011年02期
4 黃姍姍;;淺談色彩在化妝品包裝中的運用[J];群文天地;2011年06期
5 彭韶燕;史學紅;;試論中成藥包裝的色彩運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年07期
6 劉玉方;裴超;;羅杰凡 我是個夢想家[J];時尚北京;2011年07期
7 張婷;;論中國當代包裝設計的人性化建構問題[J];美術界;2011年06期
8 何榮;;芭蕾舞鞋[J];當代小說;2011年08期
9 李旭昌;;兒童產品包裝設計中的色彩運用[J];藝海;2011年06期
10 付永寧;;淺論肌理在水彩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J];當代藝術;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燕;馬福浚;;嬰幼產品包裝色彩應用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梁啟華;;一種基于Ito方程的廣告效應預測模型[A];200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3 丁丙;;口腔?崎T診的廣告效應淺議[A];FDI、CSA臨床口腔進展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1999年
4 丁丙;;口腔?崎T診的廣告效應淺議[A];全國第六屆口腔醫(yī)院管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0年
5 楊悅;;論包裝色彩的象征性[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6 劉珩;唐小我;潘景銘;;專賣店廣告下商家的最優(yōu)策略[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馮先潔;;重視書籍的整體設計[A];高校編輯出版工作論集[C];1999年
8 鄧連戈;蘇建光;;律師如何開拓和發(fā)展知識產權維權業(yè)務——“小肥羊”不正當競爭案辦案啟示錄[A];律師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第五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9 胡朝陽;;“純”色彩問題——教學實驗研究[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10 張向紅;;論綜合性農業(yè)科普期刊的廣告經營[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姜正軍;廣告效應持續(xù)多久?[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2年
2 CUBN實習記者 鄧麗娟;非一線品牌酒進入理財領域 疑似“醉翁之意不在酒更在廣告效應”[N];中國聯合商報;2011年
3 汪享錫;定位不清難就廣告效應[N];中國工商報;2005年
4 奇銳;廣告效應為何打折?[N];醫(yī)藥經濟報;2002年
5 菲戈;如何正確選擇包裝色彩[N];中國包裝報;2010年
6 清 棟;貪官的廣告效應[N];中國工商報;2004年
7 尚華;來自包裝色彩的情感與靈感[N];中國包裝報;2005年
8 雅卓;量化廣告效應的有益嘗試[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9 郭嘉軒;武漢公交“新邏輯”:車高票價就得高?[N];新華每日電訊;2006年
10 郁智慧;保險團購保險嗎?[N];中國保險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胡偉清;無形人力資本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2 楊鑫;地域性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3 常磊;“寫實”繪畫的形式語言分析[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4 於梅;廣西寧明花山巖畫圖像的造型[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5 余岱宗;被規(guī)訓的激情[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6 戴向東;中日傳統(tǒng)家具文化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國輝;廣告效應與道德的統(tǒng)一性[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李洋;現代包裝的廣告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3 孫淑芬;油畫肌理效果初探[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捍中;現代繪畫肌理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韓民吉;肌理——繪畫的皮膚與質感[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6 李雪松;論寫實性油畫中的肌理表現[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7 馬宏儒;木材肌理在木制品設計中的表現[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8年
8 許情情;需求不確定下具廣告效應的閉環(huán)供應鏈協(xié)調[D];暨南大學;2011年
9 張蕊;論偶發(fā)生成的變異肌理[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10 陳靜;現代裝飾陶藝的肌理運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537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guanggaoshejilunwen/145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