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材料與造型
本文關(guān)鍵詞: 雕塑 造型 觀念 材料 出處:《中央美術(shù)學院》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后現(xiàn)代藝術(shù)的一個主要的特征就是藝術(shù)的觀念化。觀念讓藝術(shù)形式的邊界變得模糊。這也讓雕塑的媒介發(fā)生了有別于傳統(tǒng)的深刻的變革。而作為傳統(tǒng)媒介之一的雕塑,將其在藝術(shù)時代的變化中所產(chǎn)生的影響都體現(xiàn)在造型的變化上。與此同時,材料在其發(fā)展的過程中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諸如這些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構(gòu)成本篇論文探討的話題。本篇論文主要以觀念在造型中的影響及材料在造型中的作用作為插入點。從這兩個點著重分析二十世紀西方藝術(shù)演變過程中具有典型造型特征的雕塑家案例,,通過研究觀念與造型在不同時代的藝術(shù)語境的變化中所產(chǎn)生的對應關(guān)系。最后結(jié)合個人在當代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體會,重點在于說明在當代藝術(shù)語境下觀念與造型的關(guān)系,和觀念與材料對造型的發(fā)展所帶來怎樣的的挑戰(zhàn),以及面對這些挑戰(zhàn)所應對的態(tài)度。在今天文化迎來了全球化的時代,多元的文化相互融合。在這樣的背景下,正確理解這些因素之間的關(guān)系和作用,有助于對當代雕塑創(chuàng)作中的一些方法和方式形成一個較清晰地判斷;對雕塑在造型領域上的探索提供必要的前提,這也是本篇論文的意義所在。
[Abstract]:One of the main features of post-modern art is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art. Ideas blur the boundaries of art forms. This also makes the media of sculpture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and as one of the traditional media. Sculpture. At the same time, materials also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factor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ideas in modeling and the role of materials in modeling as the insertion point. From these two point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evolution of western art in 20th century. Sculptor case of styling featur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ncept and modeling in different times of artistic context changes i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Finally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al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sculpture creation. The emphasis is on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s and modeling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challenges that concepts and materials br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ling. And the attitude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In today's culture ushered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In this context,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factors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and role. It is helpful to form a clear judgment on som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contemporary sculpture creation. To the sculpture in the field of modeling exploratio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premise, which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shù)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3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勇;“兩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不能輕易否定[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04期
2 李健吾;激情與巴爾扎克的創(chuàng)作方法[J];浙江學刊;1980年01期
3 王遜;郭熙的《林泉高致》(續(xù)完)[J];美術(shù);1981年06期
4 ;一些大學生、研究生對改進文藝理論教學的建議(摘編)[J];文藝理論研究;1981年02期
5 伏云;《如歌的行板》與俄羅斯人民的靈魂深處[J];人民音樂;1983年09期
6 張嘯虎;;屈原莊周浪漫主義比較觀[J];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84年04期
7 毛慶其;文藝理論學科建設歷史的思索[J];文藝理論與批評;1989年02期
8 曾華雋;;論h毒衛(wèi)傻摹抖鍘貳澄齟醋鞣椒ǖ淖患霸趆毒難е械奈恢夢侍鈁J];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9 楊建生;丁鳴江;;瞿秋白論文學創(chuàng)作的語言與方法[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06期
10 于佩學;黃凡中;;談網(wǎng)絡文學的幾個基本特征[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龔耀生;;談創(chuàng)作方法[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2 陽友權(quán);;創(chuàng)作方法的多樣與文學的繁榮[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3 孫清;;運用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走進21世紀的藝術(shù)天地[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下)——第八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2001年
4 郭瑞;;“創(chuàng)作方法”辨析[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5 王瑞蕓;;西方藝術(shù)史論的基本形勢及我們的思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孫銘有;;“兩結(jié)合”創(chuàng)作方法是“大躍進”的產(chǎn)物嗎?——與呂林同志商榷[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三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三次年會論文集[C];1983年
7 朱晶;;“兩結(jié)合”創(chuàng)作方法存在著,發(fā)展著[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8 洪鳳桐;;“兩結(jié)合”不是一種獨立的創(chuàng)作方法嗎?[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一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第二次年會論文集[C];1981年
9 張堅;;建構(gòu)與還原:經(jīng)典藝術(shù)史的多棱鏡像——“西方藝術(shù)與藝術(shù)史高級工作坊”(杭州)述評[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朱晶;;創(chuàng)作方法與現(xiàn)實主義的基本特征[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1984年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8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朱其;學習西方,不必站在西方[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年
2 郭浩滿;西方藝術(shù)市場的發(fā)展軌跡對中國市場的啟示[N];文藝報;2004年
3 ;堅持市場開拓與學術(shù)推介[N];美術(shù)報;2008年
4 涂辛;西方藝術(shù)的中國緣[N];中國文化報;2007年
5 張祖英;能提倡文化接軌嗎?[N];發(fā)展導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闞婷;“從莫奈到畢加索”[N];西部時報;2006年
7 張舵;將藝術(shù)品收藏視野延伸到世界[N];中國改革報;2007年
8 Julia Wang;西方藝術(shù)品市場如何運轉(zhuǎn)[N];中國證券報;2007年
9 梅立崗;西方大師之作,“舉手”可得[N];文藝報;2007年
10 于冬冬;西方藝術(shù)基金成功之道:藝術(shù)品專家與基金管理人的完美組合[N];證券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長青;過渡時期的創(chuàng)作訴求[D];南京大學;2012年
2 費文明;新中國宣傳畫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2年
3 余禮鳳;雅俗之間:徐
本文編號:14433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443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