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視劇“IP熱”及其弊端與拓展之思考
本文關鍵詞:國產電視劇“IP熱”及其弊端與拓展之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IP”現(xiàn)象 國產電視劇 改編 弊端 拓展
【摘要】:近幾年來,"IP熱"現(xiàn)象已經蔓延到了中國的電視熒屏。應該承認,部分借助"IP"進行改編的國產電視劇也的確取得了不俗的收視率。但在國內,由于"IP"本身在內容和相關法規(guī)等方面還不完善,市場因"IP"改編能迅速帶來經濟效應,又一窩蜂地盲目跟風,媚俗頻出,則在收視率大幅提升的同時,又招致業(yè)界、觀眾和網上的不少詬病。眾多面容相似、故事千篇一律、制作水平低下的"IP"劇相繼問世所引發(fā)的創(chuàng)新能力弱化、人文關懷缺失等問題,也確實令人擔憂。為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對國產電視劇中"IP熱"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弊端和拓展之途做出整體思考。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
【關鍵詞】: “IP”現(xiàn)象 國產電視劇 改編 弊端 拓展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近年來,“IP”是一個在影視行業(yè)中頻頻被提到的熱詞。許多人都在討論“IP熱”現(xiàn)象,借助一、“IP”現(xiàn)象的興起原因“IP”現(xiàn)象來制作電視劇已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這股熱潮也帶動了“IP”劇的產生。“IP”的英文2015年9月首屆中國網絡文學論壇在上海為“intellectual property”,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吉蕾;;國產電視劇要塑造良好的國民形象[J];新聞愛好者;2009年13期
2 李光;請來點“好人好事”——國產電視劇質量問題亂彈[J];中國電視;1993年05期
3 佚名;國產電視劇穿幫集錦[J];初中生之友;2005年16期
4 now now;;2007年國產電視劇[J];明日風尚(娛樂名人);2007年03期
5 陳翹英;;我看國產電視劇[J];明日風尚;2010年02期
6 ;國產電視劇[J];大眾電影;1996年05期
7 瞿繼鴻;;盤點2002年上半年國產電視劇[J];文化月刊;2002年15期
8 王懷周;;2003國產電視劇之最[J];文化月刊;2004年Z1期
9 張怡 ,臧海群;國產電視劇再度崛起引發(fā)的思考[J];電視研究;2000年10期
10 尤小剛;緊緊抓住國產電視劇的發(fā)展空間[J];當代電視;2000年S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康爾;;關于提升國產電視劇的美譽度的思考[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2 韓莓;;論國產電視劇的民族敘事策略[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孟剛;國產電視劇不能僅數(shù)量驚人更要新意留人[N];中國消費者報;2011年
2 張楓逸;國產電視劇豈止是念錯了“甄[”[N];中國藝術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李韶輝;國產電視劇或開啟“編劇為王”時代[N];中國改革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高艷鴿;國產電視劇如何“走出去”?[N];中國藝術報;2013年
5 《文藝報》原總編輯 范詠戈;國產電視劇:價值堅守與轉型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13年
6 彭吉象;目前國產電視劇新走勢[N];北京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趙葉蘋邋劉璐璐;國產電視。盒羞M在百花齊放的路上[N];經濟參考報;2007年
8 葛江;我們?yōu)槭裁磹劭磭a電視劇[N];中國文化報;2008年
9 崔晶晶;國產電視劇品牌化策略淺析[N];大眾科技報;2008年
10 馬健龍;國產電視劇的軟肋在哪?[N];中國信息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白益嘉;試論近期國產電視劇的翻拍現(xiàn)象[D];蘭州大學;2014年
2 呂品;國產電視劇制播模式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3 鄒銀霞;論國產電視劇對外傳播發(fā)展策略[D];南昌大學;2014年
4 李磊;近年來國產電視劇翻拍熱現(xiàn)象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2年
5 羅國楨;國產電視劇的新媒體營銷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6 陳蕊;國產電視劇拖沓性審美批判[D];河南大學;2014年
7 劉進;20世紀80年代以來美劇在中國傳播現(xiàn)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8831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8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