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題材紀錄片擬人化手法的兩種表現方式
發(fā)布時間:2017-09-18 02:39
本文關鍵詞:動物題材紀錄片擬人化手法的兩種表現方式
更多相關文章: 擬人化 全知視角 制作技巧 敘事視角 敘事結構 帝企鵝日記 生命沖動 故事敘述 性格化 敘事者
【摘要】:正在動物題材紀錄片中,擬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敘事手法,體現為動物的人格化、性格化,也隱藏在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中。因此,把擬人化手法作為一種獨立的拍攝、制作技巧進行研究十分必要。一般來說,在紀錄片中,處于限知視角或第一人稱的敘述者給人感覺更加真實和可靠,這是由于故事敘述者與親歷者身份的重疊。但同時,處于全知視角或第三人稱的敘述者又具備著優(yōu)于限知視角的權威性與客觀性,這是由于"對于全知視角下的敘述者來說,他的敘事動機不是導源于一種內在的生命沖動,更多的是出于一種審美的考慮,不能與一種本體存在意義上的沖動同日而語"。~①
【作者單位】: 廈門工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浙江師范大學文化創(chuàng)意與傳播學院;
【關鍵詞】: 擬人化;全知視角;制作技巧;敘事視角;敘事結構;帝企鵝日記;生命沖動;故事敘述;性格化;敘事者;
【分類號】:J952
【正文快照】: 在動物題材紀錄片中,擬人化作為一種重要的敘事手法,體現為動物的人格化、性格化,也隱藏在紀錄片的敘事結構中。因此,把擬人化手法作為一種獨立的拍攝、制作技巧進行研究十分必要。 一般來說,在紀錄片中,處于限知視角或第一人稱的敘述者給人感覺更加真實和可靠,這是由于故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董雙;王永軍;;淺析《海底總動員》中動物擬人化運動形態(tài)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1年11期
2 韓云清;;卡通動物畫創(chuàng)作的擬人化手法[J];文藝研究;2008年04期
3 關曉朋;;動畫角色的擬人化特征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4 ;四眼天雞[J];電影畫刊;2006年01期
5 ;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J];工程機械文摘;2011年02期
6 王龍飛;;淺析擬人化手法在電視短片中的運用[J];改革與開放;2012年22期
7 Eleanor;;汽車總動員 擬人化讓汽車更瘋狂[J];家用汽車;2006年08期
8 夏裔;;麥兜:一頭特立獨行的豬——淺談動畫片中擬人化手法的運用[J];電影評介;2009年22期
9 ;I卡通 I環(huán)保[J];環(huán)境教育;2009年07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汪昌蓮;少兒影視不能忽視對未成年人的影響[N];中國文化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夏裔;論中美動畫電影擬人化人物塑造的差異[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87292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72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