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歷史悖反與存在隱喻
發(fā)布時間:2017-06-24 21:12
本文關鍵詞:《山河故人》:歷史悖反與存在隱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賈樟柯的新作《山河故人》展示了在時代變遷下,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碰撞與交融,并將之集中成為小人物的現(xiàn)實生活體驗以及內(nèi)心的拷問與質(zhì)詢,表達了作者在存在主義與新歷史主義的視域下的紀實影像美學觀。
【作者單位】: 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
【關鍵詞】: 紀實美學 存在主義 新歷史主義 《山河故人》
【基金】: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西部項目“青春電影的道德價值審視與重建”(15EC17)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作為“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其文本創(chuàng)作與同代有著明顯的區(qū)別:不因循線性因果關系的敘事原則,而是遵循本真生活的敘事邏輯,形成他特有的客觀、冷峻、雋永的敘事范式。對賈樟柯的影像進行存在主義美學的理論分析,廣泛關注其作品中一直貫穿的個人體驗與時代感的切合,對于其影片
本文關鍵詞:《山河故人》:歷史悖反與存在隱喻,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7954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7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