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藝·人: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的生命價值與創(chuàng)作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2-04-20 20:10
切近人的本質、探索人存在的價值、追尋人生命的意義,是紀錄片誕生至今的赤誠使命。以人為本,將關注點聚焦于普通人的生活和生命是本片創(chuàng)作的初衷。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選取了捻匠李師傅、兼職捻工郭師傅這兩位具有代表性的捻船工為人物線索,將他們對手藝的悉心鉆研、對生命的敬畏擔當、對生而為人的本真追求展現在近16分鐘的紀錄片中。從而傳遞出依海而生的普通捻船工常年來本著為漁民應急而樂于效勞的漁家情懷和恪守盡職擔當責任使命的匠人精神傳承。本文結合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對“匠”、“藝”、“人”的影像呈現,從創(chuàng)作者角度追溯匠人題材紀錄片在挖掘匠心與傳承精神方面的主題表達,從而喚起大眾對于普通匠人身上不只是手藝傳承,更是一代代人精神延續(xù)的社會重視,以及折射每一個平凡崗位上不凡的質樸與真實美。本文主要從四個章節(jié)來一一闡述,第一章介紹了編導基于調查探訪重新認識漁業(yè)“活標本”后圍繞木制漁船與漁家捻匠來闡述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的選題意義;第二章從人本理念出發(fā),在闡述對“捻匠”生活深入觀察與匠心本質深度挖掘的同時,結合視聽語言的審美呈現來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的人物塑造與影像表達;第三章以...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的選題構思
(一)基于對漁業(yè)“活標本”的重新認識
1.名副其實的漁業(yè)“活標本”
2.深入了解“捻船”行業(yè)
(二)“捻匠”選題價值與意義
1.以匠人題材紀錄片為形態(tài)借鑒
2.“漁家捻匠”選題的當下意義
二、從記錄到呈現:追溯匠心的影像表達
(一)對人物的觀察、發(fā)現與挖掘
1.田野調查法發(fā)現可塑性“捻匠”
2.“參與式觀察”挖掘匠心本質
(二)鏡頭語言追求“真實”美與“崇高”美
1.空鏡頭承載敘事空間的“真實”美
2.特寫鏡頭展現人物質樸的“真實”美
3.首尾呼應的航拍鏡頭追求“崇高”美
(三)聲畫交融傳達匠心關懷
1.采訪畫面與同期聲互動直擊情感與心靈
2.背景音樂升華主題“悲愴”美
三、匠藝為“生”:匠人精神的傳承傳播
(一)傳遞生命關懷:謀生與堅守并存
1.因謀生而擇業(yè)
2.擇一事而終一生
(二)傳播社會價值:使命自覺與匠心傳承
1.自覺承擔精神使命
2.于傳承中傳播社會責任
四、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創(chuàng)作不足與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作品闡述
附錄二 編導闡述
附錄三 完成腳本
致謝
本文編號:3646576
【文章頁數】:4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的選題構思
(一)基于對漁業(yè)“活標本”的重新認識
1.名副其實的漁業(yè)“活標本”
2.深入了解“捻船”行業(yè)
(二)“捻匠”選題價值與意義
1.以匠人題材紀錄片為形態(tài)借鑒
2.“漁家捻匠”選題的當下意義
二、從記錄到呈現:追溯匠心的影像表達
(一)對人物的觀察、發(fā)現與挖掘
1.田野調查法發(fā)現可塑性“捻匠”
2.“參與式觀察”挖掘匠心本質
(二)鏡頭語言追求“真實”美與“崇高”美
1.空鏡頭承載敘事空間的“真實”美
2.特寫鏡頭展現人物質樸的“真實”美
3.首尾呼應的航拍鏡頭追求“崇高”美
(三)聲畫交融傳達匠心關懷
1.采訪畫面與同期聲互動直擊情感與心靈
2.背景音樂升華主題“悲愴”美
三、匠藝為“生”:匠人精神的傳承傳播
(一)傳遞生命關懷:謀生與堅守并存
1.因謀生而擇業(yè)
2.擇一事而終一生
(二)傳播社會價值:使命自覺與匠心傳承
1.自覺承擔精神使命
2.于傳承中傳播社會責任
四、紀錄片《傳承匠心—捻匠》創(chuàng)作不足與反思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作品闡述
附錄二 編導闡述
附錄三 完成腳本
致謝
本文編號:36465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46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