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聲音的美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9 02:27
紀錄片作為一種視聽藝術,意味著聲音和畫面缺一不可。但是,紀錄片的聲音與畫面相比而言,畫面仍處于主要地位。對于紀錄片聲音的重視程度不能因為其地位而減輕,紀錄片聲音的創(chuàng)作是一部紀錄片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更是紀錄自身的屬性的必然要求。學術界關于紀錄片的研究稱得上豐富,但是關于紀錄片的聲音研究卻是少之又少。因而,文章以美學作為理論基礎,選擇幾部具有典型意義的紀錄片,進而對紀錄片的聲音進行研究,文章共分為三部分。第一,從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回響討論紀錄片聲音在其歷史流變中的地位。紀錄片在西方起源并發(fā)展,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從格里爾遜模式到個人追述的轉變;中國的紀錄片經(jīng)歷了宣傳導向,真實再現(xiàn),主觀呈現(xiàn),三個階段,從而確立了聲音在紀錄片創(chuàng)作和呈現(xiàn)中的地位。第二,結合中外紀錄片作品分析紀錄片聲音的美學表達。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人聲的美學表述,音響的多元化美學顯現(xiàn),音樂的美學呈現(xiàn)。第三,以時代作為背景,結合大眾文化分析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嬗變。分析了中國紀錄片的文化背景,美學轉變,以及美學堅守。文章對紀錄片的聲音進行嚴謹、科學、多元化的分析,通過紀錄片聲音發(fā)展歷程、聲音的藝術性表達、聲音的美學訴求這三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0.2 文獻綜述
1 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回響”
1.1 西方紀錄片聲音的美學表達
1.1.1 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的古典美學表達
1.1.2 從“格里爾遜模式”到“個人追述”的現(xiàn)代表達
1.2 中國紀錄片聲音的美學表達
1.2.1 宣傳導向——依靠解說詞
1.2.2 真實再現(xiàn)——同期聲的覆蓋
1.2.3 主觀呈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表述
2 紀錄片聲音的藝術性美學表達
2.1 人聲的美學表述
2.1.1 同期聲的真
2.1.2 解說詞的美
2.1.3 以《大明宮》人聲元素為例
2.2 音響的多元化美學顯現(xiàn)
2.2.1 寫實的再現(xiàn)
2.2.2 寫意的表現(xiàn)
2.2.3 升華了的音響效果
2.2.4 以《歸途列車》音響為例
2.3 音樂的美學呈現(xiàn)
2.3.1 音樂之于美的表現(xiàn)
2.3.2 音樂之于主題呈現(xiàn)
2.3.3 音樂之于內(nèi)容之真
2.3.4 以《森林之歌》音樂為例
3 當代大眾文化下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嬗變
3.1 當下紀錄片與當代文化背景
3.1.1 中國語境下的大眾文化
3.1.2 中西方大眾文化對比后的差異所在
3.2 大眾文化背景下的紀錄片聲音美學轉變
3.2.1 從“說教式”到“娛樂化”轉變
3.2.2 從“個人表述”到“市場化”傳達
3.3 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堅守
3.3.1“紀實不同于真實”——紀錄片聲音的存在不會脫離美學的真實性
3.3.2 “唯美主義”——作者通過聲音的真實實現(xiàn)了紀錄片的真實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作品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論音響效果在電視紀錄片中的使用[J]. 張雨湉. 電視研究. 2013(06)
[2]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的聲音創(chuàng)作[J]. 孫璐璐. 現(xiàn)代電視技術. 2013(01)
[3]為影院而生的紀錄電影——紀錄電影《圓明園》全案研究[J]. 賀幸輝. 中國電視(紀錄). 2012(10)
[4]聲音在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功能[J]. 曹宇. 新聞愛好者. 2011(03)
[5]論紀錄片聲音元素的藝術表現(xiàn)力[J]. 姜燕.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7)
[6]情景再現(xiàn)——真實和虛構的較量[J]. 杜穎聰. 電視研究. 2010(05)
[7]從《圓明園》看紀錄片故事化創(chuàng)作[J]. 何洪池. 電影文學. 2009(23)
[8]試析紀錄片的聲音藝術特色及作用[J]. 李飛雪.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9(08)
[9]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聲音誤區(qū)[J]. 魏曉軍. 電影評介. 2007(23)
[10]失落的歷史與影像的記憶——從《圓明園》看歷史紀錄片中的真實再現(xiàn)[J]. 朱宏展. 電視研究. 2007(05)
本文編號:3166653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緒論
0.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0.2 文獻綜述
1 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回響”
1.1 西方紀錄片聲音的美學表達
1.1.1 紀錄片《北方的納努克》的古典美學表達
1.1.2 從“格里爾遜模式”到“個人追述”的現(xiàn)代表達
1.2 中國紀錄片聲音的美學表達
1.2.1 宣傳導向——依靠解說詞
1.2.2 真實再現(xiàn)——同期聲的覆蓋
1.2.3 主觀呈現(xiàn)——創(chuàng)作者的自我表述
2 紀錄片聲音的藝術性美學表達
2.1 人聲的美學表述
2.1.1 同期聲的真
2.1.2 解說詞的美
2.1.3 以《大明宮》人聲元素為例
2.2 音響的多元化美學顯現(xiàn)
2.2.1 寫實的再現(xiàn)
2.2.2 寫意的表現(xiàn)
2.2.3 升華了的音響效果
2.2.4 以《歸途列車》音響為例
2.3 音樂的美學呈現(xiàn)
2.3.1 音樂之于美的表現(xiàn)
2.3.2 音樂之于主題呈現(xiàn)
2.3.3 音樂之于內(nèi)容之真
2.3.4 以《森林之歌》音樂為例
3 當代大眾文化下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嬗變
3.1 當下紀錄片與當代文化背景
3.1.1 中國語境下的大眾文化
3.1.2 中西方大眾文化對比后的差異所在
3.2 大眾文化背景下的紀錄片聲音美學轉變
3.2.1 從“說教式”到“娛樂化”轉變
3.2.2 從“個人表述”到“市場化”傳達
3.3 紀錄片聲音的美學堅守
3.3.1“紀實不同于真實”——紀錄片聲音的存在不會脫離美學的真實性
3.3.2 “唯美主義”——作者通過聲音的真實實現(xiàn)了紀錄片的真實
結語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作品及參加科研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論音響效果在電視紀錄片中的使用[J]. 張雨湉. 電視研究. 2013(06)
[2]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的聲音創(chuàng)作[J]. 孫璐璐. 現(xiàn)代電視技術. 2013(01)
[3]為影院而生的紀錄電影——紀錄電影《圓明園》全案研究[J]. 賀幸輝. 中國電視(紀錄). 2012(10)
[4]聲音在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敘事功能[J]. 曹宇. 新聞愛好者. 2011(03)
[5]論紀錄片聲音元素的藝術表現(xiàn)力[J]. 姜燕. 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7)
[6]情景再現(xiàn)——真實和虛構的較量[J]. 杜穎聰. 電視研究. 2010(05)
[7]從《圓明園》看紀錄片故事化創(chuàng)作[J]. 何洪池. 電影文學. 2009(23)
[8]試析紀錄片的聲音藝術特色及作用[J]. 李飛雪.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9(08)
[9]紀錄片創(chuàng)作中的聲音誤區(qū)[J]. 魏曉軍. 電影評介. 2007(23)
[10]失落的歷史與影像的記憶——從《圓明園》看歷史紀錄片中的真實再現(xiàn)[J]. 朱宏展. 電視研究. 2007(05)
本文編號:316665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6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