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的身份認同與詩意表達
發(fā)布時間:2020-12-13 14:52
就影片類型而言,國產青春片往往因其情節(jié)的牽強附會、表演的夸張做作而備受詬病,特別是戲劇沖突的設置往往趨于俗套,同時缺乏對人物內心的挖掘和對現實世界的觀照。而《過春天》與大多數青春片不同,并沒有著墨于戲劇化的情節(jié)演繹,而是將鏡頭聚焦在邊緣化的個體之上。與其說是一部青春片,不如將其歸類為女性電影,不僅有來自女性導演在創(chuàng)作上的天然屬性,更多地在于該片所呈現出的女性意識以及對女性生存困境的展現。
【文章來源】:電影文學. 2020年1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多重身份之下的矛盾青春
二、不須與男性博弈的女性電影
三、對于困境的詩意表達
本文編號:2914723
【文章來源】:電影文學. 2020年19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3 頁
【文章目錄】:
一、多重身份之下的矛盾青春
二、不須與男性博弈的女性電影
三、對于困境的詩意表達
本文編號:291472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1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