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凝視或主觀參與——探討?yīng)毩⒓o錄片導(dǎo)演與作品的關(guān)系
發(fā)布時間:2018-07-11 17:00
本文選題:攝像機鏡頭 + 拍攝者 ; 參考:《當代電視》2017年05期
【摘要】:正作為一種視聽藝術(shù)和傳播媒介,紀錄片鏡頭擷取的是非虛構(gòu)的現(xiàn)實。而一旦拍攝者將鏡頭對準被拍攝者,紀錄片中的各個主體和客體之間的關(guān)系就顯而易見了。作為最大的兩個互動單元,紀錄片導(dǎo)演和作品之間包含了多重關(guān)系,如何處理各自主體相互間的關(guān)系,涉及到紀錄片的本原性問題—真實性。因此,本文將從導(dǎo)演與攝像機、導(dǎo)演與被拍攝者兩個方面和敘事與倫理兩個角度對導(dǎo)演與作品的關(guān)系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在探討過程中以國內(nèi)
[Abstract]:As an audio-visual art and media, documentary footage captures the reality of non-fiction. As soon as the photographer points the camera to the subj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in the documentary is obvious. As the two largest interactive units, documentary director and works contain multiple relationships. 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subjects, which involves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original nature of documentary.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rector and work from two aspects: director and camera, director and subject, narrative and ethics. In the course of discussion, Israel and China
【作者單位】: 臺山廣播電視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類號】:J95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范偉利,肖安雁;談攝像機的調(diào)整與檢查[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shù);2002年01期
2 ;制作愿供人欣賞的作品的秘訣(五)[J];影視技術(shù);1996年04期
3 程小康,鄧秀芬;攝像機偏色畫面拍攝技巧芻議[J];中國有線電視;1998年04期
4 金林;;攝像機所攝與眼見之不同[J];家用電器;1995年04期
5 杜文濤;以電視片頭《貨比貨》為例介紹攝像機的三維跟蹤在影視數(shù)字合成中的原理和應(yīng)用[J];現(xiàn)代電視技術(shù);2004年07期
6 段華;;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攝像機鏡頭計算及選擇[J];建筑電氣;2011年04期
7 劉元春;攝像機的光控技術(shù)及其應(yīng)用[J];浙江廣播電視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3期
8 朱寶貴;如何用好DV進行旅游拍攝?[J];電腦知識與技術(shù);2004年10期
9 林平;特殊環(huán)境下的攝像技巧[J];家用電器;2001年10期
10 呂金明;陳小林;;電視能否成為藝術(shù)(上)[J];現(xiàn)代電視技術(shù);2014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吳曄華;王s,
本文編號:21159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11596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