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批評的歷史經(jīng)驗與當(dāng)下問題暨《電影學(xué)叢書》《中國電影史料影印本叢書》新書發(fā)布會
本文選題:電影批評 + 中國電影; 參考:《北京電影學(xué)院學(xué)報》2016年01期
【摘要】:正"中國電影批評的歷史經(jīng)驗與當(dāng)下問題"研討會,是國內(nèi)第一次聚集與批評活動相關(guān)的各類聲音的大型學(xué)術(shù)會議。在這次會議中,涉及"電影批評的歷史經(jīng)驗"的觀察,多聚焦于學(xué)院派批評。會議的主題設(shè)計已經(jīng)暗示出,單一的學(xué)院派批評已經(jīng)成為歷史,在市場和意識形態(tài)的雙重夾擊下業(yè)已讓位于多元化的批評形態(tài)。也正是在這個歷史時刻,對于學(xué)院派批評的反思才有機會演變?yōu)閷ψ陨淼?重新發(fā)現(xiàn)"。而"當(dāng)下問題"則包含了更加復(fù)雜的利益牽連、價值立場和話語方式,并
[Abstract]:The symposium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current issues of Chinese Film criticism" is the first large academic conference in China to gather all kinds of voices related to criticism activities. In this conference, the observa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film criticism focuses on academic criticism. The theme design of the conference has indicated that the single academic criticism has become a history and has given way to the diversified criticism form under the double attack of market and ideology. It is at this historical moment that the reflection on academic criticism has the opportunity to rediscover itself. The "present problem" involves more complex interest implications, value positions and discourse patterns, and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紹陽;電影批評:獨立于媚俗與誘惑[J];電影藝術(shù);2004年03期
2 楊新宇;;電影批評的人文內(nèi)涵[J];藝術(shù)廣角;2005年04期
3 史可揚;;電影批評的缺失和重建[J];電影藝術(shù);2006年04期
4 呂益都;;言語的“表情”——對當(dāng)代電影批評的思考[J];當(dāng)代電影;2006年06期
5 章柏青;;電影批評:在反思中前行——中國電影批評30年的演進與嬗變[J];當(dāng)代電影;2008年12期
6 熊立;;新世紀(jì)中國電影批評的癥候分析[J];文藝爭鳴;2010年24期
7 熊立;;問題意識·科學(xué)方法·批評體制——危機中的電影批評之出路[J];文藝評論;2011年07期
8 楊曉林;;批評家的苦衷與滯后的電影批評[J];人民論壇;2011年27期
9 史可揚;;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電影批評[J];渤海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1年05期
10 張旭;于雙娜;;中國電影批評的娛樂“單向度”趨勢[J];電影文學(xué);2011年11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道新;中國電影批評的個性色彩[N];文藝報;2003年
2 饒曙光;補上電影批評這塊短板[N];人民日報;2011年
3 戴錦華;電影批評:理論的演武場[N];中國藝術(shù)報;2011年
4 沈小風(fēng);電影批評生態(tài)堪憂[N];光明日報;2010年
5 趙葆華;“拷問”電影批評[N];人民日報;2013年
6 饒曙光;電影批評,,別再自說自話[N];人民日報;2013年
7 龍其林;電影批評的“畫皮”與“刻骨”[N];文藝報;2013年
8 饒曙光 中國電影藝術(shù)研究中心副主任;重建電影批評體系和權(quán)威[N];中國電影報;2013年
9 ;電影批評的困境及其出路[N];北京日報;2003年
10 汪方華;電影批評怎么了?[N];文藝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虞昕;論網(wǎng)絡(luò)時代中國電影批評場域的主要特征[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2 劉卉青;網(wǎng)絡(luò)時代:中國電影批評辨析[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3年
3 薛峰;論1910至1930年代“鴛鴦蝴蝶派”與“新感覺派”文人的電影批評[D];上海大學(xué);2010年
4 張波;中國電影批評中的話語權(quán)威與身份建構(gòu)(1937-1949)[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5 劉強;全媒體時代中國電影批評的“元批評”[D];山東大學(xué);2011年
6 周小玲;論80年代“革命現(xiàn)實主義”電影批評的消解[D];上海大學(xué);2013年
7 趙鵬;魯迅與中國電影批評范式的雙軌解讀[D];山東大學(xué);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敬水;中國電影批評十年發(fā)展初探(2000-2010)[D];上海交通大學(xué);2010年
2 高紅樸;中國女性主義電影批評的研究(2009-2013)[D];河北大學(xué);2015年
3 李然;中國電影批評中的“民族話語”[D];蘇州大學(xué);2003年
4 陳育新;理解的寓言[D];中國電影藝術(shù)研究中心;1992年
5 齊偉;電影批評理論的反思與重建[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6 王子男;當(dāng)前中國電影批評的文學(xué)化傾向[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5年
7 郭燕飛;中國博客影評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2年
8 崔銀帥;全媒體時代中國電影批評獨立話語的缺失與重建[D];河北大學(xué);2014年
9 梁欽;新世紀(jì)十年中國電影批評研究(2001-2010)[D];上海交通大學(xué);2012年
10 高冰輪;中國網(wǎng)絡(luò)影評探究[D];吉林大學(xué);2014年
本文編號:20429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042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