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影視視覺藝術的了解_《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影視片頭的視覺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陜西師范大學》 2007年
影視片頭的視覺藝術研究
莊鵬
【摘要】: 影視作品正在以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著,而影視片頭又是影視作品的給觀眾的第一印象。任何一個風格獨特、富于個性化的影視片頭都是畫面視覺藝術巧妙結合的典范,它包含著多方面、多視角的綜合知識,可能是歷史方面的,或者是時尚方面的。新技術的不斷出現(xiàn),強烈的開拓著視覺傳達的延伸之一影視片頭的創(chuàng)作,為其提供了更強大的物質基礎和廣闊的創(chuàng)作可能。同時也對影視片頭的創(chuàng)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技術的發(fā)展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迫使設計者不斷的挑戰(zhàn)影視片頭的表現(xiàn)極限,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觀眾審美需求的提高,反過來促進創(chuàng)作上的進步。 影視片頭的視覺藝術是具有電影特性的美術設計。是一種具有思維空間形態(tài)的藝術造型。一個好的電影,電視劇,其片頭片尾是非常講究的,研究影視片頭片尾視覺效果的意義在于: 1.片頭是觀眾對一部影片的第一印象,片頭和片尾相當于一本書的封面和封底。片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觀眾對整個影片的觀賞效果。 2.任何一種藝術,其魅力都在于內容與表現(xiàn)形式的完美與統(tǒng)一。電影片頭藝術的創(chuàng)作,同樣存在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tǒng)一的創(chuàng)作歷程。根據(jù)影片不同主題,設計不同的方案,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 3.電影片頭字幕的設計,是整個電影藝術的組成部分,而字幕的設計又與影片自身有很大的不同,不可忽視,必須從視覺上加以美觀。 4.現(xiàn)階段影視制作飛速發(fā)展,各種富有視覺沖擊力的效果層出不窮,我國在影視片頭片尾創(chuàng)意方面與國外差距比較大。通過比較以促進國內影視片頭制作的發(fā)展。 希望此課題的研究能對我所關注的影視片頭設計這個范圍內起到一點促進作用。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J90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張海燕;文藝類電視欄目三維片頭動畫設計理念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曉佳;電影預告片淺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濟寧;電視節(jié)目制作中數(shù)字特技的使用及影響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魏攀;中國電視欄目片頭的文字設計形式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孟桂穎;;片頭設計漫談[J];藝術教育;2006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屈曉勤;張鯤;廖一聯(lián);;“陌生化”原理的建筑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2 張翀;;文化產(chǎn)業(yè)促進立法三題[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3 蔣乃玢;;視覺文化語境下的媒介轉換與融合——以張愛玲小說的電影改編為例[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師衛(wèi)華;;西方現(xiàn)代景觀藝術對中國園林設計的啟示[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06期
5 金亞林;;黑白亦為彩——淺論黑白攝影藝術中的黑、白、灰[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4期
6 蒲天村;;對植物色彩藝術的研究與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7 儲可可;;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6期
8 陳育德;畫形于無象 造響于無聲——論音樂與繪畫之通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9 李倍雷;;中西美術的畫理意味的比較研究[J];書畫世界;2009年06期
10 張曉玲;;論廣告創(chuàng)意中的視覺化轉型[J];安徽商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博;;經(jīng)典、經(jīng)典化與經(jīng)典的危機[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王東;;接受視野下的抽象藝術理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張浩;;潛意識或無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4 嚴支勝;;圖像時代寫生意義再認識[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5 段成軍;;數(shù)字技術下的攝影藝術[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6 霍楷;;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7 燕杰;曹春曉;;插畫設計中的情感色彩表達[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8 倪鋼;許寧;;技術與藝術關系問題解析[A];“中國工程技術哲學的繁榮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高峰論壇暨遼寧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5年年會會議交流材料[C];2005年
9 馮雷;;“佳期已過”的記錄與慨嘆——論王夫剛的詩[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王夫剛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陳昭霓;;視頻媒體中的動態(tài)版式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蘇勇;解構批評:形態(tài)與價值[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慶斌;鈞瓷色彩的特征與分類體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論創(chuàng)生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偉;文化翻譯視野下的“少數(shù)民族文學”[D];南開大學;2010年
6 徐進波;中國山水畫裝飾性探微[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胡俊紅;中國家具設計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賀彩虹;笑的解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菲;現(xiàn)代包裝設計中仿生設計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王黨榮;室內外空間環(huán)境的融合與統(tǒng)一[D];河北大學;2009年
3 曹藝;論漢字體設計中的“形”與“態(tài)”之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王孫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胡良偉;論中國書法與山水畫藝術的同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孫方旭;論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蘊“層次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于湃;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均利;清代外銷畫表現(xiàn)的民俗文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09年
9 馮素娟;服裝平面廣告圖形的同構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歡;兒童繪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波;;電視包裝的幾個支點[J];包裝工程;2007年07期
2 劉西省;;字體設計在平面設計中的重要性[J];包裝工程;2007年10期
3 應湘源;電影宣傳藝術與接受理論[J];當代電影;1998年02期
4 鄭正芳;;電影預告片視覺表達剖析[J];東南傳播;2007年08期
5 曾瑜;趙錦玉;;電視欄目片頭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J];電視研究;2006年05期
6 郭蔓蔓;數(shù)字媒體藝術與中國電視包裝[J];電視字幕(特技與動畫);2005年07期
7 王銳明;;影視片頭中的漢字設計[J];電影文學;2009年17期
8 李娟娟;;論電影預告片的廣告特性[J];電影評介;2009年16期
9 陳韻鴻;;2008好萊塢:靠預告片賣電影[J];電影;2008年11期
10 李振寰;;數(shù)字技術對電影藝術發(fā)展的推動作用[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潘婷婷;電視頻道形象宣傳片探析[D];山東大學;2006年
2 孫月苓;好萊塢經(jīng)典電影預告片敘事性分析[D];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07年
3 韓陽;淺析非線性編輯系統(tǒng)對電影語言的豐富[D];山東大學;2007年
4 邢艷群;數(shù)字電視畫面藝術特征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王瑤;虛擬演播室系統(tǒng)在電視節(jié)目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蔣少華;論虛擬影像藝術及其審美價值[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程東海;央視春晚導演思路[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8年
8 郭宜峰;基于3DS MAX的水墨三維動畫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四川師范大學;2008年
9 王黎明;數(shù)字影像特效的視覺審美意義[D];中央美術學院;2008年
10 郭玥;數(shù)字特效在電視劇宣傳片中的應用與價值[D];中國傳媒大學;2008年
【二級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濟寧;;解讀電視專題片的典型風格[J];芒種;2012年06期
2 李濟寧;;計算機圖形技術在電影領域的發(fā)展及應用[J];軟件工程師;2013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高廣志;把握導向 提高質量 是電視宣傳的永恒主題[J];中國電視;1997年12期
2 前松 ,志東 ,文海;為婦女托起《半邊天》[J];當代電視;1995年05期
3 鄭喜梅;電視文物宣傳的三重使命[J];當代電視;2005年12期
4 張葆秋;;美在裸——《瘋狂的代價》片頭片尾欣賞[J];電影評介;1989年06期
5 趙修朝;;《圍城》片頭語不可取[J];電影評介;1991年03期
6 許舒;;片頭片尾話短長[J];文化月刊;2007年06期
7 楊偉光;抓住機遇 積極開拓──加快中國電視覆蓋全球的發(fā)展步伐──在全國海外電視宣傳選題規(guī)劃會上的講話(摘要)[J];電視研究;1995年S2期
8 王屹;電視宣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基本功能[J];當代電視;2000年S6期
9 楊海麗;;對電視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思考[J];青年記者;2009年08期
10 賈佳;;中國電視劇片頭的特征研究[J];中國電視;2010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昂;原彬;曹淑華;苗華迅;;用3DS MAX制作教學宣傳片片頭[A];第十四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六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2 吳三軍;;影視宣傳片與國家形象建構[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小夏;;于慧——給觀眾一個驚喜[A];我的角色與我們的劇團——第六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1997年
4 林默予;;學做人,把心交給觀眾[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下)——第八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1年
5 王彥霞;;從《任長霞》看“涉案劇”的禁播與開播[A];《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第十四輯暨全國毛澤東文藝思想研究會論文匯編[C];2002年
6 王景波;;影響我國足球觀眾滿意的因素及其對策[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7 劉瑞峰;;談常設展覽的講解[A];學習型社會與科技館學術研討會論文選編[C];2003年
8 胡欣民;;以觀眾的名義[A];以人為本促進科普場館協(xié)調和持續(xù)發(fā)展——2004年中國自然博物館協(xié)會海南研討會論文論文集[C];2004年
9 蘇艷;;論使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文集[C];2000年
10 閻欣;;全面加強服務工作,樹立博物館新形象[A];北京博物館學會第四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杰;[N];常州日報;2010年
2 岳偉;[N];中國現(xiàn)代企業(yè)報;2006年
3 乾羽;[N];工人日報;2010年
4 劉勇;[N];人民鐵道;2007年
5 孟祥寧;[N];中國藝術報;2007年
6 邱澤云;[N];三明日報;2010年
7 記者 劉可英;[N];南方日報;2004年
8 李勇;[N];中國文化報;2007年
9 ;[N];桂林日報;2006年
10 ;[N];桂林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昊;意義的解碼[D];復旦大學;2005年
2 黎力;否定之否定:長陽土家族“跳喪”儀式的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8年
3 孫凱;面向觀眾的電影情感內容表示與識別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何斌;中國職業(yè)籃球競賽市場消費需求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5 孟巖;泰中動作電影比較研究[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6 曹海峰;精神分析與電影[D];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志飛;馬街書會民間曲藝活動的社會機制研究(1979-2007)[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8 池建宇;電視頻道的節(jié)目差別策略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張艷梅;在寫實中迂回挺進[D];浙江大學;2006年
10 黃聿清;兩岸電視觀眾收視行為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莊鵬;影視片頭的視覺藝術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庶;中國城市宣傳片的創(chuàng)意與傳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洋;河南省城市形象宣傳片電視傳播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4 張穎;論國家形象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與傳播[D];蘇州大學;2012年
5 周雪飛;我國企業(yè)形象宣傳片的創(chuàng)意模式與發(fā)展特征[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楊洪春;電視頻道形象宣傳片的創(chuàng)意設計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10年
7 白焱焱;電視頻道形象宣傳片的策劃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白云;電視欄目包裝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薛峰;在“傳統(tǒng)”中突破[D];蘇州大學;2006年
10 王璐;中國電影分級制可行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影視片頭的視覺藝術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9669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