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dāng)代電視劇的審美文化流變
本文選題:審美文化流變 切入點:中國電視劇 出處:《山西大學(xué)》2013年碩士論文
【摘要】:本文是用分析中國電視劇審美文化和電視劇間的相互性關(guān)系來解讀中國具有代表性的電視劇文本,達到闡釋國內(nèi)當(dāng)代電視劇審美文化的轉(zhuǎn)型的目的,并且探索研究這種轉(zhuǎn)型的背景、內(nèi)容和意義。 本文分成五個章節(jié)來分別敘述:引言簡潔的解析審美文化和電視劇間的互動性關(guān)系,第一個章節(jié)概括敘述國內(nèi)電視劇審美文化發(fā)展的過程,由國內(nèi)電視劇發(fā)展初期的審美文化和成熟期的審美文化品格及電視劇傳播的基本走向組成。本文對90年代以來的審美文化和電視劇著重分析;第二章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是現(xiàn)代主義審美文化對電視劇的影響,包括電視劇精英文化的分化和傳統(tǒng)審美的消解進行分析,闡釋其中所包含的大眾文化精英訴求及日常審美泛化特征;研究當(dāng)時有重大影響的電視劇文本《橘子紅了》,分析其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和話語環(huán)境,并仔細研究這個審美本體的鏡像語言;與上一章節(jié)交相呼應(yīng),第三個章節(jié)便是后現(xiàn)代審美文化對電視劇的影響,其中包括后現(xiàn)代主義審美文化帶來的影響,對《愛情公寓》里后現(xiàn)代主義因素進行解讀,研究發(fā)現(xiàn)電視劇“快餐審美”和流行文化更深一層意義上的缺失;第四章節(jié)闡釋國內(nèi)電視劇審美文化流變的得與失,一方面對中國電視劇審美文化品格的建構(gòu)保持樂觀態(tài)度,喜迎碩果,另一方面也要反思憂慮,警惕在其建構(gòu)過程中出現(xiàn)的價值迷失、審美泛化等現(xiàn)象;第五章為中國電視劇審美文化的發(fā)展空間,統(tǒng)觀大局,用定立場、立主干、促發(fā)展三個部分對在各種文化滲透下建立國內(nèi)電視劇審美文化及電視劇發(fā)展前景進行明確定位與引導(dǎo)。 在結(jié)語中,主要探討中國電視劇在多元化的文化語境下應(yīng)該怎樣良性發(fā)展的問題,用總結(jié)概述性的語言對電視劇審美文化進行解構(gòu)并積極建構(gòu),最終使其有明確的發(fā)展主線。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 and TV series to interpret the representative Chinese TV drama tex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xplai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domestic contemporary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And explore the background,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ransformation.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to describe: introduction concise analysis of 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V serie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 process,It is composed of the aesthetic culture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TV series, the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 of the mature period and the basic trend of teleplay dissemination.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modernist aesthetic culture on TV series, includ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elite culture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It explains the appeal of popular cultural elit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aesthetic generalization, studies the TV drama text "Orange Red", and analyzes its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discourse environment.And carefully study the mirror language of the aesthetic ontolog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aesthetic culture on TV drama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post-modernism aesthetic culture.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factors of postmodernism in Love apartment, and finds out that the TV series "fast food aesthetics" and pop culture are missing in a deeper sense. Chapter four explains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the evolution of domestic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On the one hand, we should keep an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esthetic cultural character of Chinese TV dramas, and welcome the fruitful results. On the other hand, we should also reflect on our worries and guard against the loss of value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aesthetic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The three parts of promoting development clearly orientate and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domestic TV drama aesthetic culture and the prospect of TV play development under various cultural infiltration.In the conclusion, the author mainly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the Chinese TV series in the pluralistic cultural context, and deconstructs and constructs the aesthetic culture of TV drama by summing up the general language, and finally makes it have a clear main line of development.
【學(xué)位授予單位】:山西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901;J909.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進;由賈里想到的─—看96年度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少兒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有感[J];中國電視;1997年07期
2 劉旭東;;這是一個電視劇的時代——2004—2005中國電視劇印象[J];視聽界;2006年05期
3 俞劍虹;;民營資本對中國電視劇市場運作的影響[J];北京電影學(xué)院學(xué)報;2005年06期
4 孟黎;;多彩熒屏記錄時代變遷[J];初中生世界;2009年Z4期
5 孟黎;;多彩熒屏記錄時代變遷[J];初中生世界;2009年Z5期
6 本刊記者;;電視劇《金婚》研討會紀要[J];中國電視;2007年12期
7 尹鴻;;精品策略:黃金時段電視劇漫議[J];電影文學(xué);1998年02期
8 鄭書梅;;中國電視劇50周年審美形態(tài)之嬗變[J];中國電視;2008年05期
9 李培森;;輝煌鑄就夢想——回顧中國電視劇30年[J];當(dāng)代電視;2008年06期
10 ;時代呼喚的回聲——在全國提高電視劇質(zhì)量研討會上部分電視劇編導(dǎo)發(fā)言摘要[J];中國電視;198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國濤;;改革開放以來電視劇理論研究范式的演變與困境[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2 毛凌瀅;;論電視劇日常敘事的本體與審美意義[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3 戴清;;中國電視劇的鏡語特色反思[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4 沈為tD;;花明柳暗 喜憂參半——第6屆四川省“五個一工程”電視劇評獎隨想[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xué)生活——《當(dāng)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5 黃懷璞;王云波;;中國電視理論30年之檢討[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6 李庚;;電視劇中的性別符號體系解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xué)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7 沈國芳;;論國產(chǎn)電視劇的發(fā)展路徑[A];2005:發(fā)展·和諧·公正——江蘇省社科類學(xué)會學(xué)術(shù)年會成果薈萃[C];2005年
8 唐海;;近年來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特點及有關(guān)思考[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9 張仲年;;對電視劇的本性再認識[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10 韓莓;;論國產(chǎn)電視劇的民族敘事策略[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薛晉文;中國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必然選擇[N];光明日報;2009年
2 尹鴻;中國電視市場的新時代[N];中國文化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于雁賓 高菲;堅持藝術(shù)主旋律方向 創(chuàng)造吉林電視劇品牌[N];吉林日報;2010年
4 高小立;電視劇《湖光山色》: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的回歸[N];文藝報;2011年
5 記者 王俊;京城專家盛贊《命運》[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6 仲呈祥;異軍突起結(jié)碩果[N];人民日報;2008年
7 記者 萬一 周寧;導(dǎo)演工作委員會:要自曝潛規(guī)則,制止行業(yè)邪氣[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記者 張婷;好故事、出新、貼近觀眾[N];中國文化報;2010年
9 金天星;反思何須“禁播”時[N];中國文化報;2011年
10 張云寬 楊焰;以高歌擔(dān)當(dāng)為魂 以大膽創(chuàng)新求變[N];湖北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勻;中國武俠電視劇的空間建構(gòu)[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2 彭流螢;中國電視劇史學(xué)研究新論[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3年
3 張永峰;中國電視劇的生產(chǎn)體制與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大學(xué);2011年
4 劉虹利;新世紀大陸電視劇與革命敘事[D];吉林大學(xué);2013年
5 趙淑梅;論東北農(nóng)村題材電視劇[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6 何曉燕;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視劇的跨文化傳播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2年
7 華昊;社會轉(zhuǎn)型時期電視劇中的女性意識嬗變[D];蘇州大學(xué);2012年
8 顏琪;交融與共生[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12年
9 劉點點;跨媒介時代的文化產(chǎn)業(yè)[D];北京大學(xué);2011年
10 韋小波;中國主流商業(yè)電影的審美與敘事研究[D];浙江大學(xué);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美潔;中國電視劇產(chǎn)業(yè)的價值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xué);2010年
2 魏彥彥;康洪雷電視劇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10年
3 劉妍;中國諜戰(zhàn)電視劇研究[D];河北大學(xué);2010年
4 張洪偉;鄭曉龍電視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0年
5 王靜怡;傳播學(xué)視野下的青春勵志電視劇研究[D];鄭州大學(xué);2010年
6 楊自如;趙寶剛電視劇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xué);2011年
7 方簫;我國地域文化視域中的電視劇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1年
8 葛修振;文化視野下的徽商題材電視劇[D];暨南大學(xué);2011年
9 韓海青;新世紀中國翻拍的諜戰(zhàn)題材電視劇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xué)院;2011年
10 張冉;論職業(yè)劇[D];上海戲劇學(xué)院;2011年
,本文編號:170485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04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