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評價與學術期刊分級
本文關鍵詞:學術評價與學術期刊分級
【摘要】:當前,學術期刊在學術評價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受到的非議也相當多。探討了基于學術評價的學術期刊分級的深層原因和形成機制,展望了期刊分級對學術期刊發(fā)展的影響。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學術評價 學術期刊分級 原因 機制
【分類號】:G237.5;G350;
【正文快照】: 一、學術評價與學術期刊分級推動和應用學術期刊分級的主要是各級學術管理機構和部門。顯然,學術管理機構熱衷于學術期刊分級主要是為學術評價服務的,更確切地說,是為學術論文的評價服務的。隨著“核心”期刊劃分的出現(xiàn),期刊分級與學術評價發(fā)生了越來越緊密的聯(lián)系。學術期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傅旭東,彭建國,游濱,劉敢新;學術評價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5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凌峰;高校科研量化評價中賦分標準研究[J];圖書與情報;2005年02期
2 顧建民;;學科差異與學術評價[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3 韓曉斌;;關于科技評價工作的思考[J];科技與經濟;2006年01期
4 劉明;同行評議芻議[J];科學學研究;2003年06期
5 張新平,范秀鳳,吳祖立;中國期刊方陣與中文核心期刊的比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李敬遠;曾因明;;論核心期刊及其評價功能[J];情報科學;2005年11期
7 趙翠玲,王耀文;“被引用次數(shù)分析法”在社會科學研究成果評價中的可行性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10期
8 楊冠英;;高校學術評價中的過度量化現(xiàn)象及其有效控制[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9 尹玉吉,李逢超;學術期刊分級研究述評[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傅旭東,彭建國,游濱,劉敢新;學術評價績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05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于江平;科學活動中越軌行為的社會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3年
2 蘇力;我國高校教師科研業(yè)績評價有效性的研究[D];蘇州大學;2004年
3 王必君;高校教師考核有效性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4 王攀;高校教師科研評價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5 鄭龍;我國高校學術評價行政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龔旭;SCI、科研評價與資源優(yōu)化配置[J];科技導報;2002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先賦;;楊西山《失血大法》考[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1981年06期
2 楊樂;科學研究工作與學風[J];中國科學基金;1995年01期
3 鄭銘,黃萬武;編輯對醫(yī)學論文中診斷試驗進行學術評價的基本思路[J];編輯學報;1998年S1期
4 楊洪林;對科技論文學術價值評價的幾點認識[J];編輯學報;2000年02期
5 ;科技期刊學術評價指標[J];中國醫(yī)學教育技術;2000年02期
6 楊文祥;21世紀圖書館事業(yè)與圖書館學研究的幾個問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年01期
7 劉明;質疑時下盛行的一類學術評價制度[J];科技導報;2001年04期
8 周進,姚啟和;規(guī)范學術評價標準,保持理科良性發(fā)展[J];科技導報;2001年04期
9 徐興余;關于核心期刊的評價效用問題[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2年05期
10 洪煜;“史學期刊發(fā)展”研討會在開封舉行[J];近代史研究;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吉惠;;論張載關學與明清實學[A];“張載關學與實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趙吉惠;;第六章 張載關學與明清實學[A];實學文化與當代思潮[C];2002年
3 丁康;張燕;;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及其對學術評價的負面影響[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4 朱寶昌;;正確認識“核心期刊”和SCI的作用[A];第三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曹萬生;;當代學院批評的困境與出路[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呂小東;沈錫賓;;編輯在防止學術腐敗中的作用[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丁康;張燕;;再論“核心期刊”對我國學術評價和期刊發(fā)展的負面影響[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牛燕平;劉宏波;歐陽曉黎;韓紅艷;;對“核心期刊”存在價值的理性思考[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朱蘇力;;學術產出與發(fā)展的條件[A];小康社會:文化生態(tài)與全面發(fā)展——2003學術前沿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賈巖;趙錫平;;試論學術論文的評價標準[A];華東地區(qū)高校學報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北京 仲偉民;學術評價機制必須改革了[N];文匯報;2000年
2 朱燕波 李軍;高等中醫(yī)藥院校的專利保護與學術評價[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0年
3 ;聘任采用國際評審[N];科學時報;2001年
4 孫亦j 徐克敏;勿輕視SCI,勿濫用SCI[N];科學時報;2001年
5 記者 傅旭;進一步加快科技立法工作[N];人民日報;2001年
6 楊建飛;科學哲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方法論關聯(lián)[N];社會科學報;2001年
7 朱向東 劉書生;學術行政化之流弊[N];社會科學報;2001年
8 記者 李斌 陳凱星;學術評價要問問國際同行[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9 記者 劉繼安;學術道德建設 高校責任重大[N];中國教育報;2002年
10 唐石父 主編;《中國古錢幣》[N];中國文物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江新華;大學學術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劉媛;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學術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2 黃凱;論學術道德[D];中南大學;2002年
3 毛麗霞;高等職業(yè)教育學科建設的理性思考[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進軍;當前我國學術不端行為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5年
5 王鳳春;大學教師履行學術責任的障礙及對策研究—地方大學的視角[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6 鄭龍;我國高校學術評價行政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7 劉逸君;高校學術評價制度建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112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711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