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科技學術期刊信息傳播的路徑拓展
本文關鍵詞:新媒體時代科技學術期刊信息傳播的路徑拓展
【摘要】:從信息呈現方式和傳播模式等方面闡述新媒體時代科技學術期刊的信息傳播現狀,提出從拓展內容信息的生產鏈與傳播鏈,增強信息傳播的指向性,增強期刊網站的資訊功能,強化信息傳播的服務與互動功能等四個維度拓展期刊信息的傳播路徑,擴大信息的傳播效應,延伸期刊的價值。
【作者單位】: 寧波大學學報編輯部;
【基金】:2011年中國高?萍计诳芯繒翱萍计诳瘜W研究”基金項目(編號:GBJXC1127)
【分類號】:G237.5
【正文快照】: 以網絡、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為受眾提供全新的媒介渠道和信息呈現方式。有學者認為,網絡時代沒有任何一種媒體可以依賴一種傳輸方式獲得成功,因為廣大讀者正習慣同時使用多種終端獲取所需信息[1]。在新的媒介環(huán)境下,科技學術期刊要善于借助新媒介技術,在保持傳統(tǒng)內容優(yōu)勢的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2003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J];巖土工程學報;2005年02期
2 陳瑩,朱華芳;論學術期刊的可讀性[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3 ;第二屆中國百種杰出學術期刊[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4年01期
4 ;強調學術期刊的公益性不能逃避競爭[J];中國高等教育;2008年22期
5 李靜;學術期刊的風格與創(chuàng)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1期
6 吳樂平;學術期刊吹來新空氣[J];出版參考;2000年09期
7 孫永怡,黃玉萍;科學·期刊·編輯——關于學術期刊的幾點思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8 ;對河北省學術期刊生存與發(fā)展的思考[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9 徐寧;論學術期刊的經營[J];現代情報;2005年01期
10 王躍飛;學術期刊的可讀性與網絡技術[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翁奕波;;論學術期刊的準商品屬性[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2 毛鴻艷;;論我國學術期刊的數字化發(fā)展[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潔;楊蕾;顏嚴;;中國加入WTO后學術期刊的發(fā)展對策[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4 俞祚華;;學術期刊“提檔升級”的方法探索——《合成化學》的辦刊實踐與思考[A];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新世紀初十年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C];2010年
5 董瑾;;同行評議學術期刊在數字化進程中遇到的挑戰(zhàn)與機遇[A];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新世紀初十年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C];2010年
6 鄭植友;;專業(yè)學術期刊的創(chuàng)新之路——從《體育學刊》的成長看辦刊模式的變革[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閻慶玲;;以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8 王小飛;;學術期刊編輯角色論——以學術期刊功能為視角[A];出版科學探索(第8輯)[C];2008年
9 陸炳新;蔣永華;;論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現象[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四集)[C];2006年
10 賴一郎;;OA模式出版對我國學術期刊的影響與啟示[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建明;特色:學術期刊的永恒主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8年
2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編輯部 曾偉明;書號實名申領制給學術期刊敲響警鐘[N];光明日報;2009年
3 范雪;學術期刊需保持前瞻性[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潘啟雯 陳靜 通訊員 戴勇;探討學術期刊的“求生之道”[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5 高翔 遼寧社會科學輯刊雜志社總編輯;學術期刊效益雙贏取向的回思與困惑[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6 李太淼 中州學刊雜志社社長、副主編;繁榮學術期刊要倡導科學精神[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7 袁玉立《學術界》編輯部;在改革中不斷提升學術期刊的軟實力[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8 李亦婷《社會科學》編輯部;學術期刊應關注現實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9 張耀銘;學術期刊的使命與魅力[N];文學報;2010年
10 記者 晉雅芬;重塑學術期刊市場主體地位[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琳;基于期刊聚類的科學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宇;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術期刊運營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2 劉莎;藝術設計類學術期刊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3 郭丹;基于內容管理的學術期刊數字出版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4 林麗萍;中國大陸學術期刊“麥當勞化”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艷;網絡環(huán)境中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2年
6 王曉陽;我國醫(yī)學學術期刊的媒介傳播生態(tài)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7 王靜;Open Access學術期刊傳播障礙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8 劉洋;學術期刊著作權合同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黃曉薇;網絡學術期刊出版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鄢睿;網絡學術期刊傳播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694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zykc/116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