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黑板的摩擦原理_模塊三可選案例F:《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生活中的摩擦,,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日志 >> 查看日志
圈子點擊1291次 | 博客點擊1526次 | 評論0次
模塊三可選案例F:《生活中的摩擦力》案例分析 發(fā)表時間:2013-04-17 08:14:16 [查看原文]
附:生活中的摩擦力
張老師是匯源中學的一名特級物理教師,他總是能把物理課講得妙趣橫生,他都有些什么絕招呢?今天,他正在給高一(3)班上《摩擦力》這一課,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一上課,張老師先讓學生嘗試將手指用力劃過桌面,然后又讓學生上黑板用粉筆寫字,而后擦黑板。完成以上小活動后,張老師讓學生們談?wù)勛约涸谧錾鲜龌顒又惺植康母杏X,“好像挺費力的”,“怎么感覺越用力,越難擦啊”,同學們紛紛說著自己的感覺和疑惑,張老師并沒有急著進行解釋,而是讓大家觀察一個演示實驗。他拿出一個玻璃杯,在其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將一支筷子插入進去并壓緊大米,向上提起筷子,很容易就將筷子拔出來了;然后他又重新將筷子插好,再向米中加入少量水,過了一會兒,他拿起筷子時,大家發(fā)現(xiàn)整個玻璃杯被提起來了。同學們認真觀察著,覺得很神奇,加了一點水后居然可以把整個玻璃杯都提起來。還沒等趙老師發(fā)話,下面的同學已經(jīng)討論起來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好神奇!”“肯定是加了水以后阻力增大了。”……
看大家已經(jīng)進入了狀態(tài),張老師開始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前面我們學習過力的知識,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力就是物體對另一物體的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體施加這種作用。前者是受力物體,后者是施力物體,只要有力發(fā)生,就一定有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力的種類也有很多”下面有同學答道:“重力、彈力……”張老師很高興地說:“大家說得很好,今天我們要接觸一種新的力,那就是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哦,那剛才手指、黑板擦和筷子都受到了摩擦力。”同學們很快就將剛才的小活動和演示實驗跟老師新講的摩擦力聯(lián)系了起來。張老師高興地表揚了大家,同時拋出了一個問題:“剛才的演示實驗中,前后兩次筷子都受到了摩擦力,可是為什么前后的結(jié)果不一樣呢?”同學們又開始議論起來,卻抓不住要點,張老師說:“我們一起通過一個實驗來研究一下吧。”他讓學生以小組形式來自己做“手提空瓶”的實驗:先讓學生在手上沾些洗衣粉水,握住瓶頸部分向上提,學生們發(fā)現(xiàn)提不起來;而后再讓學生將瓶子擦干凈,用毛巾覆蓋在瓶頸部分,用毛巾向上提瓶,這時發(fā)現(xiàn)瓶子很容易提起。通過兩次對比實驗,張老師詢問學生,如何能夠增大或減小摩擦力,這次同學們有思路了,“跟接觸面的光滑程度有關(guān),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跟用力程度有關(guān),越用力,摩擦力越大……”在一片熱烈的討論聲中,張老師在演示文稿上總結(jié)列出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在學生了解了這一知識點后,張老師播放了課前準備好的有關(guān)增大有益摩擦和減小有害摩擦的錄像材料。之后,為了使學生能夠?qū)⒈竟?jié)課所知所學應(yīng)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張老師又讓學生自己舉例說明生活中關(guān)于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的事例。最后他做出了總結(jié):通過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有益摩擦。通過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使兩個互相接觸的摩擦面彼此分離(如:加潤滑劑),可以減小有害摩擦。
標簽: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0人給我打分了(查看打分情況)
這篇文章現(xiàn)在的總分為0分。
友情提示:打分功能目前只對班級圈子和自建圈的成員開放,訪客暫時無法使用此功能。
未登錄,您可以 登錄 后再評論
本文關(guān)鍵詞:生活中的摩擦,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606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xindetihui/176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