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數學試講一般題目_2012年初中數學說課教案:四邊形
本文關鍵詞:初中數學說課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2012年初中數學說課教案:四邊形
2011-12-26 17:20:51 字體放大:
【編者按】精品學習網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2年初中數學四邊形說課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邊形說課稿
一、 教材分析
《四邊形》這一教學內容是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去概括認識四邊形。教材中安排了兩個例題,例1是借助于涂顏色的活動,讓學生從眾多的圖形中區(qū)分出四邊形,并感悟到四邊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例2讓學生通過把各種四邊形分類,對不同的四邊形各自的特性有所了解,特別是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從而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都相等,它們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教材呈現的是四名學生小組活動時的場景,展示了三種不同的分法。最后還提出:“你還有不同的分法嗎?說說你的理由。”“做一做”的第1題,是讓學生舉例說一說身邊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的;第2題是讓學生說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菱形以及任意四邊形之間有什么不同,進一步把握這些圖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點,特別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素質教育的三個方面(知識、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學目的:
①直觀感知四邊形,能區(qū)分和辨認四邊形,了解四邊形的特征。
②通過找一找、涂一涂、剪一剪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③通過情境圖和生活中的事物進入課堂,感受生活中的四邊形無處不在,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奧秘。
三、 教學重難點
在以往的知識當中,學生只對各種圖形有所認識,而對什么是四邊形還不是很清楚,所以引導學生認識四邊形的特征是本堂課的重點。而三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還很弱,要正確的說出四邊形的分類標準是一個難點。
四、 教法學法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是小學數學幾何教學的重要任務。幾何初步知識,無論是線、面、體的特征還是圖形特征、性質,對于小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的,也較難掌握。而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因此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充分發(fā)揮這些素材的作用,將視野從課堂拓寬到生活的空間,引導他們去觀察生活,從現實世界中發(fā)現有關空間與圖形的問題。
因此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四邊形的特征,整節(jié)課將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于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從)感知→(經)表象→(到)概念這一認知規(guī)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涂一涂、畫一畫、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教學手段,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并充分發(fā)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yōu)勢,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tài)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tài)的教學內容。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五、 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1) 情景復習直線、線段、角的知識。
(2) 創(chuàng)設情境。像直線、線段、角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容易見到,它們也可以組成很多圖形,下面,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我們的校園,看看在操場上有一些什么你認識的圖形!境鍪净脽羝,下課時的操場】
【學生每回答出一個圖形,就在幻燈片上用紅色圈出來,并且讓同學上臺來把回答出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3) 設問。a)同學們,這些圖形其實有很多的不同之處,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們給分分類呢?
【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可以得出圓是沒有角的圖形,三角形是有三個角的圖形,而其他的是有四個角的圖形,于是分類的結果就是:
第一類:
第二類:
第三類:
b)我們已經知道,第二類圖形叫做圓形,第三類叫做三角形,那么,第一類的所有圖形,我們可不可以給他們取一個統一的名字呢?
【生回答:四邊形】
揭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四邊形【板書:四邊形】
2.新課講授
(1)提問:我們給它們取名為四邊形,那么四邊形有哪些特點呢?
【有四條邊】【有四個角】
學生回答四條邊時,出現判斷題1 這個圖形是四邊形嗎?
學生很容易就判斷出它不是四邊形,原因在于有一條邊不是直的,由此,讓學生得到四邊形的特征1:有四條直的邊。
學生回答四個角時,出現判斷題2 這個圖形是四邊形嗎?
通過對這道題的判斷,鞏固四邊形的特征2:有四個角。
(2)教學例2:給四邊形分類
我們已經知道,四邊形有四條直的邊,有四個角,這些事四邊形的共同特征,但是,我們看到的四邊形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我們如果要把這些四邊形分類的話可以怎么分呢?
四人小組討論,用桌上的小卡片來自己擺擺看,可以怎么分類。分類完成后,匯報結果。
學生最容易出現的分發(fā)是:
第一類
第二類
學生給出的理由是:第一類全是直角,而第二類不是直角。
通過分析學生分類的理由,讓學生了解到這種分法是按照角的不同來分的,接下來,引導學生思考,怎么樣從邊的角度來分呢?
在小組討論后對本組的結果來進行匯報。
(3)學生分法很多,請他們自己上臺動手擺出來。
第一類:
第二類:
學生給出的理由是:第一類四條邊相等,而第二類不是。
【對于學生的分類,只要合理就支持并給與表揚】
3.鞏固練習
(1)我們身邊那些物體的表面是四邊形?
找一找我們的教室,你可以在哪里看到四邊形?【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表述語言,強調“表面”二字,不能讓學生僅僅是說什么是四邊形,而要讓他們清楚四邊形是指的物體表面】
(2)把你認為是四邊形的畫上“√”
(3)描出圖中的四邊形
六、 本節(jié)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下幾個教學理念
1.聯系生活,展開教學。
學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觸的事物大都和空間與圖形有關,他們的生活經驗就是發(fā)展空間觀念的寶貴資源。所以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我充分利用生活實際的情境:校園場景引入四邊形的教學,把認識四邊形這一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無處不在,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規(guī)律。
幾何圖形的特征、性質,對于小學生來講都比較抽象。所以我盡量提供各種感性材料,如教材例1中的圖,各種各樣的圖形卡片等等,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抽象出四邊形的共同特點,然后再通過學生動手圍一圍、分一分、畫一畫的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交流、思考,使學生對四邊形有鮮明、生動和形象的認識,從而也進一步認識了兩種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
3.小組合作,全體發(fā)展。
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貫穿全課,充分應用分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模式,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與同伴交流,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如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釘子板上圍四邊形,一方面使學生學會分工、協作,一方面在這種面對面的交流中,各種層次的學生互相影響,取長補短。又如:在小組合作中,培養(yǎng)他們學會謙讓、團結友愛等的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優(yōu)點。這樣做,使學生在合作中學會了知識,體驗了學習的樂趣,思維活動也更加活躍。
推薦閱讀:
全國2012教師資格證報名時間匯總
2012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報考須知
更多信息進入:
精品學習網教師資格考試頻道 教師資格在線?
上一篇:小學語文說課教案:雅魯藏布大峽谷說課稿
下一篇:2012年初中數學說課教案:多項式除以單項式
將此信息分享到:
本文關鍵詞:初中數學說課教案,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94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shijiedaxue/209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