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評價亟待制度創(chuàng)新
本文關鍵詞:學術論文評價亟待制度創(chuàng)新
更多相關文章: 論文評價 學術繁榮 非馬克思主義 專業(yè)學術論文 中文核心期刊 制度創(chuàng)新 學術工作 職稱評審 毛澤東 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
【摘要】:
【作者單位】: 浙江行政學院
【關鍵詞】: 論文評價 學術繁榮 非馬克思主義 專業(yè)學術論文 中文核心期刊 制度創(chuàng)新 學術工作 職稱評審 毛澤東 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
【分類號】:C01
【正文快照】: 當前學術失范的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學術人的自身道德,另一個是學術激勵機制。與億萬中下層民眾相比,學術人總是接受了更多的教育,,生存狀況總是要稍好一些,而且民族在他們身上寄托著立德、立言的希望,學術人應當具備高于普通民眾的道德操守。我們暫且不論學術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盧新;韓國學術院為慶祝成立四十周年舉行國際學術討論會[J];當代韓國;1994年04期
2 舒煒;“一流”與“二流”之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3 ;學術動態(tài)[J];皖西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4 ;張g哐跫蚪閇J];唯實;2000年02期
5 楊春勝 ,李強,賀衛(wèi)方,陳洪,楊玉圣;直面學術潰瘍——李強、賀衛(wèi)方、陳洪、楊玉圣對話錄[J];社會科學論壇;2002年06期
6 蔡恩澤;學術腐敗:圣殿里的狼煙[J];黨政干部學刊;2003年01期
7 張俊宗;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需要樹立現代學術觀[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8 朱銳;求實出版社推出《民主學術譯叢》[J];理論前沿;1989年66期
9 ;學術通訊[J];社會學研究;1989年02期
10 彭林;戰(zhàn)國至漢初學術思想變遷趨勢之鳥瞰[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高銘仁;孫卓廷;張桂芝;高昱;;論正確地用“實踐標準”解決燒傷醫(yī)療學術矛盾[A];第六屆全國燒傷創(chuàng)瘍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0年
2 張文立;;秦學術探賾[A];秦文化論叢(第十輯)[C];2003年
3 石冰;;世紀之交話表演——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學術座談年會側記[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下)——第八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1年
4 郗芙蓉;;學術想象力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劉永祥;;抓學術促進學會的發(fā)展(代序)[A];第三屆第二次全國中西醫(yī)結合耳鼻咽喉科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6 張銘洽;;學術作品貴在出新——《秦學術史探賾》發(fā)復[A];秦文化論叢(第十一輯)[C];2004年
7 劉明;董捷;蘇建敏;;機動目標雙模復合制導自適應跟蹤技術[A];第八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學術顧問[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第十九次全國脾胃病學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9 張曦;;《學術月刊》紀念創(chuàng)刊45周年[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2003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10 梁從誡;;學術勤奮,生活淡泊[A];宗師巨匠 表率楷!o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元忠;帥學術:全村是個溫暖的家[N];四川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陳潔;百年學術的變與合[N];中華讀書報;2001年
3 王子奇;經濟學的另類學術交鋒實錄[N];社會科學報;2003年
4 董文柱;深入實踐調查研究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5 陳穎;科學無國界 學術有真功[N];光明日報;2003年
6 馬順龍;孫壽齡應聘中國社科院學術委員[N];甘肅日報;2004年
7 中國農業(yè)大學教授 劉巽浩;學術企盼百家爭鳴[N];科技日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 李萬剛;規(guī)?涨暗摹皩W術碰撞”即將舉行[N];大眾科技報;2001年
9 李天書;何文漪;進高校:學術推廣的長遠眼光[N];中國醫(yī)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顧定海;學術為人皆上品[N];聯(lián)合時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永剛;自我發(fā)展:高校學術人員管理的新視野[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2 賴玉芹;博學鴻儒與清初學術轉變[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徐俊祥;建安學術史研究[D];揚州大學;2004年
4 劉貴華;大學學術生態(tài)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薛其林;民國時期學術研究方法論[D];湖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丙乾;權力與資源[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7 熊琳;日本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及其最新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王越;中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9 周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穆子礪;論中國商事調解制度之構建[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興波;學術與政治[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林日波;真德秀年譜[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靳路遙;“學術”背后的“思想”[D];北京語言大學;2004年
4 井東燕;牛運震傳略[D];蘭州大學;2007年
5 許瑩瑩;在政治與學術之間—陶希圣評傳[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董曉R
本文編號:7081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70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