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臨界發(fā)泡高壓釜裝置_鈉燃燒反應裝置圖_連續(xù)超臨界水反應器中塑料油化的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超臨界水反應裝置,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以其質輕、強度大、防水、耐腐蝕等優(yōu)良性能,,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近幾年,我國塑料制品的年產(chǎn)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長,隨之而來塑料廢棄物也將與日俱增,成為嚴重的“白色污染”。如何有效地回收廢塑料并且減少處理過程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成為進入21世紀后人類面對的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從上世紀90年代起,超臨界水(SCW)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廢舊塑料處理方法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該方法利用超臨界水所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質,使廢舊塑料在超臨界水環(huán)境下發(fā)生熱解反應,降解得到小分子物質,可以回收...
塑料作為一種新型材料,以其質輕、強度大、防水、耐腐蝕等優(yōu)良性能,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近幾年,我國塑料制品的年產(chǎn)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高速增長,隨之而來塑料廢棄物也將與日俱增,成為嚴重的“白色污染”。如何有效地回收廢塑料并且減少處理過程所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成為進入21世紀后人類面對的一個極大的挑戰(zhàn)。從上世紀90年代起,超臨界水(SCW)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廢舊塑料處理方法得到了國內外研究工作者的廣泛關注,該方法利用超臨界水所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質,使廢舊塑料在超臨界水環(huán)境下發(fā)生熱解反應,降解得到小分子物質,可以回收可燃氣體、汽柴油和輕蠟等高附加值產(chǎn)物,過程無二次污染產(chǎn)生。
為了探討在超臨界水中快速、連續(xù)處理廢舊塑料工藝的可行性,并得到相關工藝參數(shù),為工業(yè)放大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本論文設計建立了小型連續(xù)超臨界水反應裝置,該裝置包括進料、加熱、反應、冷卻、減壓、分離、排放、檢測和控制系統(tǒng),這套裝置成功地應用于了聚乙烯塑料的降解實驗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反應溫度和停留時間是影響PE在超臨界水中降解的兩個最重要因素。在反應溫度、反應壓力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反應時間越長,PE的降解程度越高。溫度升高使PE轉化率增大,液體收率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氣體收率逐漸增大。相對于反應溫度和停留時間,壓力對PE降解的影響不太明顯。為了取得較高的液體收率,建議把反應溫度控制在520℃~540℃之間,停留時間控制在1~3min以內;論文還在小型實驗的基礎上,對規(guī)模為600噸/年的廢塑料油化項目進行了初步的技術經(jīng)濟分析。分析表明:該項目單位生產(chǎn)能力投資為2600元/t,單位產(chǎn)品成本費用為2877.4元/t,年均利潤為18.2萬元,投資利潤率為16%,投資利稅率為4.4%,內部收益率為9.3%,略低于化工行業(yè)基準收益率10%,若未來幾年內國際油價保持在目前的高位,則該項目在經(jīng)濟上基本可行。
展開
本文關鍵詞:超臨界水反應裝置,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176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shangbiaozhuanli/51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