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昆蟲學報
投稿指南
《昆蟲學報》稿約 《昆蟲學報》是中國昆蟲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共同主辦的昆蟲學學術刊物,1950年創(chuàng)刊,國內外公開發(fā)行,月刊。本刊為全國核心期刊,曾被SCI收錄,現(xiàn)被《生物學文摘》(BA)、《昆蟲學文摘》(EA)、《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英國CAB文摘數(shù)據(jù)庫和德國 “ISPI Pest Directory Database”等國內外重要文摘和數(shù)據(jù)庫收錄。 1.辦刊宗旨 傳播報道昆蟲學研究最新成果和動態(tài),推動國內外昆蟲學界學術交流,發(fā)展我國的昆蟲學事業(yè),為國家的科技、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 2.征稿范圍 本刊面向國內外征稿,登載有關昆蟲形態(tài)、生理、生化、病理、毒理、生態(tài)和系統(tǒng)學等昆蟲學各分支學科的中英文原始研究論文、簡報和綜述等。本刊鼓勵英文投稿。系統(tǒng)學方面主要接受訂正和綜述性論文,一般不接受單純報道新分類單元或新記錄的論文。 3.內容要求 內容完整,論點明確,數(shù)據(jù)可靠,文字簡明通暢,引用資料請注明文獻出處,注意保守國家機密,文責自負。中文稿件使用昆蟲名稱和名詞應參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2000年公布的《昆蟲學名詞》;其他名詞和名稱請參照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相關名詞規(guī)范;無規(guī)范可參考時,宜沿用最廣、最久且意義無誤的名詞和名稱。 文稿題目要求準確、簡短明了,系統(tǒng)學論文題目要求給出所研究分類單元隸屬的綱、目和科名。摘要應包含研究目的、關鍵方法、主要結果和結論等。關鍵詞應能反映文稿的內容范疇,其選擇可參考《昆蟲學文摘》(EA)所列主題詞,應能方便計算機檢索,不能是一句短語。觀察標本須指明存放地。涉及核酸序列時,應提供在國際核酸數(shù)據(jù)庫登記注冊的核酸序列號。 4.格式要求 4.1 文字 4.2 表格、插圖和照片 4.3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引用應符合國際和國家有關版權規(guī)定。正文中引用處應在圓括號內注明原著者姓名和年代,2名作者之間用“和”(中文文獻)或“and”(外文文獻)連接,3名或3名以上作者時只給出第一名作者,后加“等”(中文文獻)或“et al.”(外文文獻),西文著者只給出姓氏即可。 文后參考文獻列表采用“著者-出版年”制,列出全部著者姓名,并按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只列正文中引用的且為公開發(fā)表的文獻,未正式發(fā)表的資料不得列入。中文參考文獻須有英文對照,排列時英文在前,中文在后并置于方括號內。刊物名稱縮寫請參考《昆蟲學文摘》(EA)。格式舉例如下: 〖期刊論文〗 〖專著〗 〖專著論文〗 5.投稿要求 地址。來稿請掛號投寄本刊編輯部,勿寄給個人。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凡擬刊登之文稿,作者須附函明示是否同意該文版權(含各種介質的版權)轉讓給《昆蟲學報》編輯部。通常在稿件收到后1個月內決定并通知作者是否可用。
來稿須符合本稿約要求后方可受理,審改意見由編輯部轉給作者。作者須在收到退修通知后2 周內將原稿、修改稿、修改說明及稿件電子文件(Word格式)寄回或發(fā)送編輯部。逾期者,以新稿處理,重新登記收稿日期;修改內容較多的作同樣處理。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必要的文字刪改,,作者若不同意,請在來稿時聲明。
6. 其他
稿件一般參照收稿日期先后刊登,英文稿件和涉及重要發(fā)現(xiàn)和成果的高質量論文可優(yōu)先發(fā)表。
本刊編輯部通訊地址:北京北辰西路1號院5號,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昆蟲學報》編輯部,郵編100101;電話:010-64807173;傳真:010-64807099;E-mail: kcxb@ioz.ac.cn;網(wǎng)址:。
本文編號:329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qkzz/32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