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Gayle Laakmann McDowell著)txt免費下載
本文關鍵詞: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全面介紹了如何獲得頂級科技公司的職位。為求職者詳細介紹了招聘程序,如何應用、設計和定制簡歷,如何準備面試并在面試中勝出,如何處理被拒的情況,如何就錄用條件進行談判,以及如何卓有成效地處理工作中的事務,使自己的職業(yè)生涯更上一層樓。
商家名稱 信用等級 購買信息 訂購本書
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Gayle Laakmann McDowell著)
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Gayle Laakmann McDowell著) 編輯推薦
《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由Gayle Laakmann McDowell著,漆犇譯,這本書便是蓋爾集合個人工作經驗和豐富的面試經驗寫成的。
親愛的讀者,請不要被本書封面上微軟、谷歌、蘋果這些赫赫大名給嚇到,它其實適用于所有的程序員。如果說我們的人生就像登山那樣拾階而上,那工作就是我們腳下的臺階。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僅要靠平時積累,漂亮的簡歷也能錦上添花。同樣,應聘前應該做一些準備工作,如何去調查企業(yè)背景、發(fā)展空間和崗位要求,編程與算法題的解決技巧,行為問題的應對之道,怎樣順利通過層層面試拿到Offer,該如何評估公司開出的錄用條件,怎么在多個Offer之間作取舍,以及就薪酬待遇展開談判的諸多技巧,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當你面對熟悉或不熟悉的編程題時,哪些該問,哪些不該問,這里面往往也暗藏玄機。好在,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蓋爾這本書中找到。此外,即便是討論求職這樣枯燥的話題,蓋爾依然使用了大量幽默機警的語句,處處都有恰如其分的實例、比擬和情景假設,讓人讀來輕松和愜意的同時,還吸取到了諸多養(yǎng)料。
“這是一部關于如何進入頂尖高科技公司的綜合指南。它向求職者展示了該如何撰寫有效的簡歷,如何準備面試,如何就錄用條件進行談判,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上佳表現?梢哉f,這是一部描述高科技行業(yè)招聘流程的‘圣經’!
——Stephanie Jacobs
前谷歌招聘人員
“這本書通過求職者、面試官與招聘人員的真實經歷向我們揭示了亞馬遜和微軟等公司的招聘內幕。他們的經驗會告訴你,該如何對自己做準確定位,從而成為職場成功者。對所有求職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優(yōu)秀的參考書。”
——Venise Cunningham
亞馬遜招聘協調員
“在我為微軟、谷歌和FacebookT作的這些年里,我見證到即使是最出類拔萃的求職者也會有惶然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些人太緊張,有些人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還有一些人則缺乏合適的經驗。對這些問題。本書一一給出了應對之道,它能夠幫助求職者制訂好卓有成效的行動計劃。我向那些渴望進入高科技公司發(fā)展的人強烈推薦此書!
——Peter Wilson
Facebook咨詢顧問,曾任谷歌、微軟工程部總監(jiān)
“本書探討的不只是面試本身。它還讓求職者了解到如何讓自己的申請脫穎而出。這世界上可能不會有讓你一蹴而就的成功秘笈,但這本書卻近乎完美。”
——Trey Williams
谷歌軟件工程師
“本書文筆生動且不乏趣味,不僅讓求職者得以充分窺見高科技公司招聘過程的全貌。還提供了很多具體策略以幫助大家獲取這些令人垂涎的職位。我們可以了解微軟等公司采取的招聘方法,并且還能利用這些經驗教訓來找到自己夢想的工作。這是一部我希望所有求職者都能閱讀的優(yōu)秀著作!
——Bellnda Drllevich
微軟招聘協調員
本書作者曾在微軟和蘋果公司實習,現任谷歌招聘委員會成員之一,他曾收到過超過10家高科技公司的聘用書。目前是CareerCup和Seattle Anti-Freeze兩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
目錄第1章 介紹
1.1 我在“無限循環(huán)路”和“微軟路”的日子
1.1.1 朝氣蓬勃的軟件公司
1.1.2 各種福利誘惑
1.1.3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1.1.4 晉升之道:個人貢獻者
1.1.5 公司之間的差異
1.2 大公司與小公司的對比:創(chuàng)業(yè)公司是否適合你
1.2.1 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有利之處
1.2.2 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不利因素
1.2.3 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可怕之處
1.3 職位:長大后你想從事什么工作
1.3.1 你需要什么
1.3.2 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嗎
1.3.3 你擅長什么
1.4 你已經在路上……
第2章 充分的準備
2.1 那些你能做的事情
2.2 教育背景
2.2.1 名校:它的光環(huán)能帶來什么
2.2.2 謹慎選課:主修、輔修和其他課程
2.2.3 GPA是否重要,以及你該如何應對
2.2.4 與教授搞好關系
2.3 工作經驗
2.3.1 產生影響力
2.3.2 成為一個通才
2.3.3 內容和規(guī)模很重要:量化你的影響力
2.3.4 兼職和實習工作
2.4 課外活動與那些“三好學生”
2.4.1 志愿者活動
2.4.2 自己創(chuàng)出點名堂
2.5 你問我答
2.5.1 大學生關注的問題
2.5.2 編程能糊口嗎
2.5.3 沒有管理經驗的問題
第3章 入門指南
3.1 黑洞:在線投送簡歷
3.2 找人推薦自己
3.2.1 告訴你的朋友你在找工作
3.2.2 讓別人知道你自己
3.2.3 關于信息性面試
3.2.4 與招聘人員取得聯系
3.2.5 校友網絡和其他
3.3 招聘大會
3.4 專業(yè)招聘人員
3.5 另辟蹊徑
3.5.1 先從別處入手
3.5.2 合同工
3.5.3 勇于創(chuàng)新
3.5.4 官方群組
3.6 社交
3.6.1 質量勝于數量:如何構建成功的人際關系
3.6.2 去哪里社交
3.7 你問我答
3.7.1 關于遠程申請的問題
3.7.2 拐彎抹角的關系
3.7.3 遵循指示
第4章 簡歷
4.1 優(yōu)秀簡歷的六大特點
4.1.1 以成就作為導向
4.1.2 可量化的結果
4.1.3 目標明確
4.1.4 有通用意義
4.1.5 清晰、專業(yè)、簡潔
4.1.6 組織得良好清晰
4.2 簡歷的結構
4.2.1 求職意向
4.2.2 簡介(或主要成就)
4.2.3 工作經驗
4.2.4 項目經歷
4.2.5 教育經歷
4.2.6 技術技能
4.2.7 獎項和榮譽
4.2.8 簡歷中不應該包括的信息
4.3 簡歷的篇幅該多長
4.4 你問我答
4.4.1 關于家庭事務
4.4.2 誠實
4.4.3 很嚴肅的問題
第5章 簡歷的詳細解構
5.1第一份:比爾·喬布斯的簡歷
5.2第二份:史蒂夫·蓋茨的簡歷
5.3第三份:吉娜·羅伯茨的簡歷
5.4 寫在本章結束之前
5.5 補充資料
第6章 求職信和推薦人
6.1 為什么要撰寫求職信
6.2 三種類型的求職信
6.2.1 有針對性的求職信
6.2.2 無針對性的求職信/“冷電”(cold call)求職信
6.2.3 廣而分發(fā)的求職信
6.3 求職信的結構
6.4 優(yōu)秀求職信的五大特征
6.4.1 具有針對性
6.4.2 用事實證明
6.4.3 簡明扼要且有著良好的結構
6.4.4 簡單、直接的寫作方法
6.4.5 專業(yè)化
6.5 一封優(yōu)秀的求職信
6.6 推薦人
6.6.1 什么樣的人才是好的推薦人
6.6.2 如何讓好的推薦人變成優(yōu)秀的推薦人
6.6.3 推薦人的問題:哪些事情會出錯
6.7 你問我答
6.7.1 形式新穎,內容仍好
6.7.2 公開所有的事實
6.8 補充資料
第7章 面試的準備與概述
7.1 科技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7.2 如何準備
7.2.1 關于簡歷和工作經歷的準備事項
7.2.2 做好準備功課
7.2.3 準備一些問題
7.3 與招聘人員配合
7.4 溝通交流與行為
7.4.1 控制面試的節(jié)奏
7.4.2 四種使面試官保持注意力的方法
7.4.3 展現你的自信
7.5 特殊類型的面試
7.5.1 電話面試
7.5.2 人事的篩選面試
7.5.3 午餐面試
7.5.4 后續(xù)面試
7.6 面試結束之后應該做的事
7.6.1 感謝信
7.6.2 從招聘人員那里了解后續(xù)進展
7.6.3 聯系你的推薦人
7.6.4 處理被拒的情況
7.7 你問我答
7.7.1 避開風險和麻煩
7.7.2 信息是太多,還是剛剛好
7.7.3 積極詢問最新進展
7.8 補充資料
第8章 面試題目
8.1 總體的建議
8.1.1 溝通能力
8.1.2 當你出錯的時候
8.2 常規(guī)問題制勝秘訣
8.2.1 你為什么想來這里工作
8.2.2 你為什么想離開目前的公司
8.2.3 為什么我們應該錄用你
8.2.4 五年內的職業(yè)目標是什么
8.2.5 你有什么優(yōu)點
8.2.6 你有什么缺點
8.3 行為問題和簡歷相關問題
8.3.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8.3.2 如何解答問題
8.3.3 五個示范問題
8.4 估算問題
8.4.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8.4.2 如何解答問題
8.4.3 五個示范問題
8.5 設計問題
8.5.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8.5.2 如何解答問題
8.5.3 五個示范問題
8.6 面試智力題:為什么下水道的井蓋是圓的
8.6.1 公司想考查的方面
8.6.2 如何解答問題
8.7 如何回答棘手的問題
8.7.1 關于被裁的經歷
8.7.2 關于被開除的經歷
8.7.3 關于待業(yè)的經歷
8.8 你問我答
8.8.1 找工作的壁壘
8.8.2 只不過是數字游戲
8.8.3 無知者無畏
8.9 補充資料
第9章 考查編程水平的面試
9.1 微軟、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的不同之處
9.2 如何準備
9.2.1 有效準備工作的五步法
9.2.2 如果碰到熟悉的問題怎么辦
9.2.3 “必須掌握”的主題
9.3 內存使用情況
9.4 編程問題
9.4.1第一步:提問
9.4.2第二步:設計算法
9.4.3第三步:編寫偽代碼
9.4.4第四步:編寫代碼
9.4.5第五步:測試
9.5 算法問題:五種創(chuàng)建算法的方法
9.5.1 方法一:例證法
9.5.2 方法二:模式匹配
9.5.3 方法三:簡化和推廣
9.5.4 方法四:通過基本案例構建整體
9.5.5 方法五:數據結構頭腦風暴
9.6 面向對象設計
9.7 擴展性問題
9.8 關于測試方面的面試
9.8.1 測試現實生活中的對象
9.8.2 測試計算機軟件
9.8.3 測試某個方法
9.9 示范問題
9.10 你問我答
9.10.1 要準備的東西太多,時間卻太少
9.10.2 如何做好充分準備
9.10.3 誤導的信息
9.11 補充資料
第10章 進入游戲行業(yè)
10.1 企業(yè)文化:只有娛樂和游戲嗎
10.2 游戲行業(yè)中的職位:你可以做什么
10.2.1 游戲軟件開發(fā)
10.2.2 游戲制作
10.2.3 美術師
10.2.4 設計師
10.2.5 其他角色
10.3 職場新人:給高校畢業(yè)生的建議
10.3.1 不要懼怕從底層做起
10.3.2 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
10.3.3 創(chuàng)建作品集網站
10.3.4 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10.4 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10.4.1 校園招聘會和專業(yè)招聘機構
10.4.2 在線網絡
10.4.3 參加活動
10.5 個性契合
10.5.1 保持一顆年輕的心
10.5.2 討人喜歡
10.5.3 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
10.5.4 職業(yè)道德
10.5.5 良好的溝通能力
10.6 游戲公司面試——三個讓你表現良好的秘訣
10.6.1 玩一玩公司的游戲
10.6.2 表現出你的自信(但不要過于妄自尊大)
10.6.3 學會合群
10.7 你問我答
10.7.1 該如何轉行
10.7.2 如何增值
10.7.3 通過細節(jié)體現
第11章 錄用條件的談判技巧
11.1 如何評估公司開出的錄用條件
11.2 你的職業(yè)發(fā)展
11.2.1 學習和發(fā)展
11.2.2 工作職責和如何做決定
11.2.3 關于升職
11.2.4 簡歷和聲譽
11.2.5 公司的未來及穩(wěn)定性
11.2.6 工作地點
11.3 薪酬待遇
11.3.1 薪酬組成部分
11.3.2 工作地點
11.4 幸福指數
11.5 如何就錄用條件進行談判
11.5.1 你應該討價還價嗎
11.5.2 哪些方面可以談判
11.5.3 贏得談判的七個技巧
11.6 棘手的問題:最后考慮期限、延長期以及該如何拒絕
11.6.1 最后考慮期限和延長期
11.6.2 “背信棄義”
11.6.3 如何拒絕公司(并維持良好的關系)
11.7 你問我答
11.7.1 關于假期
11.7.2 有代表性的人
11.7.3 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第12章 工作中的注意事項
12.1 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
12.1.1 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道路
12.1.2 讓別人知道你的成就
12.1.3 掌控績效考評過程
12.1.4 玩轉辦公室政治: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
12.1.5 找到一位指導者
12.2 升職與加薪
12.2.1 如何能夠晉升
12.2.2 如何就加薪進行談判
12.2.3 如何處理被拒的情況
12.3 何時且該如何提出辭職
12.3.1 你應該辭職嗎
12.3.2 怎樣才能不斷掉自己的后路
12.3.3 我應該“騎驢找馬”嗎
12.4 回到學校
12.4.1 讀研究生的實際成本
12.4.2 學術型研究生學位
12.4.3 立即準備
12.4.4 工商管理碩士
12.5 在職研究生課程
12.6 你問我答
12.6.1 文科生也有用武之地
12.6.2 不必在乎虛名
12.6.3 想跑路的新員工
第13章 最后的思考:運氣、決心以及你能做的事
附錄A 個最讓簡歷“閃閃亮”的詞
附錄B 行為面試問題和答案指南
附錄C 三份英文簡歷
吹盡狂沙始見金——譯者序
錢鐘書說過:“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
這固然是他淡泊名利的體現。但實際上,一本書的作者靠不靠譜,不僅決定了“雞蛋”好不好吃,更決定了它有沒有營養(yǎng)。
且讓我花些筆墨來介紹一下這位神奇的作者。首先,蓋爾是一位美女,要知道IT界的美女可并不多見。其次,她18歲還在讀大一的時候就成了微軟的實習生,恐怕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實習生了;大四的時候她又成了蘋果的實習生;大學畢業(yè)后,她加入谷歌成了一名軟件工程師;后來,進入谷歌招聘委員會,面試過幾百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最后,2005年她華麗轉身開始創(chuàng)業(yè),目前是CareerCup和Seattle Anti-Freeze兩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兼CEO。CareerCup不僅收羅了幾乎全部你想到的科技公司面試題,還有很多實戰(zhàn)經驗可供大家分享與討論,現在,它已經成為大多數計算機行業(yè)人員找工作必定瀏覽的網站之一。
這本書便是蓋爾集合個人工作經驗和豐富的面試經驗寫成的。在結束本書的翻譯時,我忍不住想摘錄她在書中的這幾句話:“如果不是高中時有過Web開發(fā)經驗,我就進不了微軟;如果沒有在微軟的實習經歷,我不可能成為蘋果的一員;如果不是這些工作經歷造就了我,我也不會成為谷歌的正式員工。”是的,面試通常只有一天甚至于幾個小時,可它憑借的不只是你的臨場表現,更多是來源于你經年累月的學習、思考與項目經驗,同時還要展現出你的個人魅力及綜合素養(yǎng),也就是所謂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也許有人會說:我有自知之明,我進不了這些頂尖的公司。親愛的讀者,請不要被本書封面上微軟、谷歌、蘋果這些赫赫大名給嚇到,它其實適用于所有的程序員;更何況,像蓋爾那樣讓自己變得更為強大總不是壞事吧。如果說我們的人生就像登山那樣拾階而上,那工作就是我們腳下的臺階。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僅要靠平時積累,漂亮的簡歷也能錦上添花。同樣,應聘前應該做一些準備工作,如何去調查企業(yè)背景、發(fā)展空間和崗位要求,編程與算法題的解決技巧,行為問題的應對之道,怎樣順利通過層層面試拿到Offer,該如何評估公司開出的錄用條件,怎么在多個Offer之間作取舍,以及就薪酬待遇展開談判的諸多技巧,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當你面對熟悉或不熟悉的編程題時,哪些該問,哪些不該問,這里面往往也暗藏玄機。好在,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蓋爾這本書中找到。此外,即便是討論求職這樣枯燥的話題,蓋爾依然使用了大量幽默機警的語句,處處都有恰如其分的實例、比擬和情景假設,讓人讀來輕松和愜意的同時,還吸取到了諸多養(yǎng)料。當然,找到工作只是上了一級臺階。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豐厚的工資收入及大公司的光環(huán)很容易就讓人沉迷,千萬不要讓自己陷入這種“溫水煮青蛙”的困境。站在新臺階上,你還得放眼未來去思考更多的事情,為將來升職、跳槽、創(chuàng)業(yè)早做打算,謀劃自己在未來5年甚至10年的目標;而且,工作中還不能忘了學習,不管是技術、管理、交流還是其他。諸如此類,林林總總,書里也涵蓋到了。
我們所擁有的是一個未知的明天,而越是未知,就越值得我們好好規(guī)劃,請記住,“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見金”。最后,祝你的求職旅程與職業(yè)生涯一帆風順,每次都能登上更高、更有挑戰(zhàn)性的臺階,找到自己的夢想與光榮,無論是在谷歌、微軟、蘋果等公司,還是自己創(chuàng)業(yè)!
2011年9月17日于上海
我只想讓你了解,給微軟研究院作報告并非我自己的主意。當時我才18歲,學到的計算機科學知識可以說少得可憐,將這個尷尬實情暴露給微軟研究院(MsR)的一堆天才博士可是我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情。但我的經理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于是我只好硬著頭皮向大家介紹我的暑期項目。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完成了報告。因為我是一個容易怯場的人,所以自認為快點結束會更好一些。然后聽眾開始提問了,他們問我,有沒有考慮做X呢?我告訴他們我考慮了,而且也的確這么做了。那為什么不利用Y來完成這個項目?我說我可以這么做,,但這樣會導致Z問題。
報告做完后,我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但結果還不錯,僅此而已。
那整個夏天,我都覺得微軟很有可能會發(fā)現我其實幾乎什么都不懂,然后將我開掉。我應該只是走了大運才會得到這次實習機會,而且我覺得自己根本就擔當不起。我不像其他那些實習生同仁們那么名副其實,他們已經上大三了,我才大一,他們做過的項目是我的三倍,懂得的知識也是我的三倍。
四年后,我在谷歌得到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我反復思量自己為什么會有這般令人難以置信的好運氣。當初我年紀那么小,就擁有了一份在微軟的實習生工作,后來又連續(xù)得到了兩次實習機會。在那之后我又去了蘋果公司實習,盡管蘋果從未在我的大學里招過任何人。接下來,我碰巧結識了一位貴人,他將我推薦給了蒸蒸日上的谷歌公司。我肯定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運的那個人。
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吧,在幸運女神的眷顧下,我不知怎么就歪打正著地做對了一切事情。高中我就完成了幾個大項目,這讓我比同齡人擁有了更多的經驗。我得到了一份網頁設計師的初級工作,它培養(yǎng)了我的專業(yè)素養(yǎng)并使我在技術上也得到了一定認可。我的簡歷雖然在某些方面很糟糕,卻充分展示了我對技術孜孜不倦的探索熱情以及我有限的實際經驗。后來,我構建起一個高級的專業(yè)人士關系網,和我的指導者們保持著良好關系,并通過他們的幫助找到了一份又一份理想的工作。
我親愛的讀者,只有不斷地艱苦奮斗才能得到為世界頂級高科技公司工作的機會。
1.1 我在“無限循環(huán)路”和“微軟路”的日子
公司地址也能透露出一些信息,讓我們了解每家公司的定位。微軟公司的地址是“微軟路1號”(One Microsoft Way),聽起來就很磅礴大氣;而谷歌的地址是“(山景城)露天劇場大道1600號”(Amphitheatre Parkway 1600),一如它的用戶界面那樣低調;蘋果的地址自然是不同凡想,它叫做“無限循環(huán)路l號”(OneInfinite Loop)——假如是一家不那么受追捧的公司,這樣的文字游戲可是會惹出麻煩的。
1.1.1 朝氣蓬勃的軟件公司
除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小怪癖,其實這些公司的企業(yè)文化都大同小異。本質上,軟件公司相比其他行業(yè)都更顯得朝氣蓬勃,即使有時表面上看不出來。他們喜歡穿著牛仔褲和T恤,對前輩們西裝革履正襟危坐的古板氛圍嗤之以鼻。事實上,這種隨意的做派如此風行,甚至彌漫到了高科技公司集中地的其他社交場合中。在西雅圖和舊金山,只有一小部分餐館對客人有著裝要求。相比頭頂紫色莫霍克發(fā)型的女孩,穿著套裝的女性反而會引來更多詫異的目光。
1.1.2 各種福利誘惑
高科技企業(yè)都愿意不惜一切代價去吸引和留住最優(yōu)秀、最聰明的員工,他們給雇員提供各種豐厚的福利。微軟提供免費飲料、一張折扣很大的健身會員卡和一份完全由公司買單的醫(yī)療保險計劃。谷歌也不甘落后,并且?guī)缀鯇⑽④浗o出的一切待遇都提升了一個檔次。免費的汽水?大家可以享用免費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免費的健身卡?來使用坐落在公司園區(qū)里的健身房和游泳池吧。完善的醫(yī)療保險計劃?谷歌不僅提供了一個很棒的方案,還給員工安排了一位在園區(qū)現場工作的醫(yī)生。各地的技術呆子們期待著能出現“下一個谷歌”,不管是哪家公司,也來參與這場比拼各種福利的“戰(zhàn)爭”吧。
當然,憤世嫉俗的人們會認為這些福利其實只是一種手段,用來誘使員工在辦公室里多“逗留”一會兒。因為在公司園區(qū)里你就可以處理幾乎所有日常雜事,比如理發(fā)、干洗衣服等。當然,你完全可以不使用這些服務。就算你拒絕讓園區(qū)里那位呆在面包車里的牙醫(yī)為你檢查牙齒,也不會給別人留下什么壞印象。
1.1.3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美國計算機行業(yè)人才極度匱乏,這促使公司不得不善待自己的員工。否則,他們就會失去太多后備力量。
軟件公司鼓勵員工注重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而且相比其他行業(yè),計算機行業(yè)平均工作時間更短一些。
但跟大多數職業(yè)一樣,在某些關鍵時刻,軟件行業(yè)也會很忙。比如任何團隊在臨近發(fā)布軟件時,都會分外忙碌。
相關閱讀: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導讀(王平著)
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經典著作選讀
" target="_blank">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
我是個算命先生(易之著)
盜墓筆記1-8(套裝共9冊)(南派三叔著)
心理學與接受美學(王妍著)
幽默二十講(李靜著)
更多圖書資訊可訪問讀書人圖書頻道:
(作者:Gayle Laakmann McDowell 編輯:kind887)
本文關鍵詞:金領簡歷:敲開蘋果、微軟、谷歌的大門,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8127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8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