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英文數據庫 >

電氣技術問答_風電場技術問答標準_3G技術問答

發(fā)布時間:2016-07-30 20:17

  本文關鍵詞:3G技術問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頁碼:335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5207356/9787115207357 ·條形碼:9787115207357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稱 信用等級 購買信息 訂購本書

3G技術問答

3G技術問答

 3G技術問答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頁碼:335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115207356/9787115207357
·條形碼:9787115207357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無

內容簡介 《3G技術問答》從3G空中接口的四個主流標準(TD-SCDMA、WCDMA、cdma2000和WiMAX)的內容中精選了五百多個問題,以“知識問答”的形式把3G工程技術中的常見問題串聯成書,并注重將不同標準的共性與個性相結合,廣泛適應了關注不同標準人員的需求。此外,《3G技術問答》還備有豐富的例題,便于讀者理解、掌握。《3G技術問答》在內容選材上面向3G工程的整個生命周期,不僅介紹了3G網絡建設中的原理、規(guī)劃、優(yōu)化與測試技術,而且闡釋了3G網絡運維中的網管、計費、業(yè)務、終端、芯片等關鍵知識。
編輯推薦3G技術問答》強調實用性與便捷性相結合,適合通信運營商中的技術管理、網絡規(guī)劃、工程建設、運營維護、網絡優(yōu)化等相關人員參考,也適合設備制造商中的工程服務、市場營銷等相關人員閱讀,同時也可供大中專院校通信相關專業(yè)畢業(yè)生求職時速查。
立足3G工程技術實踐,精選五百多個問題
面向3G網絡生命周期,詳解規(guī)劃運維熱點
涵蓋3G四大空口標準,注重共性個性結合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1.什么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3G)?[1] 1
2.什么是UMTS、WCDMA、UTRA、UTRAN和3GSM?[2] 1
3.國內外有哪些重要的3G標準化組織,各自有何職責?[3] 2
4.TD-SCDMA標準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4][5] 4
5.WCDMA標準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7] 5
6.cdma2000 1x是不是3G?[2] 6
7.cdma2000標準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1][4][8] 7
8.WiMAX經歷了怎樣的發(fā)展歷程? 8
9.3G系統與GSM系統有什么區(qū)別? 8
10.3G四大標準的專利分布情況如何?[9] 9
11.3G四大標準的頻譜分配情況如何? 10
12.當前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主流運營商都選擇了哪些3G制式? 11

第2章 協議結構 13
13.3GPP網絡的基本結構模型是怎樣的,它有哪些功能實體?[10] 13
14.3GPP網絡中有哪些重要的接口和協議?[11] 14
15.3GPP UTRAN的協議棧模型是什么樣的?[7] 16
16.1x EV-DO網絡中有哪些重要的功能實體和接口?[12] 17
17.WiMAX的基本結構模型是怎樣的,有哪些功能實體?[13] 19
18.WiMAX中有哪些重要網絡接口?[13] 19
19.WiMAX空中接口的協議棧模型是什么樣的?[13][14] 20
20.MGW有哪幾種邏輯接口,各接口分別適用什么協議(棧)? 21
21.3G分組域與GPRS相比在接口上有何顯著變化? 22
22.SGSN都有哪些接口,采用的是哪些協議? 22
23.GGSN都有哪些接口,采用的是哪些協議? 22
24.相對于GSM,3G分組域的信令消息增加了哪些信令流程? 22
25.Gn和Gi各自使用何種物理接口? 23
26.Gn接口與Gp接口有何不同? 23
27.RNC有哪些外部接口? 23
28.什么是RANAP、RNSAP、NBAP和ALCAP? 23
29.3GPP R4核心網與GSM核心網在信令接口、協議及承載方式上有何異同?[101] 24
30.什么是MTP、SCCP和TCAP? 25
31.什么是BICC協議? 26
32.BICC消息與ISUP消息相比有哪些不同? 26
33.BICC協議中有哪些隧道承載建立方式? 27
34.什么是軟交換,有哪些相關的重要協議? 27
35.什么是H.323協議? 28
36.什么是SIP、SIP-T和SIP-I,與BICC有何關系? 28
37.Nb接口的協議棧是什么樣的,其功能如何? 29
38.什么是H.248協議? 29
39.H.248采用IP承載時有哪兩種協議棧結構? 30
40.什么是H.248協議中的事務處理,有哪些種類? 30
41.什么是APN和統配符APN? 30
42.什么是SIGTRAN協議棧? 31
43.什么是GTP協議和Ga接口? 32
44.什么是MIP? 32
45.什么是MAP,具體完成什么功能? 33
46.什么是CAP,各層具體完成什么功能? 33
47.CAMEL在R4和R5階段有何區(qū)別? 33
48.什么是CAMEL和WIN?[15] 34
49.什么是PDP地址和PDP上下文? 34
50.什么是MPLS協議?[16] 35
51.什么是PPP? 35
52.什么是IPSec協議?[17] 35

第3章 技術原理 37
53.什么是dB、dBi、dBd、dBc、dBm和dBW,它們之間有何關系?[18] 37
54.什么是比特、符號與碼片?[19] 38
55.什么是比特速率、符號速率、碼片速率和業(yè)務速率? 39
56.什么是C/I、SNR、Eb/No和Ec/Io? 40
57.什么是處理增益和擴頻增益? 41
58.什么是多址接入技術,有哪些種類? 41
59.什么是遠近效應,如何克服? 42
60.3G系統中的功率控制與GSM系統有何不同? 43
61.3G系統各自使用何種雙工方式? 43
62.基本的電磁傳播機制有哪些? 44
63.什么是路徑損耗、衰落、慢衰落和快衰落? 44
64.什么是大尺度衰落、小尺度衰落和陰影衰落?[22] 45
65.什么是多徑效應、頻率選擇性衰落、時延擴展和相干帶寬?[23] 46
66.什么是多普勒效應、多普勒頻移、多普勒擴展、時間選擇性衰落和相干時間? 46
67.什么是分集技術,有哪些種類?[23][24] 47
68.什么是站址選擇分集發(fā)射? 48
69.什么是合并技術? 48
70.什么是Rake接收機技術?[24] 49
71.什么是多用戶檢測技術? 50
72.TD-SCDMA系統中為何采用聯合檢測技術? 50
73.什么是信源編碼,2G和3G系統中各使用了哪些語音編碼技術?[23] 51
74.什么是有噪信道編碼定理? 51
75.3G系統中使用了哪些信道編碼技術?[25] 52
76.什么是地址碼、PN碼、m序列、Gold序列和Walsh碼? 52
77.什么是擴頻碼、擴頻因子、信道化碼、OVSF碼和擾碼?[7] 53
78.TD-SCDMA系統中使用了哪些碼字,各自有何作用? 54
79.WCDMA系統中使用了哪些碼字,各自有何作用?[7] 55
80.cdma2000 1x系統中使用了哪些碼字,各自有何作用? 56
81.什么是無線資源管理,有哪些種類? 57
82.什么是硬切換、軟切換、更軟切換和接力切換?[26] 57
83.按照模式區(qū)分,3G系統的切換可以分成哪些種類? 58
84.什么是有效集、候選集、鄰近集和剩余集?[1][7] 58
85.WCDMA系統中的軟切換流程是怎么樣的?[26][27] 59
86.cdma2000系統中的軟切換流程是怎么樣的?[18][26] 60
87.什么是HSDPA技術?[4] 61
88.HSDPA系統中采用了哪些關鍵技術? 61
89.什么是TD-SCDMA系統中的多載波HSDPA技術?[4] 62
90.WCDMA HSDPA與TD-SCDMA HSDPA在技術特點上有何異同?[28] 62
91.什么是HSUPA技術? 63
92.TD-SCDMA技術的主要創(chuàng)新有哪些?[29] 64
93.TD-SCDMA系統的幀結構有何特色?[5] 64
94.TD-SCDMA系統常見業(yè)務對系統資源的消耗情況如何? 65
95.為何TD-SCDMA系統對功率控制要求較低? 66
96.TD-SCDMA系統中的聯合檢測和WCDMA中的Rake接收有何異同? 66
97.什么是TD-SCDMA系統中的上行同步技術? 66
98.什么是TD-SCDMA系統中的N頻點技術? 67
99.TD-SCDMA系統中的N頻點技術與傳統的多頻點有何區(qū)別?[4] 68
100.什么是TD-SCDMA系統中的UpPCH Shifting技術?[4] 68
101.什么是TD-SCDMA系統中的動態(tài)信道分配?[5] 69
102.什么是TD-SCDMA系統的初始化小區(qū)同步?[5] 69
103.什么是位置區(qū)、路由區(qū)和UTRAN注冊區(qū)域?[7] 70
104.WCDMA系統的幀結構有何特色?[22] 70
105.什么是WCDMA系統中的壓縮模式?[27] 71
106.什么是WCDMA系統中的上行開環(huán)功率控制?[7][30] 72
107.什么是WCDMA系統中的下行開環(huán)功率控制?[7] [30] 73
108.什么是WCDMA系統中的閉環(huán)功率控制、內環(huán)功率控制和外環(huán)功率控制?[7][30] 74
109.什么是WCDMA HSDPA系統中的快速扇區(qū)選擇? 76
110.什么是WCDMA系統的初始化小區(qū)同步?[7] 76
111.1x EV-DO Rev.0有哪些技術特點?[31] 77
112.1x EV-DO Rev.A有哪些技術特點?[31][32][33] 77
113.1x EV-DO Rev.B有哪些技術特點?[32] 78
114.什么是cdma2000系統的初始化小區(qū)同步?[1] 79
115.什么是1x EV-DO系統中的速率控制,采用何種算法?[1] 79
116.1x EV-DO與HSPA在關鍵技術上有何異同?[34] 80
117.WiMAX系統的幀結構有何特色?[35] 81
118.WiMAX系統中的子載波分配方式有哪幾種,什么是PUSC和FUSC? 82
119.WiMAX系統中如何解決峰均比問題? 83
120.WiMAX系統中采用哪些功率控制技術? 83
121.WiMAX系統中采用哪些切換技術? 84
122.移動WiMAX與HSPA、1x EV-DO系統有哪些異同?[36] 84

第4章 終端與芯片 86
123.目前有哪些主要的3G終端芯片供應商? 86
124.目前有哪些主流3G終端供應商? 86
125.移動通信終端有哪些種類? 86
126.什么是多模終端? 87
127.什么是IMSI、TMSI、IMEI、MSISDN、MSRN和HON?[37] 87
128.什么是MDN和TLDN? 89
129.什么是機卡一體和機卡分離? 89
130.什么是USIM和UICC,二者有何關系?[38] 90
131.USIM卡相對SIM卡有何特點? 90
132.不同移動通信系統的終端中各自使用什么卡? 90
133.SIM卡、USIM卡用于2G終端、3G終端時具備怎樣的兼容性? 91
134.什么是RPLMN、EPLMN、HPLMN、EHPLMN、UPLMN和OPLMN,各自優(yōu)先級如何?[37] 91
135.3G終端開機過程的標準PLMN選擇流程? 92
136.什么是SIM卡克隆,3G系統中如何應對? 92
137.3G終端的測試指標有哪些? 93
138.手機終端采用什么樣的電池? 93
139.3G終端的體系結構是怎樣的?[39] 93
140.3G終端有哪些關鍵硬件技術?[39] 94
141.3G終端有哪些關鍵軟件技術? 95
142.3G終端有哪些主流操作系統?[39] 95
143.3G終端有哪些主流應用開發(fā)平臺? 96
144.Java和BREW在安全性上有何區(qū)別? 97
145.3G終端產品上有哪些主流的第三方瀏覽器產品? 98
146.什么是OTA? 98
147.什么是OTA參數預配置? 98
148.當前iPhone手機支持哪些3G制式? 99
149.3G終端和芯片的發(fā)展趨勢如何?[29][41] 99
150.3G時代終端定制的潮流如何?[42] 99

第5章 網絡設備 101
151.與GSM網絡相比,引起UMTS核心網電路域組網發(fā)生改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7] 101
152.什么是移動軟交換機,按應用可分為哪幾種? 101
153.什么是語音編解碼協商功能,有何應用? 101
154.UMTS R4軟交換設備的IP QoS功能如何實現? 101
155.什么是媒體網關,有哪些種類? 101
156.媒體網關主要包括哪些功能? 102
157.媒體網關的語音處理功能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102
158.互通IW-MSC Server和互通IW-MGW有哪些主要功能? 102
159.3G核心網電路域在3G建設初期可以與2G網絡共用哪些網絡設備? 102
160.什么是信令網關,,3G初期需引入哪些信令網關功能? 103
161.什么是HLR、SHLR、HSS和VHLR? 103
162.UMTS系統和GSM系統中對用戶的鑒權有哪些區(qū)別? 104
163.UMTS系統中的GSN是否和2G中的設備相同? 104
164.SGSN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其容量? 104
165.使用SGSN內信息定位時能夠精確到什么級別? 105
166.GGSN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如何衡量其容量? 105
167.什么是骨干GGSN? 105
168.3G分組域中DNS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05
169.根DNS的作用是什么? 105
170.BG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06
171.CG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106
172.什么是GRX? 106
173.什么是透明接入和非透明接入? 106
174.RNC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06
175.RNC有哪些主要衡量指標? 107
176.什么是C-RNC、S-RNC和D-RNC?[7] 107
177.Node B有哪些主要衡量指標? 107
178.什么是系列化基站,如何選用? 107
179.TD-SCDMA系統是否一定要配置GPS? 108
180.什么是飛蜂窩?[43] 109
181.什么是塔放,在3G系統中的應用情況如何? 109
182.TD-SCDMA的塔放為何不能放到塔下? 110
183.什么是射頻拉遠、中頻拉遠和光纖拉遠?[44] 110
184.什么是天線的方向性? 111
185.什么是天線增益? 112
186.什么是水平波束寬度和垂直波束寬度? 112
187.什么是極化方向、單極化天線和雙極化天線?[45] 112
188.什么是機械天線和電調天線? 113
189.智能天線的研發(fā)歷程怎樣,應用情況如何? 114
190.TD-SCDMA系統中智能天線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14
191.智能天線為何率先在TD-SCDMA系統得到規(guī)模應用? 115
192.什么是智能天線的單元波束、廣播波束和業(yè)務波束? 115
193.什么是EBB算法和GOB算法,二者有何區(qū)別?[44] 115
194.什么因素影響智能天線的賦形增益? 116
195.TD-SCDMA系統中智能天線有哪些小型化方案?[46] 117
196.TD-SCDMA系統中的6振元智能天線和8振元智能天線有何區(qū)別?[47] 117
197.不同場景下如何選擇智能天線?[48] 118
198.TD-SCDMA直放站與基站間的同步方式有哪幾種? 119
199.同是TDD制式,PHS直放站和TD-SCDMA直放站有什么不同? 119
200.什么是AGC、ALC和ASLC? 120
201.智能天線是否可用于直放站? 120
202.CDMA網絡中直放站的引入可能帶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 120
203.3G直放站收發(fā)天線隔離度怎樣計算? 121
204.什么是BFN、RFN、CFN和SFN? 122
205.PDSN設備主要有哪些衡量指標?[12] 122

第6章 測試技術 123
206.3G對信令測試技術提出哪些挑戰(zhàn)?[49][50] 123
207.什么是TSM?[4] 124
208.什么是MTNet? 124
209.網絡性能測試的流程是什么樣的?[52] 124
210.常見的語音質量評估方法有哪些? 125
211.什么是DT和CQT,各自有何要求? 127
212.什么是自動路測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127
213.什么是空載測試、加載測試、模擬加載和OCNS?[53] 128
214.如何實施3G核心網電路域設備性能測試?[54] 128
215.什么是待機時長和通話時長?[55] 129
216.如何測試終端的耗電性能?[55] 129
217.終端耗電性能的測試環(huán)境有哪些?[55] 130
218.終端耗電性能受何影響?[55] 130
219.不同移動通信系統中終端的功率使用情況如何? 131
220.什么是基本限值、導出限值和SAR值? 131
221.如何測試SAR值?[56] 133
222.3G終端測試包括哪些內容?[57] 133
223.什么叫終端的一致性測試?[50][57] 134
224.智能天線的室內測試有哪些指標,與其他3G天線有何異同?[58] 135
225.如何測試智能天線的增益?[59] 136
226.如何測試WiMAX的射頻指標?[60][61] 136
227.WiMAX認證測試的流程是怎樣的?[60][61] 137
228.主流測試儀表廠家都有哪些3G測試解決方案?[62] 138

第7章 無線網規(guī)劃 139
229.3G無線網絡規(guī)劃有哪些流程? 139
230.不同3G系統的無線網絡規(guī)劃方法有何異同? 139
231.什么是無線可通率、通信概率和覆蓋率?[63] 140
232.什么是邊緣覆蓋概率和面積覆蓋概率,二者有何關系?[64][65] 141
233.什么是硬阻塞、軟阻塞、硬容量和軟容量?[71] 142
234.什么是鏈路預算,有何注意事項?[66][67] 143
235.3G系統中每個小區(qū)能覆蓋多遠距離? 145
236.工程用傳播模型有哪些種類,如何選用?[68][69] 145
237.WiMAX無線網絡規(guī)劃時采用何種傳播模型?[70] 146
238.什么是CW測試、傳播模型校正、本征長度和李氏定理?[71] 147
239.規(guī)劃3G網絡時為何要進行傳播模型校正,有何流程和注意事項? 148
240.3G網絡規(guī)劃軟件中有哪些宏蜂窩傳播模型?[72] 150
241.不同規(guī)劃軟件中的宏蜂窩傳播模型如何轉換?[72] 152
242.什么是容量估算,3G與2G有何不同? 153
243.什么是話務量和忙時話務量? 153
244.什么是愛爾蘭B公式? 154
245.什么是等效愛爾蘭法? 154
246.什么是后愛爾蘭方法? 154
247.什么是坎貝爾方法? 155
248.什么是隨機背包方法? 156
249.如何評價常用3G容量估算方法?[65] 157
250.如何選擇3G系統的站址? 158
251.什么是仿真、系統級仿真和鏈路級仿真? 159
252.什么是靜態(tài)仿真和動態(tài)仿真?[12] 159
253.為什么需要網絡規(guī)劃工具? 159
254.網絡規(guī)劃工具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目前有哪些常用網絡規(guī)劃工具? 160
255.如何提高規(guī)劃仿真預測結果的準確性? 161
256.如何估算UMTS網絡Iub接口所需的傳輸帶寬? 162
257.如何估算UMTS網絡Iu-CS、Iu-PS和Iur接口所需的傳輸帶寬? 164
258.如何規(guī)劃位置區(qū)? 166
259.如何計算天線之間的隔離度? 167
260.安裝GPS天線時有何注意事項? 167
261.相對于2G,3G室內分布系統的規(guī)劃有何特點?[73] 168
262.3G室內覆蓋有哪些關鍵設計指標?[73][74][75] 169
263.3G室內分布系統中天線的覆蓋距離一般有多大?[75] 170
264.什么是MCL,對室內分布系統的設計有何影響?[73] 172
265.PHS室內分布系統改建1x EV-DO室內分布系統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76] 172
266.如何選擇3G室內分布系統的信號源? 173
267.如何規(guī)劃大型場館?[77] 173
268.如何規(guī)劃地鐵類特殊場景?[78] 175
269.如何規(guī)劃3G系統的海面覆蓋?[79] 176
270.如何規(guī)劃TD-SCDMA系統的擾碼?[80] 176
271.如何規(guī)劃WCDMA系統的擾碼?[81] 177
272.什么是STSR和OTSR? 178
273.1x EV-DO與cdma2000 1x的規(guī)劃有何異同?[82] 179
274.1x EV-DO能否與cdma2000 1x共用站址和天饋資源?[83] 180
275.如何進行1x EV-DO與cdma2000 1x的聯合頻點規(guī)劃? 181
276.如何實施1x EV-DO與cdma2000 1x的混合組網?[76] 181
277.如何規(guī)劃cdma2000系統的PN碼?[12] 182
278.如何解決1x EV-DO與cdma2000 1x雙網的互操作?[84] 183
279.影響WiMAX系統覆蓋的因素有哪些?[85] 185

第8章 核心網規(guī)劃 186
280.如何選擇3G核心網的技術路線?[86][87] 186
281.3G核心網規(guī)劃有哪些重要步驟?[11][88] 186
282.什么是端局、關口局和匯接局? 187
283.3GPP核心網R99、R4、R5、R6、R7、R8版本有何不同?[89] 188
284.3GPP2核心網的不同階段有何差異?[90][91] 188
285.3GPP2與3GPP的核心網有何差異?[90] 190
286.什么是TFO、TrFO和RTO? 190
287.如何選擇3GPP核心網PS域的承載方式?[92] 191
288.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MSC Server?[93][94] 191
289.3G網絡通常采用哪些類型的傳輸接口? 192
290.什么是IMA,有何作用? 192
291.3G系統基站間有哪些邏輯拓撲結構? 192
292.軟交換機要求的物理接口有哪幾種類型? 192
293.軟交換機所要求的號碼接收存儲能力至少為多少? 193
294.什么是傳輸閃斷功能,對軟交換機的傳輸閃斷功能要求如何? 193
295.軟交換機過負荷保護功能有哪些主要內容? 193
296.軟交換機、互通軟交換機應具備何種功能以支持智能網業(yè)務? 193
297.端局移動軟交換機作為信令點,使用哪些接口和協議? 193
298.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MGW?[93][94] 194
299.R4 MGW之間支持哪幾種承載方式? 195
300.R4 MGW應至少提供哪幾種物理接口? 195
301.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的關口局? 195
302.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HLR? 196
303.什么是虛擬HLR和智能HLR? 197
304.GSM系統向3G升級引入HLR/AuC時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197
305.3GPP R4網絡如何和PSTN網絡互通? 198
306.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SGSN?[93] 198
307.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GGSN?[93] 198
308.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DNS?[93] 199
309.如何設置3GPP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BG?[93] 199
310.設置CG時需要考慮哪些問題?[93] 200
311.如何測算重要的核心網接口(Nc、Mc、Nb)帶寬?[88] 200
312.如何建設cdma2000 1x EV-DO的核心網CS域? 201
313.如何設置3GPP2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MSCe?[95] 202
314.如何設置3GPP2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MGW?[95] 202
315.如何設置3GPP2核心網CS域的重要網元:HLRe?[95] 203
316.如何建設cdma2000 1x EV-DO的核心網PS域? 203
317.如何設置3GPP2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PDSN?[95] 203
318.如何設置3GPP2核心網PS域的重要網元:AAA?[95] 203
319.什么是軟交換,其網絡體系結構是什么樣的?[96] 204
320.什么是IMS?[96] 204
321.IMS的標準化進展如何?[98] 205
322.IMS在3GPP和3GPP2中有何不同?[97][98] 206
323.IMS域有哪些重要網元? 207
324.IMS的產業(yè)化進展如何?[98] 207
325.如何規(guī)劃3GPP話路網的組網方案?[92] 208
326.如何規(guī)劃3GPP2話路網的組網方案?[90] 209
327.3G網絡路由按照什么樣的總體原則規(guī)劃? 210
328.如何規(guī)劃3GPP信令網的承載方式?[92] 210
329.移動網絡中信令尋址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 211
330.什么是CMN? 211
331.CMN與MSC Server有何區(qū)別? 211
332.如何規(guī)劃CMN網元?[99][100] 212
333.3G網絡建設初期時3G電路域網絡與7號信令網絡是怎樣的關系? 213
334.全IP承載信令網的目標網將是何種結構?[101] 213
335.如何在已有7號信令網的基礎上為3G引入IP信令網?[101] 213
336.SG的設置模式有幾種?[86][102] 214
337.什么是雙歸屬備份、1+1互助備份、1+1主備和N+1主備?[103][104] 214
338.什么是Iu-Flex技術?[105] 215
339.如何規(guī)劃3GPP R4和R5核心網重要網元的容災方案?[104][106][107] 216

第9章 多系統共存規(guī)劃 218
340.我國移動通信頻譜資源劃分情況如何?[109] 218
341.什么是雜散干擾、發(fā)射機的雜散特性和ACLR? 219
342.什么是阻塞干擾、接收機的阻塞特性和ACS? 220
343.什么是互調干擾? 220
344.如何分析系統間干擾? 221
345.仿真中為什么要用ACIR作為衡量標準? 222
346.系統間干擾仿真為什么使用靜態(tài)仿真方法? 222
347.如何確定系統間隔離度? 223
348.3G系統與2G系統在互操作規(guī)劃上有何特殊考慮?[110] 223
349.2G系統與3G系統能否共用室內分布系統,干擾情況如何?[111] 224
350.WCDMA和TD-SCDMA系統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113] 224
351.cdma2000和TD-SCDMA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25
352.WCDMA和cdma2000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26
353.WCDMA和WCDMA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114] 227
354.cdma2000和cdma2000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27
355.TD-SCDMA和TD-SCDMA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116] 227
356.WCDMA和PHS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117] 228
357.cdma2000和PHS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28
358.TD-SCDMA和PHS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29
359.WCDMA和GSM1800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30
360.cdma2000和GSM1800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 231
361.TD-SCDMA和GSM1800間的干擾情況如何,能否共站?[116] 231
362.2.6GHz頻段802.16e與WCDMA系統間的干擾情況如何?[118][119][120] 232
363.系統間干擾的規(guī)避措施有哪些?[121] 233

第10章 無線網絡優(yōu)化 234
364.3G網絡優(yōu)化與2G網絡優(yōu)化有何不同?[122] 234
365.無線網絡優(yōu)化流程是什么樣的?[123] 234
366.3G網絡為何需要簇優(yōu)化? 235
367.3G網絡中如何劃分簇? 235
368.什么是QoE、QoS和CEM? 236
369.什么是3G網絡的KPI體系?[124] 237
370.什么是誤比特率、誤碼率、中斷概率、誤塊率和誤幀率? 237
371.什么是孤島效應、波導效應和乒乓效應? 238
372.什么是拐角效應,如何解決? 239
373.什么是塔下黑、零點填充和上旁瓣抑制? 239
374.什么是呼吸效應,TD-SCDMA和WCDMA系統有何不同? 240
375.如何優(yōu)化TD-SCDMA系統中的功率配置類參數?[44] 240
376.如何優(yōu)化WCDMA系統中的功率控制參數?[125] 241
377.3G系統中會遇到哪些常見覆蓋問題?[126] 242
378.什么是覆蓋空洞,如何解決覆蓋空洞類問題? 243
379.如何解決越區(qū)覆蓋問題? 243
380.怎樣判斷導頻污染現象,如何解決導頻污染問題? 244
381.3GPP網絡的小區(qū)選擇過程是什么樣的,什么是S準則?[125] 245
382.3GPP網絡的小區(qū)重選過程是什么樣的,什么是R準則?[125] 246
383.如何提高3G系統的接通率? 247
384.如何優(yōu)化UMTS網絡的接入性能?[127] 247
385.鄰區(qū)列表長度對WCDMA系統的小區(qū)識別時間有何影響? 248
386.如何優(yōu)化3G系統內的鄰區(qū)關系? 248
387.如何優(yōu)化3G的異系統鄰區(qū)列表和切換區(qū)?[128] 249
388.如何定位3G系統的鄰區(qū)漏配問題? 249
389.3G系統內切換失敗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如何解決? 250
390.3G系統中何時會用到硬切換?[125] 251
391.如何優(yōu)化3G與2G的系統間切換?[128][129] 251
392.3GPP系統中與切換相關的事件有哪些?[130] 252
393.TD-SCDMA系統的切換過程具體涉及哪些事件?[131] 253
394.TD-SCDMA系統的切換優(yōu)化有何特殊問題? 255
395.如何優(yōu)化WCDMA系統中的軟切換性能?[27] 255
396.如何優(yōu)化cdma2000系統中的軟切換性能?[132] 256
397.如何優(yōu)化1x EV-DO系統的切換? 257
398.3G系統中主要會遇到哪些外部干擾? 257
399.常用的干擾定位方法有哪些,如何處理和排除干擾? 258
400.如何排查TD-SCDMA系統中的外部干擾和內部干擾? 259
401.掉話問題的產生原因有哪些,如何解決? 259
402.如何優(yōu)化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特殊場景? 261
403.TD-HSDPA數據速率偏低的原因有哪些? 261
404.如何解決PS業(yè)務數據速率低的問題? 262

第11章 網絡管理 263
405.什么是網絡管理?[133] 263
406.網絡管理有哪幾個發(fā)展階段? 263
407.移動網管與固定網管有哪些差異? 264
408.相對于2G系統,3G系統的網絡管理有哪些特點?[134] 264
409.3G網絡管理的標準化現狀如何?[134][135] 265
410.IEEE中對WiMAX網絡管理的標準化現狀如何?[137] 265
411.WiMAX論壇中對網絡管理的標準化現狀如何?[137] 266
412.什么是TMN? 267
413.什么是TMN的五大功能? 268
414.什么是TMN的5個管理層次?[138] 268
415.什么是TOM模型?[139] 269
416.什么是eTOM模型?[139] 269
417.TOM和eTOM模型與傳統的網管模型有何區(qū)別?[140] 270
418.什么是管理者和代理者? 271
419.網絡管理接口有幾層含義,各指什么? 271
420.什么是SNMP?[141] 272
421.什么是MIB和SMI?[142] 272
422.什么是Syslog協議?[143] 272
423.什么是NetFlow協議?[144] 273
424.什么是CMIP?[141] 273
425.CMIP和SNMP有何區(qū)別?[146] 274
426.什么是CORBA和OMG? 275
427.CORBA技術有何特點? 275
428.CORBA體系包括哪些部分? 275
429.什么是3G OMC北向接口和南向接口?[151] 276
430.什么是3G網管系統中的核心數據庫接口? 276
431.什么是3G網管中的IRP? [136][151] 276
432.3G網管中的IRP主要有哪些類型?[136] 277
433.3G OMC北向接口具體有哪些功能需求? 277
434.3G OMC北向接口的同步告警信息在哪兩種情況下會發(fā)生? 278
435.3G OMC北向接口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可能存在哪些風險? 278
436.什么是OMC北向接口的性能門限管理,包括什么操作? 278
437.什么是流量指標,有何統計意義? 279
438.什么是3G網管系統中的資源數據同步功能? 279
439.什么是性能測量和性能測量參數? 279
440.什么是網絡資源管理? 279
441.什么是網絡資源模型? 280
442.什么是綜合網絡管理系統?[148] 280

第12章 業(yè)務與業(yè)務網 282
443.什么是3G業(yè)務網絡,它主要包含哪些網元? 282
444.什么是基礎電信業(yè)務和增值電信業(yè)務? 282
445.什么是數據業(yè)務管理平臺? 283
446.什么是DSMP和MISC,二者是什么關系? 283
447.什么是工作流機制,工作流機制在業(yè)務管理中如何應用? 283
448.業(yè)務管理平臺對用戶門戶有哪些功能要求? 284
449.3G業(yè)務如何分類? 284
450.綜合預付費業(yè)務有哪些主要功能和實現方式? 285
451.預付費漫游是怎樣實現的? 285
452.什么是移動可視電話? 286
453.常見的移動定位技術有哪些,3種主流技術優(yōu)劣勢為何? 286
454.什么是流媒體? 287
455.移動流媒體業(yè)務有哪些類型的應用? 288
456.影響移動流媒體應用的因素有哪些? 288
457.移動流媒體業(yè)務有哪幾種傳輸方式? 288
458.移動流媒體業(yè)務使用哪些特有的應用和控制協議? 289
459.WAP業(yè)務有哪些類型? 290
460.什么是交互式短信業(yè)務? 290
461.什么是即時通信業(yè)務? 290
462.什么是綜合VPN業(yè)務? 291
463.什么是業(yè)務組合、業(yè)務捆綁和業(yè)務融合? 291
464.什么是SMS、MMS和EMS業(yè)務? 291
465.彩信網絡涉及哪些基本網元? 292
466.MMS業(yè)務的標準進展和開展現狀如何? 293
467.什么是MediaFLO技術? 293
468.什么是i-Mode? 294
469.什么是BREW? 294
470.國外運營商在推廣3G業(yè)務時有何成功經驗? 295
471.什么是山寨機? 295
472.什么是POP3、SMTP和IMAP4? 296
473.什么是SSL? 296
474.為什么要實施用戶分類服務? 297
475.3G終端的流媒體業(yè)務有哪幾種主要發(fā)起方式? 298
476.手機電視的承載技術有哪些種類? 298
477.WiMAX系統的5類業(yè)務各自采用什么調度流程? 298
478.什么是WiiSE,有何特點? 299

第13章 計費與支撐網 300
479.移動通信的計費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300
480.計費系統的采集點一般有哪些? 300
481.計費信息包括哪些內容? 300
482.3G計費與2G計費有哪些差異? 300
483.3G條件下,計費信息在安全性上有些什么要求? 301
484.什么是內容計費,有哪些模式? 301
485.實現"基于內容的流量計費"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01
486.內容計費對計費點能力要求有哪些? 301
487.3GPP內容計費相關功能實體有哪些? 302
488.什么是OSS和BSS? 302
489.什么是BOSS?[152] 302
490.什么是BOSS1.0和BOSS2.0?[153] 302
491.什么是NGBOSS? 303
492.內容計費對BOSS哪些模塊有哪些影響? 303
493.什么是熱計費? 304
494.什么是服務水平協議? 304
495.CG在進行SCDR話單合并時,合并的依據是什么? 304
496.CG與GSN之間的通信采用什么協議? 304
497.3G業(yè)務用戶使用記錄的采集分哪兩種方式? 304
498.GSN產生部分話單的觸發(fā)條件有哪些? 304
499.流媒體業(yè)務計費點和結算點是什么? 304
500.可視電話業(yè)務計費點是什么? 305
501.3G業(yè)務支撐系統有何基本要求? 305
502.什么是經營分析系統? 305
503.經營分析系統有哪些關鍵應用? 305
504.經營分析系統中的數據倉庫具有哪些特點? 305
505.什么是AAA? 306
506.什么是RADIUS協議?[154] 306
507.什么是Diameter協議?[154] 306
508.什么是MIS? 307
509.什么是ERP? 307
510.什么是CRM? 308
511.什么是PRM? 308

第14章 未來演進 309
512.TD-SCDMA未來將如何演進?[155] 309
513.WCDMA未來將如何演進?[156] 309
514.cdma2000未來將如何演進? 310
515.WiMAX未來將如何演進? 310
516.什么是IMT-Advanced,進展如何?[157] 311
517.什么是LTE,有哪些主要技術特征? 312
518.LTE的網絡架構是什么樣的,與UMTS有何不同?[159] 312
519.LTE系統中采用了哪些關鍵技術?[160][161] 313
520.什么是OFDM技術?[162][163] 315
521.LTE中的多天線技術有哪些種類? 315
522.什么是中繼技術? 316
523.什么是MIMO技術? 317
524.智能天線和MIMO天線有什么區(qū)別? 317
525.什么是小區(qū)間干擾協調、部分頻率復用和軟頻率復用?[164][165] 318
526.LTE FDD和LTE TDD有什么異同?[166][167] 318
527.什么是LTE系統中的RE、PRB、REG、CCE和RBG?[166] 320
528.什么是LTE系統中的VRB、集中式VRB和分布式VRB?[166] 321
529.什么是LSTI? 322
530.什么是SAE?[168] 322
531.SAE的網絡架構是什么樣的,有哪些關鍵的實體和接口?[169] 323
532.什么是AIE、UMB和ATE,三者有何關系?[170] 324
533.UMB系統有何技術特征?[171] 325
534.什么是SON? 326
535.什么是軟件無線電和認知無線電?[174] 327
536.什么是NGN,其網絡特點是什么? 327
參考文獻 329
……
序言 本書是一本面向移動通信工程領域的知識問答。開卷之際,希望借此機會談一談對“移動通信工程”的一些理解。
首先來看“工程”,工程是指把任何人工制品的設計、建造以及運轉組織起來的實踐活動,這種人工制品對物理的、社會的世界進行轉換以適合于公認的需要。換言之,工程可以定義為組織設計、生產和操作一種人工事物或人工過程的實踐,它將物理世界轉變?yōu)槟撤N能達到人們預定目的的東西。
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之間,人們往往會將“工程”與“科學”或“技術”混為一談。實際上,這三者恰如勾、股、弦,在相互區(qū)別的同時又相互支撐:科學是以“發(fā)現”為核心的人類活動,科學旨在發(fā)現自然規(guī)律,注重真善美,追求真理的唯一性;技術是以“發(fā)明”為核心的人類活動,技術旨在發(fā)明方法,注重巧,追求訣竅;工程則是以“構造”為核心的人類活動,工程是按照社會需要設計造物,構筑與協調運行,注重價值,追求在一定約束條件下的效益最大化。“移動通信工程”則主要探討移動通信設備在無線環(huán)境中的系統組織和應用,其著眼點在于:根據已有設備,研究并實踐如何利用、限制及控制無線電信號以達到信息傳輸的目的。移動通信工程的學科基礎是移動通信技術、系統科學與系統工程。
在移動通信工程的實踐中,需要樹立兩個觀點:一是沒有“無技術”的工程,二是沒有“純技術”的工程。只要把握這兩個原則,就有助于我們在工程實踐中規(guī)避“庸俗化”和“神秘化”兩個極端,做到事半功倍。
文摘 插圖:

電氣技術問答_風電場技術問答標準_3G技術問答


壓縮模式,又稱為時隙化模式,是用于當WCDNL~終端與異頻或者異系統之間進行切換時,終端對目標小區(qū)進行測量和同步的一種解決方法。由于一般的終端只有一個射頻接收機,也就是同時只能接收一個載頻,而在進行頻間切換和異系統間切換時,如果需要對目標載頻或者目標異系統基站(如GSM)進行測量時,以CDMA技術為基礎的系統所采用的碼分多址技術決定了終端沒有對目標小區(qū)進行實時測量的時間,而壓縮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
壓縮模式是指在終端發(fā)射和接收的過程中,會有短暫的幾毫秒間斷,用來完成對其他頻率的測量,這并不是簡單的丟失部分數據,而是將數據在時域上進行壓縮。這種測量方式是以降低鏈路性能為代價的,同時在壓縮模式下,較為復雜的測量過程也增大了切換的時延,在終端進行異頻或異系統測量的過程中,有可能增大在單一業(yè)務上的功率消耗,從而影響系統的容量和覆蓋。壓縮模式如圖3-20所示。
實際上,壓縮模式的概念早在1997年Is-95B規(guī)范制定時就已經被提了出來,但在之后的時間里,沒有任何一個Is.95和cdma20001x的商用網絡采用過壓縮模式的方法進行cDMA載頻間的硬切換,其根本原因就是如果在CDMA全網范圍內啟動壓縮模式會對CDMA網絡容量和業(yè)務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使CDMA網絡本身的優(yōu)勢(如容量大、抗干擾性強等)不復存在。
(作者:bkbk951908 編輯:kind887)


  本文關鍵詞:3G技術問答,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7943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7943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86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