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明艷)【圖片 簡介 評論 價格 目錄】
本文關鍵詞: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 特色及評論
1、教材融合了中興、華為光傳輸?shù)闹髁鳟a品與技術,由于與企業(yè)互動緊密,教學資源來自企業(yè)第一線,并將光傳輸主流技術并融入到教材中,內容新;
2、編寫教材的主要老師開展華為和中興sdh設備綜合實訓的本科教學已有多年的歷史,同時又均為中興通訊學院的光傳輸產品的外培教師(講授的光傳輸產品均為企業(yè)的*新技術),也長期與華為合作開展光傳輸類綜合實訓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3、市場上光傳輸類的實訓教材缺乏,,化工社的《光傳輸技術實訓》,只介紹了華為一款設備,且管理軟件版本落后(6年以前的,已淘汰),是基于命令行形式的,非常不利于方便操作,與目前電信級綜合網管相差甚遠,而且,實訓內容不夠豐富,與運營商對傳輸技術人員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結合卓越工程師計劃而編寫的光傳輸技術實訓教材。全書共3部分14章,主要包括光纖通信測量、華為sdh實訓、中興sdh實訓,每章都配有實訓的總結與思考。本書以知名企業(yè)華為、中興的optix 155/622 h(metro 1000)、zxmp s320傳輸設備為平臺,以典型網絡為工程實例,詳細地介紹了設備硬件、網管軟件、pdh/sdh業(yè)務、網絡保護、以太網業(yè)務的配置方法,概念闡述清楚,實訓內容循序漸進。 本書可作為通信與信息專業(yè)本科、?圃盒嵱柦滩模部晒┫嚓P科研、教學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 本書目錄
目 錄
第1部分 光纖通信測量
第1章 光纖通信技術概述 3
1.1 光纖通信發(fā)展狀況 3
1.1.1 光纖通信發(fā)展簡史 3
1.1.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發(fā)展的3個階段 4
1.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 6
1.2.1 光纖通信的概念 6
1.2.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所涉及的光纜和器件 7
1.2.3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類型 7
1.2.4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特點 8
1.3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 9
總結與思考 10
目 錄
第1部分 光纖通信測量
第1章 光纖通信技術概述 3
1.1 光纖通信發(fā)展狀況 3
1.1.1 光纖通信發(fā)展簡史 3
1.1.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發(fā)展的3個階段 4
1.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組成 6
1.2.1 光纖通信的概念 6
1.2.2 光纖通信系統(tǒng)所涉及的光纜和器件 7
1.2.3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類型 7
1.2.4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特點 8
1.3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 9
總結與思考 10
第2章 光纖特性測量 11
2.1 基本概念 11
2.1.1 光纖的結構與分類 11
2.1.2 通信光纖的主要參數(shù) 12
2.1.3 光纖的主要特性 13
2.1.4 光纜的基本結構 15
2.2 光纖測量概述 16
2.2.1 光纖的測量標準和測量方法 16
2.2.2 常用測量儀表 16
2.3 光纖幾何特性測量 21
2.3.1 實訓要求 21
2.3.2 實訓內容 22
2.4 光纖損耗測量 24
2.4.1 實訓要求 24
2.4.2 損耗測量的注入條件 24
2.4.3 剪斷法 25
2.4.4 插入損耗法 27
2.4.5 背向散射法 27
2.4.6 單模光纖的彎曲損耗測量 29
2.5 單模光纖色散測量 30
2.5.1 實訓要求 30
2.5.2 實訓內容 31
總結與思考 34
第3章 光器件測試 35
3.1 基本概念 35
3.2 實訓要求 35
3.3 有源器件測試 36
3.3.1 半導體光源的測量 36
3.3.2 半導體光檢測器測試 38
3.4 光無源器件測試 41
3.4.1 光波分復用器測試 41
3.4.2 光分路耦合器指標測試 43
3.4.3 光衰減器測試 46
3.4.4 光隔離器測試 48
3.4.5 光開關測試 49
3.4.6 光環(huán)行器測試 50
3.4.7 光纖連接器(fc/pc型、sc/pc型)指標測試 51
總結與思考 52
第4章 光纖通信系統(tǒng)測量 53
4.1 基本概念 53
4.2 實訓要求 53
4.3 sdh設備光接口性能的測量 54
4.3.1 平均發(fā)送光功率和消光比測試 54
4.3.2 光接收機指標測試和系統(tǒng)富余度測試 55
4.3.3 誤碼性能測量 58
總結與思考 59
第2部分 華為sdh實訓
第5章 認知optix 155/622 h(metro 1000)設備硬件結構 63
5.1 optix 155/622h性能特點介紹 64
5.2 設備結構介紹 67
5.2.1 硬件結構 67
5.2.2 系統(tǒng)結構 68
5.2.3 單板介紹 69
總結與思考 77
第6章 認知t2000管理軟件 78
6.1 optix imanager t2000管理軟件 78
6.1.1 t2000的功能特性 78
6.1.2 t2000體系結構及特點 79
6.1.3 t2000接口使用說明 82
6.2 imanager t2000網管安裝 82
6.2.1 網管需要安裝的軟件 82
6.2.2 安裝流程 83
6.2.3 imanager t2000網管安裝步驟 84
總結與思考 95
第7章 sdh/pdh業(yè)務組網實訓 96
7.1 實訓要求 96
7.2 實習規(guī)劃 96
7.2.1 組網規(guī)劃 96
7.2.2 數(shù)據(jù)規(guī)劃 97
7.3 實習步驟記錄 100
7.3.1 登錄t2000 100
7.3.2 以root網元用戶創(chuàng)建網元 101
7.3.3 創(chuàng)建單板 102
7.3.4 創(chuàng)建纖纜 104
7.3.5 創(chuàng)建拓撲子網 105
7.3.6 創(chuàng)建保護子網 106
7.3.7 配置時鐘 107
7.3.8 配置公務 112
7.3.9 創(chuàng)建sdh/pdh業(yè)務(使用單站功能) 113
7.3.10 備份網元數(shù)據(jù)庫 117
總結與思考 117
第8章 不同保護方式下的業(yè)務配置實訓 118
8.1 實訓要求 118
8.2 實習規(guī)劃 118
8.2.1 組網規(guī)劃 118
8.2.2 數(shù)據(jù)規(guī)劃 119
8.2.3 保護方式 119
8.3 實習步驟記錄 120
8.3.1 msp環(huán)帶無保護鏈配置 120
8.3.2 sncp環(huán)帶線性復用段1+1保護鏈配置 122
8.3.3 sncp環(huán)帶線性復用段1∶1保護鏈配置 124
8.3.4 msp環(huán)帶線性復用段1+1保護鏈配置 126
8.3.5 msp環(huán)帶線性復用段1∶1保護鏈配置 127
總結與思考 128
第9章 以太網業(yè)務組網實訓 129
9.1 實訓要求 129
9.2 基于mstp的以太網原理 129
9.2.1 tag標識 130
9.2.2 mac端口工作模式 130
9.2.3 vlan id 130
9.2.4 vlan優(yōu)先級 131
9.2.5 流控 131
9.2.6 vctrunk 131
9.2.7 vb/lp 131
9.3 以太網業(yè)務介紹 132
9.3.1 epl業(yè)務 132
9.3.2 evpl業(yè)務 133
9.3.3 eplan業(yè)務 133
9.4 獨占vctrunk的epl業(yè)務配置 134
9.4.1 組網規(guī)劃 134
9.4.2 實習步驟記錄 136
9.5 共享vctrunk的epl業(yè)務配置 142
9.5.1 組網規(guī)劃 142
9.5.2 實習步驟記錄 144
9.6 mpls標簽隔離的evpl業(yè)務配置 150
9.6.1 組網規(guī)劃 150
9.6.2 實習步驟記錄 152
9.7 mpls標簽交換的evpl業(yè)務配置 157
9.7.1 組網規(guī)劃 157
9.7.2 實習步驟記錄 160
9.8 eplan業(yè)務實例 165
9.8.1 組網規(guī)劃 165
9.8.2 實習步驟記錄 169
總結與思考 175
第3部分 中興sdh實訓
第10章 認知zxmp s320設備硬件結構 179
10.1 實訓要求 179
10.2 zxmp s320設備 179
10.2.1 性能特點介紹 180
10.2.2 系統(tǒng)總體介紹 181
10.2.3 單板介紹 182
總結與思考 199
第11章 認知zxonm e300管理軟件 200
11.1 實訓要求 200
11.2 zxonm e300管理軟件 200
11.2.1 zxonm e300網管系統(tǒng)結構 200
11.2.2 zxonm e300網管軟件組成 202
11.2.3 zxonm e300網管特點 203
11.3 zxonm e300網管安裝 203
11.3.1 網管需要安裝的軟件 203
11.3.2 安裝流程 204
11.3.3 zxonm e300網管安裝步驟 205
總結與思考 209
第12章 sdh/pdh業(yè)務組網實訓 210
12.1 實訓要求 210
12.2 實習規(guī)劃 210
12.2.1 組網規(guī)劃 211
12.2.2 數(shù)據(jù)規(guī)劃 211
12.3 實習步驟記錄 213
12.3.1 啟動網管 214
12.3.2 創(chuàng)建網元 214
12.3.3 安裝單板 216
12.3.4 建立連接 217
12.3.5 配置時鐘源 218
12.3.6 配置公務 219
12.3.7 配置業(yè)務 221
總結與思考 226
第13章 不同保護方式下業(yè)務配置實訓 228
13.1 實訓要求 228
13.2 實習規(guī)劃 228
13.2.1 組網規(guī)劃 228
13.2.2 數(shù)據(jù)規(guī)劃 229
13.3 實習步驟記錄 229
13.3.1 二纖雙向復用段保護環(huán)配置 229
13.3.2 二纖雙向通道保護環(huán)配置 234
總結與思考 237
第14章 以太網業(yè)務組網實訓 238
14.1 實訓要求 238
14.2 基于mstp的以太網原理 238
14.2.1 l2層交換的基本概念 238
14.2.2 sfe4板運行方式 240
14.2.3 sfe4板l2層交換的尋址模式 241
14.2.4 以太網業(yè)務 242
14.3 透傳以太網業(yè)務配置 243
14.3.1 組網規(guī)劃 243
14.3.2 實習步驟記錄 244
14.4 虛擬局域網業(yè)務配置 250
14.4.1 組網規(guī)劃 250
14.4.2 實習步驟記錄 250
總結與思考 259
參考文獻 260
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 文章節(jié)選
1、教材融合了中興、華為光傳輸?shù)闹髁鳟a品與技術,由于與企業(yè)互動緊密,教學資源來自企業(yè)第一線,并將光傳輸主流技術并融入到教材中,內容新;2、編寫教材的主要老師開展華為和中興SDH設備綜合實訓的本科教學已有多年的歷史,同時又均為中興通訊學院的光傳輸產品的外培教師(講授的光傳輸產品均為企業(yè)的*新技術),也長期與華為合作開展光傳輸類綜合實訓教學,積累了豐富的教學資源。 3、市場上光傳輸類的實訓教材缺乏,化工社的《光傳輸技術實訓》,只介紹了華為一款設備,且管理軟件版本落后(6年以前的,已淘汰),是基于命令行形式的,非常不利于方便操作,與目前電信級綜合網管相差甚遠,而且,實訓內容不夠豐富,與運營商對傳輸技術人員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
本文關鍵詞:光傳輸技術實訓教程,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79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5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