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英文數據庫 >

網絡工程概論重要嗎_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發(fā)布時間:2016-10-29 12:09

  本文關鍵詞:網絡工程概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前言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物。經過半個世紀的發(fā)展,計算機網絡已經滲透到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生產、生活以及科學、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在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和娛樂。目前,計算機網絡已發(fā)展到了其最高形式——互聯(lián)網(網絡的網絡),其應用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但網絡技術仍在日新月異地飛速發(fā)展。因此,在編寫計算機網絡教材時,存在著在講述計算機網絡基本工作原理和經典理論的同時,如何反映網絡技術的最新發(fā)展這樣一對基本矛盾。本教材力圖妥善處理這對基本矛盾。
  本書來源于廣東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廣東工業(yè)大學精品課程“計算機網絡”,它是多年來該校計算機網絡教學實踐經驗的總結,是眾多授課教師的科研成果和教學成果的結晶。針對教學研究型大學計算機網絡和控制、信息、電氣等領域的專業(yè)在課程設置、教學等方面的要求,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體系結構的安排和文字表述,編者進行了精心的研究,力求既適應課程設置、教學方面的要求,又符合教與學的客觀規(guī)律,從而形成了本書的特色,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注重內容的先進性、系統(tǒng)性和實用性。既涵蓋了經典的網絡理論和技術,如網絡通信技術、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技術等,又介紹了網絡技術的最新發(fā)展,如無線網絡與移動網絡技術、網格計算、網絡性能優(yōu)化技術等其他教材甚少涉及的新技術;在注重網絡理論介紹的同時,對與實踐相結合的問題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安排了網絡程序設計和網絡系統(tǒng)集成、規(guī)劃與設計兩章,詳細講解了網絡程序設計和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理論方法和步驟;另外,本書把網絡在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中的應用——工業(yè)控制網絡,也作為一個重點內容進行了介紹,這樣,網絡的概念就涵蓋了信息網絡和控制網絡,深化了學生對網絡概念和應用領域的理解,這是其他教材所少有的;最后,本教材還介紹了網絡信息安全的理論和技術。
2)體系結構新穎,有創(chuàng)意,內容全面、豐富,,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注重反映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技術的最新成就。在介紹OSI參考模型時,突破了一般教材常用的按七層協(xié)議平敘的傳統(tǒng)模式,而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介紹OSI參考模型的七層結構;在介紹經典網絡理論的同時,努力反映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技術方面的最新成果和熱點研究問題,把最新的計算機網絡理論和技術介紹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基礎理論的同時,接觸新的理論和觀點;既注重理論的嚴密性,又注重工程的實用性。
網絡工程概論前言3)貼近教學研究型大學電氣、信息、網絡和控制等領域本科教學的需要,在詳細講授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以大量的篇幅介紹網絡工程方面如網絡程序設計、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的規(guī)劃、設計和實施的知識,使學生既能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概念和理論,也具備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實施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等方面能力。
4)在文字的表述方面,注重文字流暢,講解力求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邏輯性強,概念闡述清晰準確,易于學習和理解,同時配以大量的圖表,以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教材的內容。
  本教材共分12章。第1章對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功能、分類及一些主要的新技術進行了簡要的介紹。第2章介紹網絡通信技術方面的基本概念、多路復用技術、網絡交換技術及差錯控制技術。第3章以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為例,講述了網絡體系結構和網絡協(xié)議的概念,并詳細講述了OSI參考模型各層內容和TCP、IP這兩個重要協(xié)議,最后對OSI、 TCP/IP兩個參考模型進行了比較。第4章對計算機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局域網的各種技術進行介紹,并介紹了局域網的擴展技術。第5章講述網絡互聯(lián)技術,全面介紹了網絡互聯(lián)的層次、各層次互聯(lián)的技術和設備,并介紹了網際互聯(lián)協(xié)議IP和各種路由協(xié)議。第6章是無線和移動網絡技術,主要內容有無線局域網、寬帶無線網、藍牙技術、移動IP和無線傳感器網絡。第7章講述網格基本概念、網格體系結構、Globus項目和網格應用。第8章介紹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和各種信息安全技術:身份認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信息加密和數字簽名技術、防火墻技術、入侵檢測技術等。第9章對網絡性能分析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了敘述。第10章介紹面向協(xié)議和面向應用的網絡程序設計方法。其中對于面向協(xié)議的程序設計,介紹了專門針對網絡通信協(xié)議的編程以及基于Socket的編程;對于面向應用的網絡程序設計,介紹了Web上的網絡編程,以及在分布式環(huán)境下進行網絡應用開發(fā)的核心技術。第11章介紹工業(yè)控制網絡的組成及特點,現(xiàn)場總線和工業(yè)以太網的概念及特征,并介紹了現(xiàn)場總線的國際標準及工業(yè)以太網中的常用協(xié)議。第12章著重介紹網絡系統(tǒng)集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技術,并給出一個企業(yè)信息網的設計實例,最后介紹了工業(yè)企業(yè)網的集成技術。
  本書編寫時,力求做到體系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新穎、實用,敘述方法淺顯易懂、由淺入深。本書適合作為電氣信息類本科“計算機網絡”及“網絡工程”等課程的教材;也可作機電類等相關專業(yè)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根據教學要求的不同,本書設計了三套講授方案:第一套,對于非計算機類電類、非電類本科生主講第1、2、3、4、5、8等章節(jié)作為一般的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計劃學時40~48;第二套,對于計算機類或電氣信息類的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等專業(yè)主講第1、3、4、5、8、10、11、12等章節(jié)作為計算機網絡原理課程,計劃學時48;第三套,對于網絡工程等專業(yè)主講第1、3、4、5、6、7、8、9、10、12等章節(jié)作為計算機網絡原理或網絡工程的課程,計劃學時64。對于網格計算、網絡性能分析、工業(yè)控制網絡、網絡程序設計、信息安全、網絡系統(tǒng)集成等內容,可供較高層次的研究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本科生的自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本書由廣東工業(yè)大學程良倫教授任主編并編寫第9章,鄭日榮、潘運紅任副主編。第1、12章由鄭日榮編寫,第2、11章由潘運紅編寫,第3章由高明琴編寫,第4章由曾啟杰編寫,第5、7章由劉洪濤編寫,第6章由張小波編寫,第8章由張小波、張鋼編寫,第10章由張鋼編寫。全書由程良倫教授負責總策劃與統(tǒng)稿。
本書配有電子課件,歡迎選用本書作教材的老師索取,索取郵箱:EdmondYan@sinacomEdmondYan@hotmailcom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和引用了已有的教材和文獻資料,在此向所有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了廣東工業(yè)大學教務處、自動化學院、網絡工程系等單位,以及章云教授、王欽若教授、鄧則名教授、蔡延光教授、唐平教授、何小敏副教授、王春茹老師等的大力支持,特別是中山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湯庸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羅飛教授對全書進行審閱,并提出寶貴意見。在此,編者對上述單位與個人,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于編者水平所限,錯誤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廣大專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本文關鍵詞:網絡工程概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757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15757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b3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