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礦物學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礦物學特征研究 出處:《巖石礦物學雜志》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利用電子探針、X射線衍射等技術(shù)對云南麻栗坡祖母綠進行了礦物學研究,結(jié)果表明祖母綠含堿金屬和鐵鎂質(zhì)兩組主要微量元素;V2O3含量明顯高于Cr2O3,表明主要是V致色;折射率No=1.584~1.586,Ne=1.576~1.579,相對密度S.G=2.70±0.01;類質(zhì)同像替代以八面體替代為主。麻栗坡祖母綠的礦物學特征可用于作為產(chǎn)地鑒定的依據(jù)。
[Abstract]:The mineralogical study of Maolipo emerald in Yunnan Province wa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electron probe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merald contained two main trace elements, alkali metal and ferromagnesia. The content of V _ 2O _ 3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r _ 2O _ 3, indicating that it is mainly V-colored. The refractive index is 1.584 ~ 1.586N ~ (1.576N), and the relative density is 2.70 鹵0.01. Octahedron is the main substitute for metamorphism, and the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tripo emerald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origin.
【作者單位】: 國家金銀制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南京);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zhì)礦產(chǎn)研究所;
【分類號】:P619.281
【正文快照】: 綠柱石是一種鈹鋁硅酸鹽礦物,化學式為Be3Al2[Si6O18],屬于六方晶系,空間群為P6/mcc,其晶體結(jié)構(gòu)為由[Si O4]四面體組成的六元環(huán)垂直c軸排列,相鄰的上下兩個六元環(huán)錯動25°,并由Be2+和Al3+連接。Be、Al配位數(shù)分別為4和6,分布在六元環(huán)外側(cè),導致環(huán)中心平行c軸位置有空闊通道。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李強;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寶石學特征[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1年02期
2 張世濤,馮明剛,王厚強,呂偉,楊明;云南省麻栗坡縣祖母綠礦區(qū)的地質(zhì)特征及成因初探[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99年01期
3 王義昭,王厚強;滇南祖母綠礦床地質(zhì)特征[J];礦床地質(zhì);1996年S2期
4 張良鉅,蘭延;云南祖母綠的礦床地質(zhì)及寶石學特征[J];礦物學報;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亓利劍,裴景成;中國寶石和寶石學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1999年01期
2 申柯婭;中國珠寶首飾業(yè)10年發(fā)展評述[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0年02期
3 李強;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寶石學特征[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1年02期
4 李強,朱選民;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可見、紅外吸收光譜特征及呈色機理[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2年01期
5 Franco PIRAJNO;Geology and D-O-C Isotope Systematics of the Tieluping Silver Deposit,Hen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Ore Genesis[J];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2005年01期
6 祖恩東,,張鵬翔,張燕;云南祖母綠中包裹體的拉曼測量[J];光散射學報;1999年03期
7 李建康;王登紅;李華芹;陳鄭輝;梅玉萍;;云南老君山礦集區(qū)的晚侏羅世—早白堊世成礦事件[J];地球科學(中國地質(zhì)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8 鄭大中,鄭若鋒;鈦遷移成礦地球化學模式新探索[J];化工礦產(chǎn)地質(zhì);2003年01期
9 胡榮榮;張世濤;;祖母綠礦床研究現(xiàn)狀[J];化工礦產(chǎn)地質(zhì);2006年04期
10 胡榮榮;張世濤;;世界祖母綠礦床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礦產(chǎn)與地質(zhì);2007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雄軍;云南老君山礦集區(qū)多因復成成礦模式及空間信息成礦預測模型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姬琦;元謀地區(qū)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與成礦作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郭利果;滇東南老君山變質(zhì)核雜巖地球化學和年代學初步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球化學研究所);2006年
3 曲剛;云南祖母綠的礦物學及改善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7年
4 胡榮榮;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礦床成礦地質(zhì)背景及成礦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劉書生;云南麻栗坡南溫河地區(qū)鎢錫多金屬礦產(chǎn)綜合信息成礦預測[D];中國地質(zhì)科學院;2009年
6 葉琳;新疆、內(nèi)蒙兩地偉晶巖中綠柱石流體包裹體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0年
7 李志強;滇東南文山紅石巖鉛鋅銅多金屬礦床地質(zhì)地球化學特征與成因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8 黃文清;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礦床的礦物學與流體包裹體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袁心強;巴西典型祖母綠礦床介紹[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94年02期
2 劉鳳山,石準立;國外巖漿熱液成礦理論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94年02期
3 王義昭,王厚強;滇南祖母綠礦床地質(zhì)特征[J];礦床地質(zhì);1996年S2期
4 張良鉅,蘭延;云南祖母綠的礦床地質(zhì)及寶石學特征[J];礦物學報;1999年02期
5 孫克祥;;賦存于云南前寒武系中的寶石偉晶巖[J];云南地質(zhì);199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仲健,陳心啟,張建勇 ,雷嗣鵬;麻栗坡兜蘭及其近緣植物的分類研究[J];云南植物研究;2002年02期
2 李強,朱選民;云南麻栗坡祖母綠的可見、紅外吸收光譜特征及呈色機理[J];寶石和寶石學雜志;2002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記者 張登海;麻栗坡:擴大邊貿(mào)促發(fā)展[N];云南日報;2007年
2 記者 黃鵬;中越(麻栗坡)國際商旅交易會簽約金達46.948億元[N];云南日報;2012年
3 李啟昌 吳曉燕 楊昕雨;麻栗坡旅游打出三大品牌[N];云南日報;2006年
4 中共云南省麻栗坡縣委書記 彭輝;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推動經(jīng)濟社會大發(fā)展[N];中國信息報;2011年
5 ;麻栗坡出謀劃策切實破解企業(yè)融資“瓶頸”[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9年
6 李小燕;中越商旅交易會引資8.6億元[N];中國企業(yè)報;2008年
7 瞿艷;開放大潮涌七鄉(xiāng)[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8年
8 劉國祥;麻栗坡個協(xié)開展“三自”教育[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9 傅崇新;11家單位加盟8000戶群眾受益[N];邊防警察報;2009年
本文編號:13801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ishujinen/1380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