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森林論文 >

5種黃檀屬植物揮發(fā)物成分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16:31
  探究5種黃檀屬(Dalbergia Linn. f.)植物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成分組成,以期為研究植物揮發(fā)物與昆蟲的關系提供理論基礎。采用動態(tài)頂空循環(huán)吸附采集法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對黑黃檀(Dalbergia fusca Pierre)、降香黃檀(D.odorifera T. Chen)、交趾黃檀(D.cochinchinensis Pierre)、南嶺黃檀(D.balansae Prain)、印度黃檀(D.sissoo DC.)的揮發(fā)物進行采集和分析,并結合峰面積歸一法計算不同樹種各化合物的相對含量。結果表明,黑黃檀、降香黃檀、交趾黃檀、南嶺黃檀、印度黃檀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分別有9類57種、8類60種、 8類61種、8類58種和8類55種;5種黃檀屬植物均含有烷烴類、芳烴類、醇類、酚類、酯類、醛類、酮類和萜烯類等8類化合物,其中萜烯類化合物的相對含量最高,均達到40%以上;5種樹揮發(fā)性化合物中有蒎烯、羅勒烯、3-蒈烯等33種共有成分。結果表明,5種樹木有機揮發(fā)物成分的種類及相對含量存在一定差異,但主要成分皆為萜烯類化合物。 

【文章來源】:江蘇農業(yè)科學. 2020,48(12)

【文章頁數】:7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儀器設備
    1.3 試驗方法
        1.3.1 揮發(fā)物的采集方法
        1.3.2 揮發(fā)物成分的鑒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5種黃檀屬樹木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的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分析
    2.2 5種黃檀屬植物葉片的揮發(fā)性有機化合物種類及差異性比較
3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PY-GC-MS的降香黃檀快速裂解產物的分析[J]. 朱友飛,劉志高,劉衡,馬若克,符韻林.  江西農業(yè)學報. 2018(04)
[2]植被揮發(fā)性有機物的分析方法[J]. 任榮,崔鳳,汪張懿,熊峰.  環(huán)境與發(fā)展. 2017(09)
[3]光肩星天牛產卵偏好性及寄主植物揮發(fā)物成分分析[J]. 朱寧,張冬勇,沈紅霞,胡琴,樊建庭.  浙江農林大學學報. 2017(06)
[4]降香黃檀引種栽培技術研究概況[J]. 鄭兵,曾麗君.  綠色科技. 2017(15)
[5]飛蝗對2種植物揮發(fā)物的嗅覺行為反應[J]. 李思翰,王鵬,董文霞.  北京農學院學報. 2017(03)
[6]奧氏黃檀的化學特性研究[J]. 劉喜明,馬景蕃,陳瑞英.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7(02)
[7]紅木樹種新貴——交趾黃檀[J]. 吳培衍,張榮標,張金文.  福建熱作科技. 2016(04)
[8]黑黃檀的植物學特性及資源培育技術概況[J]. 王磊,劉久東,耿云芬,邱瓊,李勇鵬.  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 2016(04)
[9]氣質聯用鑒別降香黃檀與越南香枝的研究[J]. 楊柳,方崇榮,張建,于海霞,王增,朱杰麗,楊偉明,柴振林.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1)
[10]基于CNKI的我國黃檀屬樹木生物學文獻分析[J]. 馬艷萍,徐呈祥,崔鐵成,張愛芳.  熱帶林業(yè). 2015(04)

博士論文
[1]基于寄主揮發(fā)物的棗鐮翅小卷蛾寄主選擇研究[D]. 楊立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1



本文編號:34949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mfmb/34949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53f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