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我國教育電視學術論文的內容分析研究
本文關鍵詞:近十年我國教育電視學術論文的內容分析研究
【摘要】:為了全面準確地認識我國教育電視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文章以近十年(2000—2009)間我國有關教育電視研究的學術期刊論文為對象,采用內容分析法從論文數量、研究內容和論文作者三個維度展開研究,對在研究中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了幾點建議,力求構建教育電視發(fā)展的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促進信息化教育時代我國教育電視的又好又快發(fā)展。
【作者單位】: 渭南師范學院傳媒工程系;
【關鍵詞】: 教育電視 期刊論文 內容分析 研究
【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渭南師范學院傳媒工程系教育技術學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項目”(項目編號:TS11772)
【分類號】:G353.1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1978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制訂加速發(fā)展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這是多快好省發(fā)展教育事業(yè)的重要途徑,必須引起充分的重視!睔v史證明,各級廣播電視大學為許多有志青年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培養(yǎng)社會急需的專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楊曉宏,梁麗;近10年我國教育電視研究論文作者機構及地域統(tǒng)計分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徐明;;從CNKI透視我國相關教育電視的應用研究方法——基于近十年(1997—2007)間教育電視研究論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黃慕雄;向熠;;交互式數字教育電視節(jié)目的設計和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4 張駿德;王哲平;;論我國教育電視的歷史使命[J];新聞大學;2006年04期
5 黃慕雄;林秀瑜;張學波;;數字教育電視節(jié)目的應用和創(chuàng)新推廣調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徐明;;從CNKI透視我國相關教育電視的應用研究方法——基于近十年(1997—2007)間教育電視研究論文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2 岳賢平;;教育研究知識產權供給的經濟學分析:以教育研究論文為例[J];教育科學;2010年05期
3 陳海龍;;數字教育業(yè)商業(yè)模式[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4 崔雪萍;;試論提升教育電視節(jié)目畫面美學特征的策略[J];民營科技;2012年11期
5 徐明;;論數字教育電視研究中值得反思的幾個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09年10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存寬;中國教育電視文化品牌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書慧;促進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中有效應用的策略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耿業(yè)軍;《攝錄像技術》課程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實踐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3 王茜;大學校園“勵志”教育電視節(jié)目的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4 郭宗磊;新傳媒時代我國教育電視的定位與發(fā)展探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蘇峰;教育電視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生存與發(fā)展策略[D];山西大學;2011年
6 周妍;我國教育電視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7 程梅;數字時代教育電視的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樹林;科學教育影視的文化內涵與審美價值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芮躍峰;教育電視節(jié)目的定位與創(chuàng)作理念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10 付良;省級教育電視臺節(jié)目定位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鄢光讓,向寒松;應大力提倡受眾中心論(之三)[J];當代傳播;1999年03期
2 楊曉宏,梁麗;近10年我國教育電視研究論文作者機構及地域統(tǒng)計分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徐福蔭,黃慕雄,任光杰;數字教育電視節(jié)目制作與應用[J];電化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4 付道明,張利桃;中國教育電視的研究現狀與發(fā)展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5 劉亞峰;;淺談交互式數字電視的應用及其發(fā)展[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年30期
6 劉建鳴,徐瑞青,劉志忠;1997年全國電視觀眾調查分析報告(摘要)[J];電視研究;1998年11期
7 齊小農;試論安徽數字電視用戶開發(fā)和節(jié)目推廣[J];廣播電視信息;2004年09期
8 周斌;;提高電視節(jié)目影響力的路徑[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年05期
9 趙蘭清;;基于網絡視頻點播的多校區(qū)錄像教學模式的研究[J];廣東藥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羅小布;;淺論交互電視的內容體系[J];中國數字電視;2008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曉銘;論高清晰度電視時代電視節(jié)目內容的策劃[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2 程梅;數字時代教育電視的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英萍;范郭昌驊;歐秀芳;;教育博客期刊論文內容分析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9年10期
2 黃映玲;;國內Moodle研究之內容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1年06期
3 于第;;從期刊論文分析臺灣信息素養(yǎng)主題研究之概況與發(fā)展:1970—2008年[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年01期
4 李凡;陳琳;;移動學習期刊論文內容的分析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10年12期
5 邱均平;鄒菲;;國內容分析法的研究進展[J];圖書館雜志;2003年04期
6 張菲菲;抗文生;;網絡時代教育電視發(fā)展的新空間[J];發(fā)展;2005年12期
7 姚軍;;淺談現代遠程教育電視[J];甘肅科技縱橫;2007年05期
8 王豫寧;;知識類電視節(jié)目寫作的時代特色[J];新聞傳播;2011年03期
9 成波;李玲鞠;;1994-2004年我國競爭情報文獻內容分布實證[J];圖書情報工作;2006年04期
10 田健;楊改學;崔玲;;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期刊論文內容分析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屏;李琳琳;;基于內容分析法的我國學校效能研究綜述[A];2008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柳士順;凌文輇;;企業(yè)CEO的執(zhí)行力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劉根林;;林業(yè)科技期刊英文摘要的寫作問題[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王善平;;建設科學的科技期刊論文主題-分類體系[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5 ;評價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重要指標[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6 靳知勤;邱怡貞;;從臺灣學位論文分析來看臺灣社會變遷中的環(huán)境教育[A];2007年海峽兩岸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續(xù)琨;朱曉宇;;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期刊論文統(tǒng)計分析[A];科學學理論與科學計量學探索——全國科學技術學暨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2008年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張學軍;;SCI雜志論文的寫作、投稿和審稿[A];中華醫(yī)學會第14次全國皮膚性病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劉陽;李朝旭;;“震時老師先逃跑引爭議”—探究互聯(lián)網折射的民間心態(tài)[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8年全國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胡金生;黃希庭;;古籍中的自謙:中國人維持和追求自尊的證據[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李大慶;學術期刊論文:水平高低有源可查[N];科技日報;2010年
2 推舉人 趙汀陽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學者眼中的優(yōu)秀論文[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3 太原教育電視臺 魏秀媛;把握教育電視節(jié)目發(fā)展的三個環(huán)節(jié)[N];山西科技報;2001年
4 齊淑蘭;正確評價具有民族特色的醫(yī)學期刊[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6年
5 ;《文藝報》八年間被引用頻次為5179次[N];文藝報;2008年
6 鄭海燕;三大國際檢索工具收錄我國論文統(tǒng)計分析[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江道輝;面對數字增長的冷思考[N];大眾科技報;2008年
8 何如;時代建筑100期慶典發(fā)布2007建筑中國年度點評[N];建筑時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賴志凱邋實習生 黎何興;一份期刊被克隆的幕后真相[N];工人日報;2008年
10 本報記者 唐婷;正確解讀科技論文統(tǒng)計數據至關重要[N];科技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小波;潰瘍性結腸炎中醫(yī)辨治理論模型的重構與初步確證[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6年
2 黃剛;應用內容分析法統(tǒng)一重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中醫(yī)辨治規(guī)律[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3 龐秋華;絕經綜合征病證評定量表的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4 莫長煒;降低成本的途徑對產品創(chuàng)新速度的影響[D];廈門大學;2008年
5 老膺榮;構建類風濕關節(jié)炎中醫(yī)復雜干預方案的方法學初步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6 譚旭虎;看與被看——史景遷的中國圖景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王曰芬;文獻計量法與內容分析法的綜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8 連鳳梅;“隨癥施量”關鍵要素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1年
9 宋歌;中醫(yī)酒病證治理論總結與解酒方實驗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10 孫繼龍;體育標語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子侖;臺灣地區(qū)十年間(1996~2005)人力資源管理研究分析[D];暨南大學;2007年
2 左琳;華文平面廣告創(chuàng)意形式和創(chuàng)意內容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3 殷飛;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教育碩士學位論文內容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4 黃婉怡;基于內容分析法的急性缺血性中風證候臨床研究現狀及趨勢探討[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5 任亞南;質化方法在教科書研究中運用的現狀分析及問題反思[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龍韻如;2008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競選廣告[D];廈門大學;2009年
7 張韻;智力資本報告在我國應用的可行性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8 許菲;中美電視商業(yè)廣告的文化價值對比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9 陳維靜;臺灣“總統(tǒng)”競選廣告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10 丁長偉;新農村建設圖象的傳媒建構[D];蘇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63307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633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