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術(shù)論文文獻綜述中介入資源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英語學術(shù)論文文獻綜述中介入資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關(guān)注學術(shù)語篇的研究,如研究了學術(shù)論文中的引言,摘要,討論等部分。然而,學術(shù)論文中文獻綜述的研究并沒有受到廣泛的關(guān)注。研究表明學術(shù)論文中存在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人際互動現(xiàn)象。介入系統(tǒng)作為評價理論的一個重要的部分,將語篇看作是和潛在的讀者協(xié)商意義的方式。作者在語篇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對潛在的讀者的立場所做出的回應(yīng)進行預(yù)測,以期達到構(gòu)建其與讀者之間的和諧人際關(guān)系的目的。 本研究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jié)合的方法,以評價理論為基礎(chǔ),選取SAGEPublications和ScienceDirect數(shù)據(jù)庫中的50篇學術(shù)論文為語料,范圍涵蓋英語教育,文學,語言學,跨文化和專門用途英語。在評價理論的框架下研究各種介入資源在學術(shù)論文文獻綜述部分的分布情況,以便探究作者更傾向使用哪些介入資源去構(gòu)建其與讀者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以及作者的具體評價策略。結(jié)果表明,學術(shù)論文作者更傾向于選擇借言資源。與自言資源不同,借言資源能構(gòu)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對話空間。借言資源又分為對話緊縮資源(申言資源和否認資源)和對話擴展資源(引發(fā)資源和歸屬資源)。其中,否認資源的平均分布率比申言資源的略高。否認資源和申言資源均能限制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對話空間,而且否認資源比申言資源負載更多的人際價值。引發(fā)資源的平均分布率則比歸屬資源的高出很多。引發(fā)資源表明其對于贊揚或批評的可協(xié)商性,能夠擴大作者與讀者之間的對話空間。歸屬資源則是引用其他學者的觀點,并表明這些觀點與其研究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作者在學術(shù)論文文獻綜述部分組合各種介入資源,特別是各種不同的借言資源的組合。使用不同資源組合的策略能夠幫助作者實現(xiàn)不同的評價功能。據(jù)此,進一步將文獻綜述中各種介入資源所代表的聲音歸為兩類:第一聲和第二聲。第一聲指的是作者陳述該文獻所研究的內(nèi)容。第二聲指作者對于文獻的評價和態(tài)度。其中,文獻綜述中第二聲主要有以下幾種評價功能:同意,贊賞,建議,協(xié)商,批評。在語篇構(gòu)建中,介入資源的使用加強了語篇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互動,為研究語篇中人際互動現(xiàn)象提供了借鑒意義。
【關(guān)鍵詞】:評價理論 介入資源 文獻綜述 學術(shù)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寧波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H319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List of Figures10-11
- List of Tables11-12
- 1 Introduction12-22
- 1.1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13
- 1.2 Theoretical Background13-19
- 1.2.1 The Appraisal Theory: an Overview14-15
- 1.2.2 Engagement: Dialogistic Positioning15-19
-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esent Study19-20
- 1.4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Thesis20-22
- 2.R eview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22-29
- 2.1 Research on Introduc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23-26
- 2.2 Evaluative Research on Academic Discourse26-28
- 2.3 Summary28-29
- 3.A nalysis of Engagement in Literature Review29-37
- 3.1 Methodology and Data Collection29-30
- 3.2 Distribution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Literature Review30-36
- 3.2.1 Analysis of Monoglossic Resource and Heteroglossic Resource30-32
- 3.2.2 Analysis of Heteroglossic Contraction and Heteroglossic Expansi32-33
- 3.2.3 Analysis of the Subcategories of Heteroglossic Contraction and Heteroglossic Expansion33-36
- 3.3 Summary36-37
- 4 Realization of Engagement Resources in Literature Review37-50
- 4.1 Dialogic Contraction38-45
- 4.1.1 Proclaim: Concur, Pronounce, Endorse38-42
- 4.1.2 Disclaim: Deny and Counter42-45
- 4.1.3 Summary45
- 4.2 Dialogic Expansion45-50
- 4.2.1 Entertain46-48
- 4.2.2 Attribute: Acknowledge and Distance48-49
- 4.2.3 Summary49-50
- 5.D iscussion50-57
- 5.1 The First Voice51
- 5.2 The Second Voice51-55
- 5.2.1 Reaching an Agreement and Showing Praise52-53
- 5.2.2 Making Suggestions53
- 5.2.3 Conducting Negotiations53-54
- 5.2.4 Offering Criticism54-55
- 5.3 Summary55-57
- 6.C onclusion57-60
- 6.1 Major Findings57-58
- 6.2 Implications58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58-60
- References60-64
- Appendix64-67
- Academic Achievements67-68
- Acknowledgements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曾蕾;;英語學術(shù)語篇中投射動詞時態(tài)的語法隱喻[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何建敏;于建平;;英語學術(shù)論文引言部分的經(jīng)驗功能分析——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2006年03期
3 何建敏;范海遐;;論英語學術(shù)論文中引文的人際功能——評價系統(tǒng)的介入視角[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4 張躍偉;從評價理論的介入觀點看學術(shù)語篇中的互動特征[J];遼寧工程技術(sh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5 唐麗萍;英語學術(shù)書評的評價策略——從對話視角的介入分析[J];外語學刊;2005年04期
6 楊慧玲;科技論文中的模糊限制語[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黃小蘋;學術(shù)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語篇語用分析[J];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8 裘燕萍;;英語轉(zhuǎn)述——對五種代表性的轉(zhuǎn)述研究對比分析[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9 唐青葉;學術(shù)語篇中的轉(zhuǎn)述現(xiàn)象[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振華;介入:言語互動中的一種評價視角[D];河南大學;2003年
2 陳明芳;英語博士學位論文文獻綜述中的轉(zhuǎn)述[D];廈門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媚;碩博論文引言的體裁分析[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5年
2 王亞非;學術(shù)論文英文引言及其寫作[D];長春理工大學;2004年
3 孫海珊;英語社論語篇中介入資源的分析[D];山東大學;2006年
4 姜旭;中英學術(shù)論文摘要中模糊限制語對比研究[D];東華大學;2007年
5 李曉暉;英語科技論文摘要中介入資源的分析[D];蘇州大學;2008年
本文關(guān)鍵詞:英語學術(shù)論文文獻綜述中介入資源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828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38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