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撰寫芻議
本文選題:學術論文 + 寫作。 參考:《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摘要】:學術論文是我們對某一問題或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深入研究之后寫出的理論性文章,目的是要揭示這一問題或現(xiàn)象的本質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學術論文既需要作者具有一種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又需要作者具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神。創(chuàng)新是學術論文的靈魂,是科學研究得以生生不息并向前發(fā)展的原動力。撰寫學術論文需要從準備工作開始,經(jīng)過資料的占有和整合,實現(xiàn)問題的提出和觀點的升華,進而在科學的研究方法的指導下,最終完成論文的撰寫。
[Abstract]:Academic papers are theoretical articles that we write after a systematic and in-depth study of a certain problem or phenomenon, the purpose of which is to reveal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rules of this problem or phenomenon. Academic papers need not only the author's ability to create independently, but also the author's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spirit. Innovation is the soul of academic papers and the motive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t is necessary to write academic pape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preparation, through the possession and integration of data, to realize the raising of problems and the sublimation of viewpoints, and finally to complete the writing of the paper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作者單位】: 山東師范大學文學院;
【分類號】:H15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祥明;論科學美及其美感[J];安徽大學學報;1998年04期
2 常樹寶,王道云;高校大學生德育創(chuàng)新探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汪宏喜;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數(shù)學發(fā)現(xiàn)[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01期
4 何池友;試論科學審美之于科學的發(fā)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5 陳玉璽;知識創(chuàng)新及其認識活動的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6 胡文萍;;麗塔·達芙的詩《幾何學》中的邏輯與想象[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7 程緒鐸;科學假說對原子結構理論的貢獻[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2期
8 王習勝;預設與解題——從本體論、方法論看科學問題的預設對科學研究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9 陳洪捷;論寂寞與學術工作[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10 汪康樂,邰崇禧,陸升漢;創(chuàng)新是體育科學發(fā)展的主體精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浩;;略論興趣、愛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2 張浩;;聯(lián)想、想象、幻想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3 張浩;;潛意識或無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4 唐麗;;科學研究中心理因素的作用[A];“中國工程技術哲學的繁榮與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振興”高峰論壇暨遼寧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05年年會會議交流材料[C];2005年
5 張振東;孫振;;馬克思主義視域下的學科交叉與方法論[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6 尹繼鳴;;展示空間的設計構思探析[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7 丁潤生;;也談思維科學的對象——兼說完整準確地理解錢學森有關思維科學遺著[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張浩;;略論興趣、愛好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思維科學與21世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9 ,
本文編號:211089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2110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