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的時態(tài)形式及其意義
本文關鍵詞: 英語學術論文 轉述動詞 時態(tài) 意義 出處:《外國語言文學》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通過分析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期刊中30篇英語論文的轉述動詞,本文發(fā)現,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主要采用一般現在時、現在完成體和一般過去時等三種時態(tài)形式,它們各自可能表達的主要意義分別如下:1)一般現在時使用的頻率遠高于一般過去時,用于轉述按照一般英語語法規(guī)則需用過去時的話語行為;2)現在完成體的意義比較明確,多用于轉述多人文章/專著;3)由于現在完成體暗示與現時的關系,結合1)中發(fā)現,可見學術論文中轉述動詞所用現在時的普適性;4)一般過去時可以與上下文中明確的過去時間結構結合用來表示純粹的過去轉述行為,這一現象符合一般語法規(guī)則;5)一般過去時可能與一般現在時或現在完成體對比使用,表達對所述觀點持保留或自謙態(tài)度等語用意義。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reporting verbs in 30 English papers in the journals of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reporting verbs in academic papers mainly use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 The three tenses of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general past tense are as follows: 1) the frequency of the general present tens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rdinary past tense. It is used to report the utterance behavior of the past tense which is requir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general English grammar. 2) the meaning of the complete aspect is relatively clear, which is mostly used to report many articles / monographs; 3) becaus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ent perfect aspect hint and the present, combining with 1), we can see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present tense used in the reporting verbs in the academic papers; 4) the general past tense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explicit past time structure in the context to express the pure past reporting behavior, which conforms to the general grammatical rules; 5) the general past tense may be compared with the present tense or the present perfect aspect to express the pragmatic meaning such as reservation or self-deprecation.
【作者單位】: 浙江師范大學外語學院;
【分類號】:H314
【正文快照】: 1引言學術論文多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展示作者在某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因此論文中常見對前人觀點或研究結果的轉述。因其結構形式突出及其表達的豐富含義,論文轉述本身成為許多學者研究的對象,尤其是Hyland的一系列研究(如,1996,1998,1999)。但是,這些研究中少有關于英語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徽廣播電視大學畢業(yè)生追蹤調查課題組;安徽電大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查報告綜述[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畢磊;安徽電大開放教育畢業(yè)生追蹤調查訪談活動結果與分析[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3 呂新萍;從知識、方法多元性看社會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張蕾;李偉明;;高水平中學生運動員培養(yǎng)新路探析——解讀清華大學“馬約翰”體育特長班辦學模式[J];安徽體育科技;2006年06期
5 劉新學;;心理學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錢銘怡;章曉云;黃崢;張智豐;聶晶;;大學生網絡關系依賴傾向量表(IRDI)的初步編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6期
7 呂新強;百年來學習理論的研究和發(fā)展[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常永才,孟雅君;中國比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類學視角[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徐改;RUC式“生活歷史法”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張紅川,王耘;論定量與定性研究的結合問題及其對我國心理學研究的啟示[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玲;黃瀊飛;;大學英語課堂教師情感滲透的作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蔡煒;;論新時期小學生集體榮譽感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二專輯)[C];2006年
3 馬力;;在“方法”的岔路口徘徊——對音樂教育研究方法的哲學解釋學思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曉云;權力下放對衛(wèi)生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3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產業(yè)的特殊性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李善良;現代認知壓觀下的數學概念學習與教學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4 鄧鑄;問題解決的表征態(tài)理論與實證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賀寨平;農村老年人社會支持網[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原;員工心理契約的結構及相關因素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7 何仲愷;體質與健康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1年
8 劉新民;中小學體育教學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9 閻光才;識讀大學:組織文化的視角[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10 張遠增;高等教育評價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文浩;非制式評量透視[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2 常亞慧;教學認識方式考察[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3 狄飛;幼兒英語浸入式教學的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陳金龍;西北貧困地區(qū)小學校本師資培訓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5 徐冰鷗;西北貧困地區(qū)農村小學教師實踐知識的敘述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6 陳柏華;西北貧困地區(qū)小學校本管理的研究與實驗[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7 焦煒;課程行動研究探析[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8 張軍梅;漢族、回族高中生生涯發(fā)展特點及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9 沈暉;課堂教學中的機會均等——一種人種志的探索[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10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學習觀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順良;劉松林;;理工科英語學術論文引言部分中的轉述結構——從功能語言學視角解析作者意圖[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10期
2 劉純,彭金定;英語學術論文摘要的文體特征[J];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陳全明;論英語學術論文的結構模式及其撰寫[J];貴陽金筑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4 陶恒;;英語學術論文寫作中情態(tài)動詞使用的對比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5 陳建生;孫芳;;中國學者英語學術論文中的語篇銜接手段——基于可比語料庫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6 王文倩;;英語學術論文中模糊限制語的使用對比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7 楊敏;張華斌;;大學教師用英語撰寫學術論文時使用的策略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1期
8 謝韶亮;;中美英語社論轉述動詞的對比研究[J];華章;2011年22期
9 韋麗秋;;支架式教學策略在英語學術論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30期
10 張楊靜;;總統(tǒng)競選新聞語篇中的轉述動詞分析[J];海外英語;201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秦楓;中國工科研究生英語學術論文中的互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熊淑慧;中國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學術論文寫作能力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邵艷萍;紡織科學英語學術論文摘要的短語學特征[D];東華大學;2010年
2 申仙慧;紡織科學英語學術論文引言的短語學特征研究[D];東華大學;2012年
3 陳明;新聞語料庫中的轉述動詞[D];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
4 莫曉宇;英語學術論文文獻綜述中介入資源研究[D];寧波大學;2010年
5 段曉鑫;從奈達的等值翻譯理論看英語學術論文的漢譯[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6 郭圓圓;英語學術論文中情態(tài)系統(tǒng)的人際意義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雯雯;英語學術論文摘要的跨學科體裁研究[D];東華大學;2010年
8 陳瑩;專門用途英語學術論文中的it be V-ed that型式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9 王建平;中外英語論文引言部分轉述語對比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0年
10 羅亞卓;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學術論文的文體分析[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5642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zy/1456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