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基金論文 >

海南省衛(wèi)生廳主要領導_用等位基因特異聚合酶鏈反應檢測 葡萄糖

發(fā)布時間:2016-12-06 18:58

  本文關鍵詞:海南省衛(wèi)生廳科研基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用等位基因特異聚合酶鏈反應檢測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基因突變

來源:青年人(Qnr.Cn) 更新時間:2010/3/16 19:28:27  【字體: 】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癥是中國南方人群中一種常見的遺傳病之一,與藥物性溶血、感染性溶血及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等有密切的關系。引起G6PD缺乏癥的主要原因是G6PD基因點突變[1],F(xiàn)已發(fā)現(xiàn)引起中國人G6PD缺乏癥的突變主要是1376G→T、1388G→A、95A→G、392G→T、592C→T及1024C→T等六種突變[2-5]。以往檢測這些已知的突變,主要用錯配擴增酶切法、等位基因寡核苷酸探針雜交等方法[2-5]。最近,杜傳書等[6]報道用突變特異性擴增系統(tǒng)(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來檢測中國人G6PD基因3種常見的突變。在此,我們介紹類似的檢測已知G6PD基因突變的方法。

對象和方法

1 研究對象 經核苷酸順序測定確定為1376G→T的男性樣品3份,經錯配擴增酶切法確定為95A→G的男性樣品3份和392G→T的男性樣品2份。正常對照樣品10份。
2 引物順序及擴增區(qū)域 擴增95A→G的引物:上游引物GdL1:5′-GGCGACGACGACGAAGCGCAG-3′;下游引物GdR2:5′-TTCCTGGCTTTTAAGATTGGG-3′;特異引物95G:5′-CTTCCATCAGTCGGATAGACG-3′。擴增392G→T的引物:上游引物GdL5: 5′-AAGAGAGGGGCTGACATCTG-3′;下游引物GdR5: 5′-CACGCTCATAGAGTGGTGGG-3′;特異引物392T:5′-AGAGGCGGTTGGCCTGTCACA-3′。 擴增1376G→T的引物:上游引物GdL11:5′-TGGTGGCAGGCAGTGGCATCAGCAA-3′;下游引物GdR13:5′-ATGGTCCCGGAGTCCTCCCGACTCG-3′;特異引物1376T:5′-GGGTGAAAATACGCCAGGCCACAA-3′。為了增加等位基因特異性引物的特異性,我們在3種特異引物的3′端的第4個堿基處增加一個錯配堿基。擴增區(qū)域見圖1。在檢測每種突變的聚合酶鏈反應(PCR)中,均含有相應的上、下游引物及等位基因特異性引物。
3 PCR擴增的條件及結果觀察 反應體積為25μl,含基因組DNA 0.5μg,2.5mmol/L MgCl2,200μmol/L dNTP,30~50ng引物,1U Taq DNA聚合酶(PE公司或MBI公司)。擴增95G→A和392G→T的條件為:1×PCR緩沖液(PE公司),PCR循環(huán):94℃ 50s,60℃ 50s,72℃ 80s,共31個循環(huán)。擴增1376G→T的條件為:1×PCR緩沖液(MBI公司),PCR循環(huán):94℃ 50s,66℃ 50s,72℃ 80s,共31個循環(huán)。將擴增的PCR產物加在20g/L瓊脂糖凝膠上電泳,用溴乙錠染色,在紫外燈下觀察結果。

結果和討論

  突變特異性擴增系統(tǒng)(ARMS)也稱為等位基因特異性聚合酶鏈反應(allele specific PCR),是一種檢測已知突變的方法[7]。其原理是根據(jù)PCR擴增時引物的延伸主要取決于引物3′端第1和第2位堿基是否與模板配對,3′端與模板不配對的引物不能延伸,根據(jù)已知的突變可以設計相應的引物。引物設計是此法檢測突變的關鍵。有研究表明,不同的錯配對阻止引物延伸的效果不同,如果在引物3′端的第2~4個堿基處增加一個錯配堿基,則可增加引物延伸的特異性[7,8];在檢測G6PD基因的某些突變時,A/G錯配更能有效地阻止引物延伸[6]。我們在設計引物時,392T和1376T兩種引物采用A/G錯配,95G引物采用G/T錯配,并在此三種引物3′端的第4個堿基處增加了一個錯配堿基。用等位基因特異PCR檢測已知突變時,還應注意PCR的質控,如果PCR不出現(xiàn)擴增區(qū)帶,原因除了是不存在所檢測的突變外,還可能是DNA的質量問題。因此,用等位基因特異PCR檢測突變時,最好選擇一個PCR擴增片段作為內對照,以便判斷PCR的質量。有些學者選擇與突變位點無關、擴增效果穩(wěn)定的片段作為內對照[6,9]。在我們的檢測中,我們選擇突變位點所在的外顯子及外顯子兩側的區(qū)域的擴增片段作為內對照,使擴增的內對照片段既作為PCR的質控,又可作為擴增突變位點的模板。在PCR產物中,正常樣品只出現(xiàn)一條對照帶,而有突變的樣品,除了出現(xiàn)對照帶外,還出現(xiàn)特異的擴增區(qū)帶。我們曾用此法檢測人β珠蛋白41-42缺失突變,有較好的效果[10]。圖2為檢測三種突變的PCR結果。在檢測95G→A突變的PCR產物中,正常樣品只出現(xiàn)一條812bp的擴增區(qū)帶,有95G→A突變的樣品出現(xiàn)812bp和94bp兩條擴增區(qū)帶;在檢測392G→T突變的PCR產物中,正常樣品只出現(xiàn)一條343bp的擴增區(qū)帶,有392G→T突變的樣品出現(xiàn)343bp和195bp兩條擴增區(qū)帶;在檢測1376G→T突變的PCR產物中,正常樣品只出現(xiàn)一條590bp的擴增區(qū)帶,有1376G→T的樣品出現(xiàn)590bp和261bp兩條擴增區(qū)帶。我們分析了10份正常樣品及含有95G→A、392G→T及1376G→T突變的樣品,未發(fā)現(xiàn)有假陽性和假陰性,表明我們設計的三種等位基因特異性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能特異地檢測上述三種突變。

圖1 3個突變位點的擴增區(qū)域示意圖

t21601.gif (10560 bytes)

1~4號樣品為392G→T的擴增結果:1,2為突變樣品,3,4為正常對照;5~9號樣品為95A→G的擴增結果:5,6為正常對照,7~9為突變樣品;10為分子量標準:100bp ladder;11~15號樣品為1376G→T的擴增結果:11,12為正常對照,13~15為突變樣品;16為分子量標準:1kb ladder
圖2 3個突變位點的PCR擴增結果

  到目前為止,在中國人中至少已發(fā)現(xiàn)15種G6PD基因突變[1,11],其中最常見的是1376G→T、1388G→A、95A→G、392G→T、592C→T及1024C→T等六種突變[2-5],占G6PD基因突變的71%~95%,但仍有部分G6PD缺乏癥的突變類型尚未被發(fā)現(xiàn)。以往檢測這些已知突變主要用錯配擴增酶切法、等位基因寡核苷酸探針雜交等方法。雖然這些方法能有效地篩查G6PD基因突變,但是費用較高、操作煩瑣或需同位素。因此,建立更加簡便、快速、經濟的篩查方法仍有必要。等位基因特異PCR是一種較好的檢測已知突變的方法,已應用于多種遺傳病(如β-地中海貧血)的基因突變的檢測[9,12]。最近,杜傳書等[6]報道了檢測中國人中三種常見G6PD基因突變(1388G→A,1376G→T,95A→G)的等位基因特異PCR方法,對于G6PD缺乏癥的篩查,加快尋找新突變的速度具有重要的意義。與錯配擴增酶切法、等位基因寡核苷酸探針雜交等方法比較,等位基因特異PCR更加簡便、快速、經濟。目前,已建立了檢測中國人中4種常見的G6PD基因突變(1388G→A,1376G→T,392G→T,95A→G)的等位基因特異PCR方法,進一步完善其它常見G6PD基因突變的等位基因特異PCR的篩查方法,對于G6PD基因突變的篩查將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基金項目:海南省衛(wèi)生廳科研基金資助項目(94-18)
作者單位:蔡望偉(570102 ?,海南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
周代鋒(570102 ?,海南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
鄺宇(570102 ?,海南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
蔡蘭潔(570102 海口,海南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
周玉英(570102 ?,海南醫(yī)學院生化教研室)

參 考 文 獻

1,Vulliamy T,Luzzatto L,Hirono A,et al.Hematologically important mutations: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Blood Cells Mol Dis,1997,23:302-313.
2,Chang JG,Chiou SS,Perng LI,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deficiency by natural and amplification created restriction sites:five mutations account for most G6PD deficiency cases in Taiwan.Blood,1992,80:1079-1082.
3,杜傳書,王菁,陳路明,等.中國人中所見的六種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基因的點突變.中華血液學雜志,1993,14:395-398.
4,唐東生,馬燮琴,宋誠燕,等.干血紙片法用于廣東人G6PD基因點突變篩查研究.中華血液學雜志,1998,,19:189-191.
5,謝建生,龍桂芳,唐志寧,等.廣西地區(qū)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基因突變研究.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1998,15:151-154.
6,Du CS,Ren XQ,Chen L,et al.Detection of the most common G6PD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using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Hum Hered,1999,49:133-138.
7,Newton CR,Graham A,Heptinstall LE,et al.Analysis of any point mutation in DNA.The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Nucl Acid Res,1989,17:2503-2516.
8,Kwok S,Kello DE,McKinney N,et al.The effect of primer-templete mismatch on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model studies.Nucl Acid Res,1990,181:999-1005.
9,杜傳書,曾瑞萍,任曉琴,等.用ARMS法檢測β地中海貧血C654-2T突變.中華血液學雜志,1998,19:544-545.
10,周代鋒,韓建勛,蔡望偉,等.用等位基因特異PCR篩查海南漢族人β-珠蛋白基因41-42(-CTTT)缺失突變.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1998,15:186.
11,Ren XQ,He YS,Du CS,et al.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G1381A) in the G6PD gene identified in a Chinese man.Hum Mut,1998,12:219.
12,毛躍華,孫瓊,李爭,等.應用多重等位基因特異PCR技術進行β-地中海貧血基因診斷.中華醫(yī)學遺傳學雜志,1995,12:209-211.

(收稿日期:1999-07-05)

    責任編輯:想飛 

  • 上一篇文章: 將早幼粒細胞計入原始細胞 對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分型的影響
  • 下一篇文章: 小兒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P16、PRb、CDK4蛋白的表達
  • 【字體: 】【】【】【】【】【】


      本文關鍵詞:海南省衛(wèi)生廳科研基金,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068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jj/2068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1f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