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引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近五年博士論文的文獻計量研究
本文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引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近五年博士論文的文獻計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參考文獻是博士學位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某一學科領域科學共同體信息需求的重要依據。文章運用引文分析的相關理論與方法,選取上海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yè)2006-2010年的博士論文的參考文獻為研究對象,從引文的文獻類型、語種分布、引文頻次分布等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確定該科學共同體引用的出版物的數量、語種構成、文獻類型及高頻引用文獻,從中獲取該專業(yè)博士研究生的文獻需求特點和規(guī)律,了解民族傳統體育學的信息獲取狀況,同時也為有關培養(yǎng)單位制定教育方針、體育院校圖書館館藏建設工作等提供科學依據。
【作者單位】: 上海體育學院;
【關鍵詞】: 民族傳統體育學 博士 引文分析
【分類號】:G852
【正文快照】: 1數據源選擇本文以上海體育學院民族傳統體育學專業(yè)近五年(2006年-2010年)來的31篇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為數據來源。在具體的統計分析工作中,為保證文獻分析的準確性以及研究的需要,除去國外留學人員撰寫的學位論文中的參考文獻,最后共保留27篇博士學位論文中的534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盧石,牛敬瑩,劉文娟;從論文的引文分析探討體育專業(yè)研究生的文獻需求規(guī)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2 吳雪萍,司虎克;影響我國教練員運用體育科技成果的因素[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劉舛;趙嵩正;殷茗;;研究生學位論文引文分析系統的分析與設計[J];情報科學;2006年08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皿,王冬立;對高;@球教練員體系的探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4年04期
2 朱唯唯,蘇新寧;體育科學研究領域的現狀分析與評價[J];中國體育科技;2005年01期
3 林向陽;1981-2002年我國體育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5年01期
4 何培森,叢湖平;我國體育科技發(fā)展問題研究綜述[J];中國體育科技;2005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韓慧;中國田徑高水平短跨、跳躍項目運動員成長過程規(guī)律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劉寶軍;影響CUBA教練員執(zhí)教工作主要能力因素的分析與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2 王春雨;河北省體育科技信息平臺構建理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3 代志軍;我國體育院;@球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4 張艷霞;河北省業(yè)余體校武術套路教練員現狀調查與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5 陳秀花;2001年~2005年3種體育核心期刊文獻計量學分析[D];山西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陳樂明,王瑞菊;從博士生學位論文的引文看其文獻需求[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1995年01期
2 房艷焱,羅式勝;《情報科學》引文分析[J];情報科學;2004年01期
3 周軍,蘇新寧,袁培國;基于數據倉庫的引文分析系統研究[J];情報學報;2002年03期
4 虞重干,盧建功,郭維源,張坤明,劉琦;上海市體育科技發(fā)展現狀及“科技興體”戰(zhàn)略對策[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5 李韶紅,侯金川;自引與自引分析[J];圖書館;2001年06期
6 周偉良;一個不可忽視的學術領域——談武術理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偉良;;關于提高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若干思考[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2 倪依克;;民族傳統體育學學科理論體系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羅小玲;;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緩慢的原因及其對策[J];湖南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4 劉繼鑫,龔劍;對1990年以來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成果的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9期
5 郭文庭;;民俗學視野中的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6 張正民;;民族傳統體育專業(yè)課程設置的反思[J];博擊(武術科學);2006年03期
7 卞利亞;;民族傳統體育發(fā)展的問題分析與建議[J];教育探索;2008年04期
8 方港;梁永文;;民族傳統體育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研究——以九江市農村為例[J];搏擊.武術科學;2008年09期
9 丁杰;;淺談民族傳統體育學理論體系建構的原則[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10 蘭誠;;民族傳統體育學研究方法探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俊欽;;我國體育學博士生學位論文選題分析[A];首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王琪;;知識圖譜視野下我國體育科學研究的發(fā)展路徑探索——基于1991至2009年體育學博士論文關鍵詞共詞網絡的可視化分析[A];第3屆中國體育博士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沈夢英;毛志雄;趙書祥;;體育學研究生生命質量的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年會(第三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記者 趙鳳華;《體育組織文化研究》獲山東高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芳;自然體育分類體系構建及其生態(tài)化發(fā)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郝寧;專長的獲得:刻意訓練理論及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焦衛(wèi)賓;我國新農村體育服務體系中的農村學校體育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陳禮;滑雪運動生物力學仿真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程公;論足球后備人才培養(yǎng)的全面質量管理[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6 劉蓉;人體運動信息獲取及物理活動識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劉常偉;足球運動員比賽場上知覺與思維的時效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8年
8 單曙光;對籃球比賽技術統計規(guī)范和分析評價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
9 仰紅慧;蛙泳技術及對阻力推進力影響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05年
10 張新萍;對2008北京奧運會后中國體育改革走向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閆玲玲;近十年我國體育學四個二級學科的研究現狀與研究熱點[D];天津體育學院;2009年
2 阿里馬斯;少數民族傳統游戲與文化傳承[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3 董曉辰;對中國健身俱樂部核心能力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6年
4 李兵;龍獅游戲創(chuàng)編及教學效果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5 胡鶴覺;競技長兵技術體系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6 原彩萍;北京花會中民間體育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7 郭慶國;河南省登封市武術(館)學校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8 史美玲;武術舞臺劇的發(fā)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年
9 張明軍;龍舟歷史文化與發(fā)展現狀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10 徐茂睿;東北地區(qū)體育院校拳擊課教學現狀及發(fā)展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學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引文分析——上海體育學院近五年博士論文的文獻計量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0400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wfw/40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