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學報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高校學報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高校學報 高等教育 人才培養(yǎng) 科技創(chuàng)新 學術交流
【摘要】:從歷史的角度回顧了我國高校學報產生和發(fā)展的歷程,分析并論述了新時期高校學報在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1)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教學質量;(2)有助于推動高校的學科建設;(3)有助于促進研究生培養(yǎng)和高校的學位點建設;(4)有助于加快高校青年教師的成長;(5)有助于促進高校的科技創(chuàng)新;(6)有助于增進高校的對外宣傳與學術交流;(7)有助于高校獨特科學文化和優(yōu)良學風的形成。從理論層面認識高校學報的功能對于做好學報工作,進而推動高校的改革與發(fā)展具有一定現實的意義。
【作者單位】: 陜西科技大學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高校學報 高等教育 人才培養(yǎng) 科技創(chuàng)新 學術交流
【分類號】:G239.2;G649.2
【正文快照】: 長期以來,我國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均辦有冠以自己學校名稱的綜合性學術刊物———學報,一校多刊的情況屢見不鮮,許多高校的學報還分為自然科學版、工程技術版和社會科學版等出版,近年來甚至一些民辦高校也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學術刊物。目前,高校學報作為一種具有獨特傳播功能的媒體已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俊!科研處;高校學報與科研人才的培養(yǎng)[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幼葉;王睿;杜月英;鄭俊海;姚遠;;最早的高?萍紝W報《利濟學堂報》及其中醫(yī)傳播[J];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5期
2 亢寬盈;20世紀上半葉中國高等數學教育的體制化[J];自然科學史研究;2001年01期
3 顏志森,姚遠;科技期刊信息傳播功能的演進[J];編輯學報;2001年01期
4 劉曉萍;學術期刊在知識創(chuàng)新中的特殊作用[J];編輯學報;2001年03期
5 衛(wèi)玲;姚遠;;編輯學研究的功利傾向與制度化建設[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6 姚遠,陳浩元;泛期刊學的概念與定義[J];編輯學報;2005年01期
7 張惠民;我國早期科技學術期刊的傳播學思想研究[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8 葛趙青,劉楊,杜秀杰;論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生存基礎[J];編輯學報;2005年02期
9 姚遠,陳浩元;科技期刊建學的社會基礎及學科框架構想[J];編輯學報;2005年05期
10 宇文高峰;黎文麗;姚遠;;我國近代農學期刊的特色及其社會職能[J];編輯學報;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清海;;我國高校自然科學學報的定位與發(fā)展[A];第7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經營與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7年
2 姚樹峰;姚遠;;近現代電類科技期刊綜述[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暨學會成立20周年慶典大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呂靜;學術期刊著作權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2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孫毅;留學生與中國近代科學期刊的創(chuàng)辦[D];山西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仁;提高學報質量 促進學術交流——全國高校學報工作者協(xié)會即將成立 東北華東高校學報工作者相繼聚會[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1年01期
2 大云;;遼寧省高等學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3 ;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4 ;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3期
5 ;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殷都學刊;1984年02期
6 本刊記者;;江西高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1984年04期
7 謝振中;;淺談高校學報的地位與作用[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06期
8 ;河南省高校學報研究會成立[J];南都學壇;1984年01期
9 一丁;;遼寧省高校學報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在錦州召開[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4期
10 ;浙江省高校學報研究會舉行首屆年會[J];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應文;高大海;李永鎮(zhèn);;關于高校學報走向市場的思考[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2 朱和平;;加強高校學報的讀者意識[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3 唐普;;高校學報不宜市場化[A];高校編輯出版工作論集[C];1999年
4 傅恒;;引入集體決策支持系統(tǒng)建立高校學報專家督導體制[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六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5 楊玉東;;高校學報面臨的問題及“入世”后過渡時期內的應對策略[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1年會綜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6 陳玉堂;王士忠;張軍;王士敏;;高校學報贏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條途徑——高校學報辦刊模式改革勢在必行[A];2002中國未來與發(fā)展研究報告[C];2002年
7 舒干;;中國高校學報國際化若干問題探討[A];第二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陳艷芬;;新時紀高校學報青年編輯素質的要求與培養(yǎng)[A];第二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9 龐政梁;;對高校學報發(fā)展的幾點看法[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10 牛燕平;歐陽曉黎;劉宏波;;論我國加入WTO后的高校學報發(fā)展策略[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聞高;學報如何走出尷尬[N];新聞出版報;2000年
2 孫景峰;高校學報向何處去[N];新聞出版報;2000年
3 邵東華;高校學報編輯素質三議[N];新聞出版報;2000年
4 記者 張輝冠 通訊員 俞潤生;《東南大學學報》(哲社版)辦出特色[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樊國安;管理好 創(chuàng)名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1年
6 計亞男 唐山雨;高校學報 向學術名刊跋涉[N];光明日報;2002年
7 童慶炳;我們從這里起步[N];光明日報;2002年
8 陳立風;高校學報如何開放辦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9 路飛;創(chuàng)船海名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10 莫遠明;高校學報何以創(chuàng)新[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劉暢;基于Web的高校學報社智能管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5048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750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