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與h指數、復合影響因子相關性分析與回歸擬合——以自然科學類大學學報和師范大學學報為樣本
本文關鍵詞:影響因子與h指數、復合影響因子相關性分析與回歸擬合——以自然科學類大學學報和師范大學學報為樣本
更多相關文章: 期刊評價 影響因子 h指數 復合影響因子 相關性
【摘要】:以自然科學類大學學報和師范大學學報為分析樣本,探討文獻計量學傳統(tǒng)指標影響因子與新興指標h指數和復合影響因子的相關性和數量關系.以2011年版《〈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個刊影響力統(tǒng)計分析數據庫》和《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為數據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應用K-S法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根據正態(tài)分布情況統(tǒng)計相關性.結果表明影響因子與復合影響因子高度正相關,h指數與影響因子間也存在一定正相關趨勢.影響因子和h指數各有優(yōu)勢和不足,互補使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評價效果.期刊評價主要基于文獻計量學指標體系,采用多種指標進行綜合量化.指標間的相關關系會導致評價重復,因而指標選擇、權重分配和修正優(yōu)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單位】: 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期刊評價 影響因子 h指數 復合影響因子 相關性
【分類號】:GG252.8
【正文快照】: 期刊評價是文獻計量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對學術期刊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增長趨勢進行量化分析,反映期刊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為優(yōu)化學術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參考,推動學術期刊內在質量的提高[1].傳統(tǒng)的文獻計量指標包括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載文量等.影響因子是指期刊近兩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響因子的本質意義、表征意義及影響因素[J];編輯學報;2006年S1期
2 趙波;周傳敬;;評價學術期刊的新文獻計量指標——h指數及其發(fā)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5期
3 孫慧;湯先忻;;醫(yī)學類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9年03期
4 應倩;夏慶民;戴麗瓊;汪媛;;醫(yī)學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2期
5 姜春林;;期刊h指數與影響因子之間關系的案例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年09期
6 黃崇亞;;我國醫(yī)學類學報q~2指數與h指數、m指數、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年06期
7 俞立平;潘云濤;武夷山;;科技評價指標相關消除方法——相關系數調整法[J];情報雜志;2009年02期
8 俞立平;潘云濤;武夷山;;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選取若干問題的思考[J];情報雜志;2009年03期
9 杜建;張玢;劉曉婷;;期刊影響因子、h指數、相對h指數及特征因子的相關性分析[J];情報雜志;2011年02期
10 朱蓓;趙會懂;;H指數與影響因子評價科技期刊的比較[J];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0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志轉;朱永和;;學術期刊引證指標間的相關性研究——以農業(yè)綜合性學術期刊為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2期
2 李楊;朱安;魏鳳娟;張志轉;朱永和;;國內外h指數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6期
3 程朋軍;王云琦;顏帥;;SCI林業(yè)期刊出版現狀及分析[J];編輯學報;2010年01期
4 劉貴偉;彭彩紅;趙福榮;郝淼聞;;高校學報應在彰顯學校優(yōu)勢特色學科上有所作為——《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辦刊體會[J];編輯學報;2010年02期
5 梁霞;金順愛;趙陽;;傳統(tǒng)期刊評價指標與h指數[J];編輯學報;2010年S1期
6 周英博;馬景娣;葉鷹;;國際基礎科學核心期刊h指數實證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2期
7 張利;王瑜;張濤;;基于《機械工程材料》雜志的科技期刊質量評價模型[J];機械工程材料;2010年03期
8 王琳;魏杰;;h指數與期刊評價[J];今傳媒;2012年08期
9 廖穎;;開放存取期刊質量評價方法與相關問題思考[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12年03期
10 王志娟;法志強;郭洪波;;神經病與精神病學期刊h指數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出版科學;2013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王萍;;“影響因子”與高校學報創(chuàng)建精品期刊[A];中國高校學術出版文集2008年第1卷——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2次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秦江敏;王榮;;正確認識影響因子 科學評價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3 梁霞;金順愛;趙陽;;傳統(tǒng)期刊評價指標與h指數[A];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新世紀初十年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解志恒;汽車制造業(yè)供應鏈協(xié)作信任的運行機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陳立新;力學期刊群的內外關系與學科結構[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3 胡德華;生物醫(yī)學類開放存取期刊學術質量評價及其評價體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孫慧;醫(yī)學期刊學術質量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高森;1999-2008年《中國實用內科雜志》載文數量及質量指標的變化趨勢和比較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周冰清;中文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的優(yōu)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4 李應萍;學術期刊的綜合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洪琪;我國預防醫(yī)學類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特征[D];復旦大學;2011年
6 王靖娜;科技期刊評價指標的統(tǒng)計分析[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7 唐韻;基于AHP-熵權法的浙江高?蒲许椖靠冃гu價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2年
8 周英博;國際基礎科學領域核心期刊h指數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9 次仁拉珍;專利權人h指數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10 安靜;醫(yī)學期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方醫(yī)科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孟連生;引文分析方法在科技期刊評價工作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1999年04期
2 王慶石;統(tǒng)計指標間信息重迭的消減辦法[J];財經問題研究;1994年01期
3 徐博;孫偉建;;數據庫在?撇“腹芾碇械膽眠M展[J];中國醫(yī)藥導刊;2004年05期
4 周玉芹;;H指數評價法學期刊實證研究——基于《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8版)》的數據分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葉鷹;;h指數和類h指數的機理分析與實證研究導引[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7年05期
6 竇曦騫;祁延莉;;特征因子與論文影響力指標初探[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9年06期
7 王偉夏;消除評價中重復計算的方法研究[J];系統(tǒng)工程;1988年04期
8 馮春明;鄭松濤;;對學術期刊評價問題的再思考[J];河北學刊;2008年06期
9 劉紅;;科技期刊的h-指數與影響因子比較[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年06期
10 趙波;周傳敬;;評價學術期刊的新文獻計量指標——h指數及其發(fā)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5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周英博;國際基礎科學領域核心期刊h指數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昭暉;黃立冬;;期刊H指數應用初探[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9年04期
2 劉芳;;藝術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5期
3 陳燕;王召兵;;高校核心期刊分析與評價[J];信息技術;2011年03期
4 鄧三鴻;金瑩;;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CSSCI來源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5 劉娟;;我國宗教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9期
6 張宓;;考古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5期
7 張莉;;語言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及思考——基于CSSCI(1998-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6期
8 馬敬;劉娟;;我國民族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07期
9 趙基明;;h指數及其在中國學木期刊評價中的應用[J];評價與管理;2007年04期
10 顧鋮;祝曉明;;我國管理學期刊的h指數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數據[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翁貞林;;對我國“核心期刊”研究的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八集)[C];1999年
2 倪素云;許培揚;;網絡計量學在期刊評價中的應用探討[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醫(yī)學信息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3 謹玉梅;王新英;;高校學報影響因子亟待提高[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王東方;陳智;趙惠祥;;辯證看待影響因子[A];學報編輯論叢(第十三集)[C];2005年
5 謹玉梅;王新英;;高校學報影響因子亟待提高[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郝秀原;汪謀岳;錢壽初;沈錫賓;包務業(yè);游蘇寧;;IF的應用現狀及展望[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秦江敏;王榮;;正確認識影響因子 科學評價科技期刊[A];湖北省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08年論文集[C];2008年
8 曾建勛;李旭林;;中國期刊高被引指數的探究[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楊勵;;期刊H指數、相對H指數、影響因子和擴散因子的比較[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羅全安;楊晶;袁錦文;饒華松;;科技期刊的被閱數、絕對影響數和相對影響率的計量方法及意義[A];科技編輯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南京大學 韓新民;構建科學的人文社科期刊評價體系[N];社會科學報;2008年
2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 王旭東;觀CSSCI入圍與“擴展”[N];社會科學報;2008年
3 蔣穎;館藏電子資源建設中應該注意的問題[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
4 楊伏鳴;溫職院多項指標居首[N];溫州日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愛群;中、美學術期刊評價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2 周春雷;基于h指數的學術授信評價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丹;我國期刊評價體系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3年
2 劉媛;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學術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3 盛艷霞;多元統(tǒng)計方法在評價《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中的應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07年
4 丁楠;基于CSSCI的文科學者h指數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5 周英博;國際基礎科學領域核心期刊h指數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6 羅臻;基于影響因子與h系列指數的期刊學術水平綜合評價指標研究[D];中南大學;2009年
7 周冰清;中文學術期刊評價指標體系的優(yōu)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張芳;AH指數的可行性及其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09年
9 杜飛;《中國應用生理學雜志》載文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0年
10 倪素云;網絡計量學在生物醫(yī)學期刊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71453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71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