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核心期刊”的評價功能——兼與錢榮貴、薛世平先生商榷
本文關鍵詞:也說“核心期刊”的評價功能——兼與錢榮貴、薛世平先生商榷
【摘要】:“核心期刊”遴選雖難免存在缺陷和不足 ,但是在目前情況下賦予“核心期刊”以評價功能其積極意義是主要的 :第一 ,增加了對學術期刊進行評價的依據 ,使學術期刊提高質量有了較具體的目標 ;第二 ,使學術論文評價有了一個較為客觀、便捷的工具 ;第三 ,能促使作者提高論文撰寫質量。要引入更科學的評價體系 ,有待于盡快建立和完善科研績效評價體系與期刊評價體系
【作者單位】: 陜西教育學院學報編輯部
【關鍵詞】: 核心期刊 學術論文評價 學術期刊評價
【基金】:陜西教育學院科研基金項目 (0 4KJ0 2 2 )
【分類號】:G353
【正文快照】: 關于核心期刊問題的爭議 ,近來似乎以批評者的聲音占了上風。先是看到錢榮貴先生接連發(fā)表文章 ,全盤否定“核心期刊”評價功能的意義[12 ] ,后又見到薛世平先生諷刺一些期刊標注“核心”字樣是“自佩名片”、顯示身份[3] 。本來 ,對“核心期刊”現(xiàn)象盡可以見仁見智 ,發(fā)表不同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蔣菡,尹遵珊;核心期刊定義質疑[J];編輯學報;2002年05期
2 楊育華;試論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J];寧夏社會科學;2002年05期
3 錢榮貴;“核心期刊”的負面效應、成因及消除策略[J];學術界;2002年06期
4 任火;SCI評價及其對策[J];中國出版;2002年01期
5 錢榮貴;質疑“核心期刊”的評價功能[J];中國出版;2002年1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薛世平;[N];光明日報;2003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正明;論核心期刊的負面影響[J];編輯學報;2005年03期
2 陳靜;徐生然;夤展圖;楊懷玫;;出版事業(yè)類核心期刊:變化與啟示[J];編輯學報;2006年01期
3 胡玲;傅旭東;;學術期刊學術評價功能的成因與機制研究[J];編輯學報;2008年03期
4 孟青;如何看待“核心期刊”和“論文學術水平”[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陳銘;;從核心期刊概念的演變看核心期刊功能的轉變[J];圖書與情報;2008年02期
6 邱均平;李愛群;;期刊評價的價值實現(xiàn)與社會認同[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7 王華生;;學術文獻價值評價的困境與出路[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易成俊;;學術不端行為中的版面費因素探析[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6期
9 梁劍瑩;安寧;賀浪萍;;從科研產出看華南師范大學科研改革成效[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10 孫景峰;2002年中國的社會科學學術期刊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王華生;;學術文獻價值評價的困境與出路[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2 杜月英;朱君華;;就“核心期刊”的褒貶引發(fā)的思考[A];第三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丁康;張燕;;再論“核心期刊”對我國學術評價和期刊發(fā)展的負面影響[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陳菊;;關于核心期刊評價及管理的反思[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李鴻儀;朱懿心;程敏;;微觀文獻計量法[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科技期刊發(fā)展論文集[C];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雨;鄂爾多斯市匯達液化天然氣公司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顏明金;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多部門參與項目成果分析與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林萍;教育研究成果評價與文獻計量學在其中的應用[D];蘇州大學;2004年
4 林海斌;基于TOPSIS法的社會科學成果評價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元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創(chuàng)新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6 姜穎;地方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評價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邱麗麗;大型綜合醫(yī)院護士科研成果應用障礙及對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周鑫輝;我國基礎科學成果評價問題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9 李振;海外發(fā)展戰(zhàn)略引導下的中石油國際競爭力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9年
10 顏明金;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陸伯華;編輯與核心期刊[J];編輯學報;1992年02期
2 楊家棟,秦興方;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及其指標體系[J];齊魯學刊;2001年02期
3 范并思;社會轉型時期的中國社會科學——社會科學的科學計量學分析[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2001年03期
4 周祥森;“核心期刊”論對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嚴重危害[J];學術界;2001年04期
5 高燕云,任世安;社會科學成果評價方法探討[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穎;誰來評選“核心期刊”[J];中國出版;2001年06期
2 陳燕,喬明國;對核心期刊現(xiàn)象的思考[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金誠;;遴選“核心期刊”的評價合理性探討[J];編輯之友;2008年04期
4 ;《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出版[J];圖書情報知識;2009年03期
5 劉曙光;關于“核心期刊”及學術期刊評價機制的幾點思考[J];云夢學刊;2004年04期
6 ;有關“核心期刊”答作者問[J];遵義醫(yī)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7 翁貞林;對我國“核心期刊”研究的思考[J];編輯學刊;2000年02期
8 朱健華;核心期刊"的功能變異[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核心期刊”的劃定不是政府行為[J];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5期
10 周志華;關于“核心期刊”若干問題的思考[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3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陳于后;;學術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散論[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朱寶昌;;正確認識“核心期刊”和SCI的作用[A];第三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3 呂珂;徐世艷;侯倩倩;;淺議核心期刊的作用與測評方法[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曾建勛;;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shù)據庫的建設[A];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文集[C];2003年
5 李正元;;對核心期刊和期刊源的基本認識[A];期刊發(fā)展趨勢與期刊評價標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鄭福壽;;核心期刊中高校學報現(xiàn)狀與發(fā)展措施[A];學報編輯論叢(第六集)[C];1996年
7 張紅;郭冰江;鄭云峰;鐘鶯;;核心期刊效應的感悟[A];編輯學報(2009年增刊)[C];2009年
8 王經武;王娟;;核心期刊提法的“是與非”[A];第二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謝子書;陶歐;;再論“核心期刊”[A];第5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徐麗清;;淺談如何提高高校學報的社會效用[A];學報編輯論叢(第六集)[C];199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韓春萌;“核心期刊”也該打打假[N];光明日報;2004年
2 居濃邋王婧 ;核心期刊“版面費”真相[N];南方周末;2008年
3 ;學術核心期刊2004[N];中華讀書報;2004年
4 劉保全;“中文核心期刊”的由來和作用[N];河南日報;2002年
5 吳正明;質疑“核心期刊”[N];光明日報;2005年
6 王繼晟;中國數(shù)字化核心期刊群漸成氣候[N];市場報;2003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邢東田;“核心期刊”的是是非非[N];社會科學報;2004年
8 雨翔;第三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召開[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李瀟瀟;從自引率到影響因子再到核心期刊?[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10 駱思典(Stanley Rosen) 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本期特別策劃采寫工作組:張征、褚國飛、李紅巖、祝曉風、周群、金輝、李萍、宋暉、魯小彬、胡榮榮。;駱思典:中國社會科學前景樂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6條
1 章娟;卒中急救的科學計量分析與時間延遲的調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2 王曰芬;文獻計量法與內容分析法的綜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7年
3 徐革;我國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績效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4 郭曉勇;我國體育報刊經營策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5年
5 廖圣清;20世紀90年代西方大眾傳播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6 袁同成;量化考評制度與學術人的著作權慣習[D];上海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陶乃航;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在國內學術期刊評價中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2 劉媛;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學術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3 許治平;我國體育類核心期刊田徑運動科研論文文獻計量學分析[D];北京體育大學;2004年
4 許見亮;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我國檔案專業(yè)核心期刊分析與評價[D];安徽大學;2007年
5 張紅芹;開放獲取期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陳姜;“心肌梗塞的藥物治療”專題論文質量評價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7 彭家常;科學學及其三種學術期刊的文獻計量學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8 相群;2000-2007年我國體育類核心期刊上排球科研論文選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9 周英博;國際基礎科學領域核心期刊h指數(shù)分析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宗波波;對我國游泳項目文獻信息特征的分析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0381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jyzy/903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