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4年“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科研論文統(tǒng)計分析
本文關鍵詞:2000—2004年“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科研論文統(tǒng)計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作者單位】: 濱州醫(yī)學院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教研室 濱州醫(y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
【關鍵詞】: 科研論文 統(tǒng)計學 傳染病
【分類號】:R-5
【正文快照】: 近年來艾滋病和結核病這兩大傳染病特別引起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WHO警告艾滋病和結核病不應該再被看作兩個獨立的疾病。結核病是艾滋病最常見的最先發(fā)生的機會性感染,兩病相互影響,相互惡變[1]。我國艾滋病合并的機會性感染中,結核病占15·9%[2]。H IV/AIDS和TB雙重感染已成為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王喜文,董柏青;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國熱帶醫(yī)學;2005年06期
2 羅永艾;結核病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的診斷[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1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寶桐;劉正印;;艾滋病常見機會性感染診斷和治療[J];傳染病信息;2006年05期
2 酈桂青;彭鳳玲;張志堅;;艾滋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瓢);2009年01期
3 陳鵬;李小虎;李月華;貴有軍;;新疆第五輪全球基金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防治項目雙重感染患者抗結核治療轉歸分析[J];疾病預防控制通報;2011年06期
4 鄭獻民,李松梅;艾滋病合并結核病近期臨床療效觀察[J];第一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11期
5 李云芳;李宏軍;;AIDS并發(fā)播散性結核~(F-18)FDG PET/CT表現(xiàn)[J];放射學實踐;2011年09期
6 黃勁華;李凡;;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對結核菌素試驗的反應[J];廣東醫(yī)學;2009年10期
7 盛艷;史東葵;李龍;汪愛玉;許斐;;監(jiān)獄囚犯肺結核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臨床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年04期
8 何波;農麗萍;李薇倫;張建明;黃祖斌;李冰;;憑祥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結核病篩查結果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1年05期
9 吳文旺;夏福明;;結核病與艾滋病雙重感染[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5年06期
10 樊學軍;孫敏;王志杰;黎明耕;田綠波;牛翠英;;成都口岸出入境人員傳染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J];中國國境衛(wèi)生檢疫雜志;2006年S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徐盼盼;;艾滋病合并肺結核病人的心理特征及護理對策[A];河南省手術室護理學術會議暨圍手術期安全護理高級研修班論文集[C];2009年
2 王宇;李芳;郭肖巖;;結核病與艾滋病雙重感染的研究進展[A];2011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張舒;卡介苗接種地區(qū)免疫功能不全患者潛伏性結核感染免疫學診斷及免疫學發(fā)病機制的實驗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高曉鳳;兩種抗結核方案的衛(wèi)生技術評估及住院結核病人屬性特征與治療轉歸的對應分析[D];四川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7條
1 李萍;提高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病人治療依從性干預效果評價[D];鄭州大學;2011年
2 魏巍;結核病人中HIV感染者的發(fā)現(xiàn)策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3 聞俊;常熟市艾滋病與結核病雙重感染情況分析[D];蘇州大學;2011年
4 韓明鋒;外出務工人員新發(fā)肺結核病流行病學、臨床及影像學特征的初步探討[D];安徽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努力比亞·阿不都克尤木;50例艾滋病合并結核病臨床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6 熊昌輝;兒童重癥結核影響因素及卡介苗預防效果研究[D];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年
7 陳陽貴;烏魯木齊市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查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李拯民;艾滋病和結核病[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4年01期
2 曾毅;艾滋病的流行趨勢、研究進展及遏制策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1年12期
3 李拯民;結核病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的流行病學[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11期
4 肖和平,何國鈞;結核病合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的處置[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年11期
5 劉德純,林清森;艾滋病合并分支桿菌病34例尸檢材料的臨床病理學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潘發(fā)明;夏果;廖芳芳;鄒延峰;范引光;張承業(yè);;臨床科研論文中常見的統(tǒng)計學錯誤分析(二)[J];安徽醫(yī)藥;2008年06期
2 彭麗,羅永艾;結核病的實驗室快速診斷[J];新醫(yī)學;2005年06期
3 王萍玉;謝書陽;;2000—2004年“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科研論文統(tǒng)計分析[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4 ;結核病仍是傳染病頭號殺手[J];生物學通報;2004年04期
5 郭秀花 ,曾星 ,郭偉疆 ,羅艷俠 ,李恩江 ,胡全兵;切實重視科研論文中統(tǒng)計學方面的規(guī)范性和正確性[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03年08期
6 趙雁 ,趙豐曾;奪命最多的傳染病——結核病[J];百科知識;2001年04期
7 ;新舊傳染病圍攻人類[J];結核病健康教育;1996年02期
8 胡世平;;結核病是年輕婦女的頭號殺手[J];國外醫(yī)學情報;1998年11期
9 羅中云;;結核病死亡數(shù)理概率模式初探[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1989年01期
10 ;編者的話[J];國外醫(yī)藥(抗生素分冊);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吳雅琴;;對結核病新護士的心理狀況調查與分析[A];2006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2 ;醫(yī)院結核病防治工作之體會[A];浙江省結核病控制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3 常露陽;顏丙光;;曲阜市中學生結核病相關知識調查分析[A];結核與肺部疾病論文集[C];2006年
4 王兆發(fā);;淺談管理在結核中的重要性[A];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2006年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5 李忠明;;結核病基因疫苗的研究進展[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6 張國俊;何春華;朱邦奇;;1990~1997年汝南縣結核病監(jiān)測結果分析(摘要)[A];中華醫(yī)學會第六屆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0年
7 陳煥春;郭愛珍;;國內外牛結核病的防控歷史與現(xiàn)狀[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09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8 李傳友;;結核病免疫學研究新進展[A];2007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王開新;瞿理團;李雯;;壽寧縣結核病DOTS管理全程監(jiān)導化療分析[A];中國防癆雜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國防癆協(xié)會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10 唐孝富;;論結核病防控與健康教育[A];重慶市預防醫(yī)學會2006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石小宏;結核病緣何居傳染病發(fā)病之首[N];四川日報;2010年
2 記者 任勇;疾病防控創(chuàng)出“天津模式”[N];天津日報;2010年
3 王佳 本報記者 王耘;國家投入我市4200萬元 防治乙肝結核病[N];綿陽日報;2009年
4 記者 劉福國;3年內對農村人口進行全面普查[N];大連日報;2008年
5 張松和 陳淑華 本報記者 楊林;斬斷危害健康的“黑手”[N];江西日報;2009年
6 記者 田艷;全市結核病治愈率達90%以上[N];南寧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王耀 沈博瓊 實習生 戴艷麗;結核病高發(fā),農民受害最大[N];甘肅經濟日報;2009年
8 記者 李曉;我市結核病治愈率87%[N];蘇州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翁靈娜 實習生 易萍;關愛生命 遠離結核病[N];湘潭日報;2006年
10 記者 張潔 通訊員 李國明;每年新發(fā)結核病患者3.5萬人[N];湖北日報;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魯美君;基于古今醫(yī)案數(shù)據分析的外感熱病證治規(guī)律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8年
2 李暉;結核病Mtb8.4/hIL-12嵌合DNA疫苗的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4年
3 張海;融合表達ESAT6-CFP10結核病疫苗的構建及其免疫學特性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楊本付;蘇北農村耐藥結核病的影響因素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5 宋詠梅;失眠證方藥證治規(guī)律研究[D];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04年
6 李玉償;環(huán)境與人:江南傳染病史研究(1820-1953)[D];復旦大學;2004年
7 楊林秀;英語科研論文中的言據性[D];廈門大學;2009年
8 胡勇;傳染病與近代上海社會(1910~1949)[D];浙江大學;2005年
9 薛瑩;結核分枝桿菌Rpf樣蛋白生物學及免疫學活性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10 吳童;消渴病中醫(yī)文獻與證治方藥規(guī)律研究[D];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韓文;酶聯(lián)免疫斑點技術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臨床意義分析[D];新疆醫(yī)科大學;2008年
2 楊華;結核分枝桿菌異檸檬酸裂解酶aceA基因原核表達載體的構建及融合蛋白的研究[D];寧夏醫(yī)學院;2006年
3 鄧薇薇;結核病初期T淋巴細胞亞群內穿孔素和顆粒酶B的檢測[D];南昌大學;2008年
4 何穎;中藥貓爪草對結核分枝桿菌作用機制的蛋白質組學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5 陳明道;十年來澳門地區(qū)病毒性傳染病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D];暨南大學;2005年
6 幸琳琳;結核分枝桿菌表型與兒童結核病臨床表現(xiàn)相關性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7 楊寧;縣、鎮(zhèn)(鄉(xiāng))、村三級基層醫(yī)療機構消毒衛(wèi)生現(xiàn)狀及干預措施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雷鶯;東莞鐵路客運口岸“發(fā)熱病人”的流行病學調查分析[D];吉林大學;2007年
9 劉雪梅;恥垢分枝桿菌突變菌株庫的建立及耐卷曲霉素突變株的篩選與性質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陳曉;Real-time PCR技術在結核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2000—2004年“艾滋病和結核病雙重感染”科研論文統(tǒng)計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215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gxjt/39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