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文科研論文歸級分等標準問題的實踐思考
本文選題:科研成果 + 認定標準 ; 參考:《科研管理》2000年03期
【摘要】:本文認為 ,對科研論文歸級分等的本質是對科研工作者的社會貢獻作出評價 ,所以要特別重視其標準和依據(jù)的研究。近些年來 ,人事、教育和科研管理部門在專業(yè)技術職務評審中所采用的國家級、省級、地級的歸類分等辦法存在許多問題。我們認為 ,由圖書館系統(tǒng)以“三率”為依據(jù)制定的標準較為科學 ,而且易于操作 ,應當予以推廣和采用。同時 ,圖書館系統(tǒng)編制的《中文核心期刊》當進一步完善。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 is to evaluate the social contribu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ers, so 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f their standards and basis. In recent years, personne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ost evaluation adopted in the nation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classification and other method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e believe that the standard formulated by the library system based on "three rates" is more scientific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should be popularized and adop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inese core periodicals compiled by the library system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作者單位】: 張掖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甘肅734000 張掖師范高等?茖W校!甘肅734000
【分類號】:G322.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再進;方衍;田德錄;;國家中長期科技規(guī)劃綱要配套政策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1年09期
2 ;偶然事件導致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J];科技與企業(yè);2003年03期
3 ;英國研發(fā)新型“酒精”真能讓你千杯不醉[J];發(fā)現(xiàn);2010年03期
4 ;改變未來的十大科技產品(一)[J];高中數(shù)理化;2011年16期
5 小Q;; 搞笑諾貝爾獎[J];黃金時代;2002年04期
6 ;廣州市科協(xié)主席鐘南山院士召集專家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大會精神[J];科協(xié)論壇;2006年03期
7 本刊編輯部;;關于編委變更的說明[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8 李秋實;廉潔;;田安:熱衷發(fā)明三十年[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綜合科技);2011年08期
9 ;歡迎郵購我社出品的圖書[J];今日科苑;2011年16期
10 ;科技人才評價不與論文數(shù)量過度掛鉤[J];科技傳播;2011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徐建平;亓勝華;蔣克華;孟祥恩;楊西博;張世效;;山東省科技館新館建館理念構想[A];2007山東省重點學術研究成果[C];2008年
2 李建峰;;中國與韓國科技政策的比較分析[A];首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研討會2005年論文集(上)[C];2005年
3 王新;;致力于科普產業(yè)化實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A];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專題論壇暨第四屆湖北科技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7年
4 周國學;曹從振;;學會學術交流工作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周勁峰;;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廣東煙草科技創(chuàng)新的催化劑[A];學術交流與學術生態(tài)建設——中國科協(xié)第二屆學術交流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謝煥瑛;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體系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2 張建;西部地區(qū)科技系統(tǒng)電子政務運行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3 薛建明;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娟;促進無錫市科技團體發(fā)展對策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2 藍波濤;廣西科技中介組織的培育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08年
3 張碧家;四川科技人力資源可持續(xù)開發(f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7年
4 王耘;甘肅省機械科學研究院人力資源規(guī)劃設計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5 魏德勝;科技政策與科技創(chuàng)新的和諧性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6 劉磊;山東省科技發(fā)展方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7 唐彪;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行靳;技術負面效應及其消解[D];成都理工大學;2005年
9 侯文虎;甘肅省建材科研設計院核心競爭力培育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10 閆雪;政府專利管理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6502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gxjt/206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