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中的主導作用
本文關鍵詞:論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中的主導作用
【摘要】:分析了學術期刊審稿制度的現(xiàn)狀,論述了當前學術期刊界普遍采用的專家匿名審稿制需要注意的問題,剖析了常見的專家匿名審稿制的認識誤區(qū),建議完善專家匿名審稿制度,在發(fā)揮專家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應大力加強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度中的主導作用。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期刊社;
【分類號】:G237.5
【正文快照】: 目前在學術界,有許多學術刊物為了提高刊物的學術水平和學術質量,嚴把稿件質量關,減少和杜絕關系稿、人情稿,加強學術界的學術道德建設,紛紛在稿件的審稿制度中采取了專家匿名審稿的方式,有些學術期刊又把這種制度稱為雙盲制,即責任編輯在稿件送審前將作者的所有信息隱去,如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陳勇;提高高校學報校對質量的探索[J];編輯之友;2004年S1期
2 周宇;高校學報的校對質量與編輯素質[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3 周奇;試論校對思維的基本特征[J];出版科學;200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蘭甲云;;論責任編輯在專家匿名審稿制中的主導作用[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2 黃曉偉;;學術期刊在學術反腐中的責任與作為[J];社會科學家;2006年06期
3 陳雙燕;;三審制、匿名審稿制與責任編輯的責任[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4 巴金;;致《十月》[J];編輯之友;1982年03期
5 楊壽松;;編輯工作基礎知識講座第六講 讀樣[J];編輯之友;1987年06期
6 ;第六屆桂版優(yōu)秀圖書獎獲獎書目[J];出版廣角;1997年02期
7 田惠岳;;淺議欄目責任編輯在辦刊中的作用[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7年06期
8 張海燾;;新“編輯六藝”[J];出版參考;2008年07期
9 路文倩;;編輯與作者關系談[J];編輯之友;2009年02期
10 哈麗云;;黨校期刊責任編輯之責[J];實事求是;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強;;責任編輯的范圍與責任界定[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2 薛正昌;;責任編輯思想素質與編輯原創(chuàng)[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3 文慧云;;角色兼容——現(xiàn)代責任編輯談[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4 陳長榮;朱坤泉;;論責任編輯的角色特征[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5 夏映虹;;試論新形勢下責任編輯的“責任”[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6 蔡鴻程;;圖書責任編輯崗位與責任劃分新探[A];中國編輯研究(2007)[C];2007年
7 何劍秋;;“責任”編輯[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8 王昌淑;張麗玲;;科技期刊責任編輯工作職責[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9 李大星;;關于責任編輯的責任區(qū)劃[A];論責任編輯的工作——中國編輯學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C];2000年
10 陳敏;;論科技期刊責任編輯的責任[A];福建省科協(xié)第五屆學術年會“科技期刊為建設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正來;中國學術刊物的反思與發(fā)展[N];光明日報;2005年
2 ;《責任編輯》:尋找心靈之作[N];四川日報;2005年
3 蘇州大學鳳凰傳媒學院 倪祥保;學術刊物如何改變“批評缺失”現(xiàn)狀[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年
4 記者 尹華平;我區(qū)1006人首獲責任編輯證書[N];廣西日報;2010年
5 陳煒祺《社會科學》編輯部;重學術·倡多元·顯特色[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胡勇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學術刊物不妨都來曬曬專家意見[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7 霍薇 王毅;用學術理想支撐起一片純凈藍天[N];中國文物報;2010年
8 ;2005年度全省報紙副刊作品年賽金獎作品目錄[N];湖北日報;2006年
9 毛勝 作者單位:中央文獻研究室;整頓學術期刊急需對癥下藥[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10 劉超平;文化選擇與責任編輯責任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睿;美國《物理評論》的創(chuàng)辦和發(fā)展[D];西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次歐;論藏傳因明攝類學的辯論特點[D];西藏大學;2008年
2 袁媛;錢寶鈞與中國現(xiàn)代化纖業(yè)[D];東華大學;2010年
3 吳瑾;1996-2004:中國大陸網(wǎng)絡傳播研究的歷史和現(xiàn)狀[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古中美;基于語料庫的中外英文學術期刊論文結論部分的對比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5 薛爽;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角度看電影字幕的翻譯[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繼良;勒菲弗爾翻譯理論在新聞翻譯中的運用[D];重慶師范大學;2007年
7 任澤湘;語言學術語譯名的規(guī)范化[D];廣西民族大學;2007年
8 蘇韶紅;《中國電影》(1941/1-3)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9 張賽妮;從功能翻譯理論的視角看電影片名的翻譯[D];中南大學;2008年
10 徐琴;從功能翻譯理論看電影《那山那人那狗》的字幕翻譯[D];中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7259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dxzy/117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