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概論學習筆記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性質、目的任務和基本內容
本文關鍵詞:概論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中國文化概論學習筆記 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性質、目的任務和基本內容
作者:山東自考 來源:山東自考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3-12-3 11:09:20
1.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性質
中國文化概論雖然也有一定的篇幅來梳理中國文化的發(fā)展脈絡,但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具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從而樹立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觀念,而從整個結構看,它不同于以中國文化歷時演變?yōu)橹饕獌热莸闹袊幕。它雖然也要涉及一部分全人類文化的普遍規(guī)律,但它不同于僅僅以研究全人類文化存在與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為目的的人類文化學。它立足于用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點,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問題進行介紹和闡釋。在中國文化領域里,它不僅要關注一切上層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層民俗文化的諸多成果。它是一門兼顧歷史的關于中國國別文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課程,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的入門課程。
2.中國文化概論課程開設的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和任務是: (1)使學習者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增長熱愛并繼承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促進文化發(fā)展的意識;(2)使學習者正確認識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把握中國國情,增強愛國主義的意識;(3)使學習者對中國文化各分科的具體知識有初步的了解,從而運用這些知識來觀察社會、認識社會;(4)使學習者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作出積極的努力。
3.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基本內容
根據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的性質,它的基本內容主要是有關中國文化基本的理論觀點、歷史傳承及其分類的相關知識;緝热莘忠韵铝鶄方面,這些方面是有機聯系在一起的,構成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
(1)有關文化的一般概念。中國文化概論在文化的外延問題上與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對具體問題的論述上盡量注意從人文精神的角度出發(fā)。
(2)中國文化賴以存在的地理環(huán)境。需要說明的是,地理環(huán)境也是一個歷史概念。例如,數千年來,中國境內的山川河流都在發(fā)生著變化;又如,中國的版圖也多次發(fā)生變化……本課程所闡述的地理環(huán)境,是就曾經影響中華文化發(fā)生發(fā)展的比較穩(wěn)定的地理概況而言,不是某一個歷史時期具體地理環(huán)境的描述。
(3)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歷史脈絡以及決定歷史發(fā)展的諸因素。文化發(fā)展本當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發(fā)展與中國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課程闡述歷史發(fā)展脈絡仍按朝代分期。
(4)有關中國文化分科的知識。關于文化的分科,有兩分法(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分法(物質、制度、精神)、四分法(物質、制度、風俗、思想價值取向或物質、制度、精神、語言)以及更多的分類法(例如,有物質、社會關系、精神、藝術、語言、風俗六分法等等)。本課程采用四分法:生產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觀念與精神文化、語言文字文化。前三類是從文化的領域來分類,語言文字是文化的載體,本身又是一種文化事象,因此單分一類。在這一框架里,闡述各類文化的內涵、行為和思想的模式,主要事象中反映出的思想觀念,,以及從中歸納出的特點與傳統(tǒng)。
(5)中國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立足世界,在比較中觀察本國文化的特點,中國文化與國外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影響以及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的貢獻。
(6)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現代社會。闡述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優(yōu)秀精神的基礎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必要性。
本文關鍵詞:概論學,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2143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42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