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學家排名
世界十大杰出物理學家是人們根據(jù)物理學家對世界的貢獻而選出的十個杰出代表。
牛頓
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1643.1.4-1727.3.31)——英格蘭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他在1687年發(fā)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不過現(xiàn)在人們?nèi)圆恢廊f有引力等力的作用機制。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并成為了現(xiàn)代工程學的基礎。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3.14-1955.4.18)——美籍德裔猶太人,舉世聞名的物理學家,現(xiàn)代物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相對論、“質能關系”、激光的提出者,“決定論量子力學詮釋”的捍衛(wèi)者(振動的粒子)——不擲骰子的上帝。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麥克斯韋
麥克斯韋(James Clerk Maxwell,1831.06.13-1879.11.5)——19世紀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數(shù)學家。麥克斯韋主要從事電磁理論、分子物理學、統(tǒng)計物理學、光學、力學、彈性理論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電磁場理論,將電學、磁學、光學統(tǒng)一起來,是19世紀物理學發(fā)展的最光輝的成果,是科學史上最偉大的綜合之一。他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這種理論預見后來得到了充分的實驗驗證。他為物理學樹起了一座豐碑。造福于人類的無線電技術,就是以電磁場理論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
玻爾
尼爾斯·亨利克·戴維·玻爾(Niels Henrik David Bohr,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麥物理學家。他通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玻爾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玻爾是哥本哈根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哥本哈根大學科學碩士和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榮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亨利·卡文迪許
亨利·卡文迪許(Henry Cavendish,又譯亨利·卡文迪什,1731年10月10日—1810年2月24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他首次對氫氣的性質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證明了水并非單質,預言了空氣中稀有氣體的存在。將電勢概念廣泛應用于電學,并精確測量了地球的密度,被認為是牛頓之后英國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在卡文迪許漫長的一生中,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其中,他是分離氫的第一人,把氫和氧化合成水的第一人。由于卡文迪許在化學領域的杰出貢獻,后人稱他為“化學中的牛頓”?ㄎ牡显S在物理學上最為人推崇的重大貢獻之一,是他在年近70歲時完成了測量萬有引力常量的扭秤實驗,從而使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不再是一個比例性的陳述,而成為一項精確的定量規(guī)律,引力常量的測定也為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的可靠性提供了最重要的實驗佐證。
伽利雷·伽利略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意大利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將定量分析引入物理學,愛因斯坦認為是他開創(chuàng)了近現(xiàn)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他創(chuàng)制了天文望遠鏡來觀測天體,他發(fā)現(xiàn)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親手繪制了第一幅月面圖。先后發(fā)現(xiàn)了木星的四顆衛(wèi)星、太陽黑子、太陽的自轉、金星和水星的盈虧現(xiàn)象等等。這些發(fā)現(xiàn)開辟了天文學的新時代。
理查德·費曼
理查德·費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費曼是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和波蘭猶太人移民到美國的后裔。美國物理學家。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提出了費曼圖、費曼規(guī)則和重正化的計算方法,是研究量子電動力學和粒子物理學不可缺少的工具。費曼還發(fā)現(xiàn)了呼麥這一演唱技法,曾一直期待去呼麥的發(fā)源地-----圖瓦,但是最終未能成行。被認為是愛因斯坦之后最睿智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第一位提出納米概念的人。
狄拉克
保羅·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8.8-1984.10.20)——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并對量子電動力學早期的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曾經(jīng)主持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shù)學教授席位,并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度過他人生的最后十四個年頭。他給出的狄拉克方程可以描述費米子的物理行為,,并且預測了反物質的存在。
1933年,因為“發(fā)現(xiàn)了在原子理論里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定諤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定諤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馬克斯·普朗克
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全名:馬克斯·卡爾·恩斯特·路德維希·普朗克(德語: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量子論、量子理論)重要創(chuàng)始人,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兩大物理學家之一。普朗克早期的研究領域主要是熱力學。因發(fā)現(xiàn)能量量子而對物理學的進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并在1918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普朗克的另一個鮮為人知偉大的貢獻是推導出波爾茲曼常數(shù)k。他沿著波爾茲曼的思路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得出波爾茲曼常數(shù)后,為了向他一直尊崇的波爾茲曼教授表示尊重,建議將k命名為波爾茲曼常數(shù)。普朗克的一生推導出現(xiàn)代物理學最重要的兩個常數(shù)k和h,是當之無愧的偉大物理學家。1929年與愛因斯坦共同獲馬克斯·普朗克獎章。
邁克爾·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也是著名的自學成才的科學家。生于薩里郡紐因頓一個貧苦鐵匠家庭,僅上過小學。1831年,他作出了關于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法拉第和威廉·休艾爾發(fā)明了許多如“電極”、“離子”等耳熟能詳?shù)淖帧_~克爾·法拉第是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學生和助手,他的發(fā)現(xiàn)奠定了電磁學的基礎,是麥克思韋的先導。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fā)現(xiàn)電磁感應現(xiàn)象,在電磁學方面做出了偉大貢獻。法拉第發(fā)明的是第一臺發(fā)電機,是第一臺使用電流將物體運動的裝置。雖然裝置簡陋,但它卻是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發(fā)電機的祖先。
(文章來源于米美妙的博客,如有不妥請聯(lián)系我們。)
本文編號:21698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216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