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論文百科 > 大學課程 >

普通生物學 試題 期末.doc

發(fā)布時間:2018-02-16 04:33

  本文關鍵詞: 普通 生物學 試題 期末 .doc  


普通生物學” 期末試卷及答案 (生科院,, 2004.06) 班級 ; 學號 ; 成績 一、 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計 1 0 分; 選錯一個倒扣 1 分) 1 . 不同顏色的英國椒花蛾的相對比例的變化, 是__a __的一個例子。 a. 定向性選擇; b. 穩(wěn)定性選擇; c. 中斷性選擇 2. __a___的形成能導致物種的爆發(fā)式產(chǎn)生。 a. 多倍體; b. 漸變?nèi)海? c. 瓶頸效應 3. 病毒感染細胞后, 相鄰細胞會產(chǎn)生__ a.___。 a. 干擾素; b. 類毒素; c. 外毒素 4. 藻類不具有下列特征_ _b ___。 a. 光合自養(yǎng); b. 根、 莖、 葉分化; c. 多細胞生殖器官 5. 真菌的營養(yǎng)方式為__b __。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 寄生和化能自養(yǎng) 6. 遺傳漂變導致__b ___改變。 a. 種群大。 b. 基因頻率; c. 交配幾率 7. 植物學家主張高等植物由綠藻樣祖先進化而來, 理由是__ b ___。 a. 兩者之間結構相似; b. 兩者之間的光合色素和儲藏物質相同; c. 兩者的生活環(huán)境相似 8. __ a ___之間存在趨同進化。 a. 鯊魚和鯨魚; b. 馬和虎; c. 人和黑猩猩 9. 寒武紀出現(xiàn)物種的爆發(fā)式突增, 是由于生物__ a___的結果。 a. 適應輻射; b. 生存斗爭; c. 定向選擇 1 0. 地衣是__ c 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復合體 二、 填空(每空 1 分, 計 25 分) 1 . 新的表現(xiàn)型可以不通過 __突變__, 只通過 基因重組 就可產(chǎn)生。 2. 人科不同于猿科的一個重要特征在于, 人科是靈長類中唯一 能兩足直立行走 的動物。 所以, 南猿 是已知的最早的一類人科成員。 3. 腦的擴大 和 石器的制造 是人屬的重要特征, 能人 是現(xiàn)在找到的最早的人屬成員。 4. 原核生物包括 細菌 、 藍藻 和 原綠藻 三類。 5. 支原體 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細胞外培養(yǎng)生長的原核生物。 6. 細菌分泌到體外介質中的毒素稱 外毒素 。 它的成分是 蛋白質 , 經(jīng)熱處理后毒性消失, 成為 類毒素 。 7. 細菌病的治療藥物主要有磺胺藥和抗生素。 此外, 對于多種細菌病的預防或治療, 還常用三類物質, 其中 __疫苗__ 起抗原作用, 能使抗體產(chǎn)生; 抗毒素 沒有殺菌的功能, 抗毒素 和 抗血清 含有抗體。 8. 高等植物又稱 有胚 植物, 包括 苔蘚 植物門和維管植物門。 維管植物含 蕨類 植物和 種子 植物, 后者包括 裸子 植物和 被子 植物。 9. 孢___ 子體發(fā)達是種子植物生活史的特點。 三、 名詞解釋(每題 4 分, 計 20 分) 1 . 建立者效應 ● 遺傳漂變的另一種形式 ——小種群可以造成特殊的基因頻率: ● 小種群中的幾個或幾十個個體, 遷移到它處定居下來, 與原種群隔離開來, 自行繁殖形成新的種群; 有些等位基因沒有帶出來, 導致新種群與原種群的基因頻率的差異; ● 新種群的基因頻率取決于建立者(定殖者) ——分離出來的幾個或幾十個個體 ● 意義: 通過自然選擇, 有可能形成新物種。 2. 同義突變 ● 一種中性突變; ● 由于遺傳密碼的簡并性, 決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碼子大多不止一個; ● 即使密碼子發(fā)生了突變, 但突變后的密碼子 與突變前的密碼子 可能都是編碼是同一蛋白, 這樣的突變稱為同義突變。 3. 溶原周期 ● 溫和性的噬菌體侵入細菌, 并不立即復制使細菌死亡; ● 而是將噬菌體的 DNA 拼接到細菌的 DNA 分子上, 成為細菌 DNA 分子的一部分, 變成原病毒; ● 原病毒時期——病毒的溶原周期。 4. 世代交替 ● 植物的生活史 有性世代: 從孢子開始, 到由其萌發(fā)形成配子體, 并行有性生殖產(chǎn)生配子; 無性世代: 從配子結合形成的合子開始, 到由其萌發(fā)形成孢子體, 直至行無性生殖產(chǎn)生孢子; ● 植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植物生活史中 上述兩個世代有規(guī)律地交替進行的現(xiàn)象; 二倍體的孢子體世代與單倍體的配子體世代, 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 動物生活史中的世代交替 有性生殖的世代與無性生殖的世代 有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 如: 輪蟲、 蚜蟲等。 5. 性選擇 完全和繁殖相關的、 某些個體超出同種相同性別其它個體的優(yōu)越之處。 四、 簡答題(每題 1 5 分, 計 45 分) 1 . 試述進化理論的發(fā)展。 ● 達爾文式的進化與非達爾文式的進化; ● 綜合進化論對達爾文學說的修改; ● 分子進化和中性學說; ● 漸變式進化和跳躍式進化; ● 物種絕滅和災變; 2. 病毒、 類病毒和朊粒是什么? 它們在生命的起源和進化方面給你什么啟示? ● 病毒 ★ 非生物性質 ◆ 構成: 核酸、 蛋白質(或只有核酸); ◆ 無細胞結構; ◆ 侵入寄主細胞之前 無代謝必須的酶系統(tǒng), 也不能產(chǎn)生 ATP, 所以, 無新陳代謝活動; 不能獨立進行各種生命活動; 更不能繁殖; 可形成結晶——似無機物; ★ 明顯的生命現(xiàn)象特征 ◆ 構成: 最基本的兩種生物大分子 ——蛋白質、 核酸; ◆ 侵入寄主細胞后 借助寄主細胞一套生命物質系統(tǒng) → 復制自己、 大量繁殖。 ★ 病毒給我們的啟示 一種不完全的生命形式; 或說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命形式 爭議: 生物? 非生物? ◆ “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錯誤觀點 “亦此亦彼”、“灰色系列” ——普遍現(xiàn)象, 恐龍——鳥; 病毒——其中之一; ◆ 生物界(生命)、 非生物界(非生命) 無絕對界限、 無不可逾越的鴻溝; ● 類病毒 ★ 比病毒小的顆粒 無蛋白質外殼; 300 多個核苷酸構成, 單鏈環(huán)狀或線形 RNA 分子; ★ 類病毒、 某些基因中的內(nèi)含子 核苷酸順序相似; 說明: 類病毒可能來自于基因中的內(nèi)含子; ● 朊粒 ★ 是一種蛋白質分子, 也稱蛋白質病毒; ★ 非生物性質 無核酸——無復制轉錄功能; ★ 生物特性——具信號分子作用 能侵入寄主細胞 → 寄主細胞產(chǎn)生新的朊粒(即繁殖); ★ 瘋牛病病原體——蛋白粒子 Pron ★ 說明 ◆ 蛋白質可能也含遺傳信息 ——對中心法則的挑戰(zhàn)、 補充; ◆ 生命現(xiàn)象的復雜性——有待于探索。 ● 朊粒與病毒起源的關系 ★ 病毒是細胞出現(xiàn)以后的產(chǎn)物; ★ 病毒和質粒、 轉座子有相似之處; ★ 此外, 病毒含有的一些基因 常和寄主細胞的基因相同或相似, 而和它種病毒的基因不同。 因此, 病毒可能來自細胞 3. 論述植物由水生到陸生的演化和適應。 ● 植物從水生到陸生面臨的主要問題 ◆ 水分和礦物質的吸收和運輸; ◆ 氣體交換; ◆ 抵抗重力的問題; ◆ 陸生環(huán)境(溫度、 風力、 濕度及光等) 變動劇烈; ● 陸生植物適應陸生環(huán)境的方式; ◆ 體表有角質層、 蠟質, 防止水分過度散失; ◆ 生殖器官多細胞; ◆ 合子在母體內(nèi)發(fā)育成胚, 使胚胎得到保護。



本文編號:15146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dxkc/15146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ba2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