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辯證法通訊投稿_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
本文關鍵詞:自然辯證法通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雜志簡介 《自然辯證法通訊》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雙月刊)曾用刊名:自然辯證法研究通訊,1956年創(chuàng)刊,專業(yè)學術性刊物。反映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的研究成果與進展,結合中國社會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革思路和方案。注重向讀者傳遞國內(nèi)外最新研究成果及學術信息,啟迪讀者的思想和智慧,是求知者和愛智者的良師益友。
《自然辯證法通訊》讀者對象是科學家,工程師,科研管理人員,高技術企業(yè)家,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史、科學社會學與科技政策研究者,大專院校教師、研究生、大學生,中學教師,以及對自然辯證法和相關學科感興趣的社會科學、人文學科研人員和業(yè)余愛好者。這本格調(diào)高潔、雅俗共賞的雜志,是每位學術守望者和文化駐足者的砥礪思想的競技場和精神漫游的憩園,各個層次的讀者都能由此通幽尋芳,探賾索隱。 自然辯證法通訊收錄情況/影響因子 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維普網(wǎng)、萬方數(shù)據(jù)庫、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收錄
1、中文核心期刊:
1992-2011年連續(xù)5屆中文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
2、南大核心期刊:
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2—2013)來源期刊(含擴展版)、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
3、數(shù)據(jù):MARC數(shù)據(jù)、DC數(shù)據(jù)
4、圖書館藏: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5、影響因子:
截止2014年萬方:影響因子:0.362;總被引頻次:660
截止2014年知網(wǎng):復合影響因子:0.519;綜合影響因子:0.298 自然辯證法通訊欄目設置 科學文化和技術文化、科學技術哲學、科學技術社會科學、科學技術史。 自然辯證法通訊編輯部/雜志社投稿須知 (一)本刊是國家一級綜合性、理論性學術刊物,在海內(nèi)外學術界和知識界享有盛譽,在廣大讀者中頗有口碑。從今年起改版為大16開,字數(shù)從15萬增至20萬,從而將大大縮短用稿等候時間。本刊熱誠歡迎各地學人和作者不吝賜稿。
(二)來稿請按照本刊各欄目的學術水準和格式要求撰寫。專題論文以一萬字為限,關鍵詞三五個,摘要一兩百字。
(三)本刊不接受已公開訂閱的稿件,亦不接受一稿多投的稿件,只接受專投本刊的、未公開訂閱的稿件。
(四)本刊以打印清楚或書寫整潔的紙質(zhì)文本為正式投稿,請另紙附英文資訊(題目、作者姓名、關鍵詞、摘要)。若接到采用通知,請即郵發(fā)電子文本。
(五)因人力、財力所限,本刊恕不退稿。在來稿三個月后未接到采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處理。來稿一經(jīng)訂閱,本刊即按國家規(guī)定一次付酬(包括電子文本稿費)。
(六)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為此請作者將姓名、單位、城市、郵編、簡介等另紙附寄,并在行文時避免透露作者身份的語句。
(七)參考文獻一律采用尾注,其格式按國家有關規(guī)范書寫(本刊過去數(shù)次登載過)。
(八)為便于分類和分發(fā)稿件,請作者最好在稿件右上角用鉛筆標明欲投欄目(可寫一至三個)。
(九)來稿請寄編輯部,勿寄私人,以利匿名審鎬制的實施。 自然辯證法通訊同類優(yōu)質(zhì)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學術雜志網(wǎng)是專業(yè)學術雜志網(wǎng)站。歷經(jīng)7年多的發(fā)展與廣大會員的積極參與,現(xiàn)已成為全國會員較多、口碑較好的學術雜志訂閱網(wǎng)站,先后3余次榮膺各類媒體的好評和推薦,并在2007年獲得了中國最佳商業(yè)網(wǎng)站排行榜(教育榜)六強的榮譽稱號。
《學術雜志網(wǎng)》訂閱公告:
1、速度快:內(nèi)部訂閱通道快速下單,大大縮短了時間;
2、發(fā)刊快:凡是在本站下的訂單,可享受快速見刊;
3、溝通好:專業(yè)老師和你一對一及時溝通,有問題可隨時修改訂單;
4、有保障:有專業(yè)團隊,為您修改需要返修的《自然辯證法通訊》訂單;
5、免費送:凡是在本站的會員,均可免費再贈送《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一本;
《學術雜志網(wǎng)》訂閱聲明:
1、《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為國家承認、正規(guī)、合法、雙刊號期刊
2、中國期刊網(wǎng): 可查詢,并全文收錄
3、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可查詢,收錄期刊
4、本站只收取最低限度的訂閱費用,如果還有比本站訂閱價格更低,一周之內(nèi)可以退出多收款項。
5、本站成功率高,沒有成功的全額退還一切費用。
《學術雜志網(wǎng)》訂閱流程:
1.提出要求 → 2.推薦刊物→ 3.支付訂金 → 4.確認訂單 → 5.發(fā)通知書 → 6.快遞雜志
1.《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訂閱訂閱價格能不能更便宜一些?
答:由客戶確定類型,由本站為客戶根據(jù)期刊排版日期、收費情況來推薦給客戶,訂閱價格可以適當下調(diào),并且出稿的速度會更快。
2.信用有保證嗎?
答:學術雜志網(wǎng)建站7年以來,各方面取得了非常的業(yè)績,開通了支付寶信認商家服務,可以擔保交易;網(wǎng)銀在線支付是首批2005年用戶;所有的銀行卡號都是2004年注冊的;付款可以支付到對工帳戶(工商銀行)。如果有欺騙行為,所有的收款方式都早就被注銷了。
3.你們的網(wǎng)站有退款服務嗎?
答:請客戶保留匯款憑證。不成功全額退還客戶。
4.什么是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
答:“國家級”期刊,即由黨中央、國務院及所屬各部門,或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各民主黨派和全國性人民團體主辦的期刊及國家一級專業(yè)學會主辦的會刊。“省級”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其所屬部、委辦、廳、局主辦的期刊以及由各本、專科院校主辦的學報(刊)。核心期刊是學術界通過一整套科學的方法,對于期刊質(zhì)量進行跟蹤評價,并以情報學理論為基礎,將期刊進行分類定級,把最為重要的一級稱之為核心期刊。
5.一般多長時間?
答:根據(jù)客戶的要求和選擇的期刊類型不同,而且編輯部也有時間安排,不排除有更長久的時間,建議有需求的用戶一般提前2個月就開始提交訂單比較理想。
6.我可以隨時跟蹤進展情況嗎?
答:當然,我們的每一位客戶,都會分配一名專職的客服經(jīng)理為你全程負責,隨時通報進展情況。
7.是否可以真的做到100%?
答:一般來說,可以做到98%以上,如果編輯手里的文章已經(jīng)比較多的時候,就會推遲一些。該期刊特別忙的話,在征得客戶你的同意后,可以免費更換同級期刊。
8.可以通過那些方式付款?
答:目前,我們支持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nóng)業(yè)銀行、中國銀行、郵政儲蓄等銀行的柜臺匯款;網(wǎng)銀在線付款;支付寶、淘寶在線付款;企業(yè)的對工帳戶付款。我們的法人代表是“任本芬”、對工帳戶是“四川博文網(wǎng)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有疑問請聯(lián)系投訴與建議中心楊老師:13378216660。
因篇幅限制,更多問題請進入專題了解>>
學術雜志網(wǎng)有訂閱合作的均為正規(guī)期刊的編輯部,可在新聞出版總署網(wǎng)站查詢到相關信息。本站以7年相關經(jīng)驗,幫助選擇最適合的正規(guī)雜志社,以最快的速度達到客戶最滿意的效果。
在線咨詢:
《自然辯證法通訊》文章范例
1.知識論證和FrankJackson的表征主義回應策略劉玲,LIULing
2.認知情境中的"探索性實驗"——一種具有歷史感與時間性的動態(tài)科學觀石誠,蔡仲,SHICheng,CAIZhong
3.認識論的框架問題張華,ZHANGHua
4.信息通信技術對科學知識生產(chǎn)方式的影響李正風,丁大尉,LIZheng-feng,DINGDa-wei
5.案例方法與工程創(chuàng)新研究徐炎章,XUYan-zhang
6.創(chuàng)新中的社會關系:圍繞青蒿素的幾個爭論張文虎,ZHANGWen-hu
7.拉瓦錫的酸理論馮翔,F(xiàn)ENGXiang
8.晚清科技傳播的分期及變遷特點高建明,李斌,GAOJian-ming,LIBin
9.《左傳》日食觀念研究關瑜楨,GUANYu-zhen
10.啟蒙的理性重建——論卡爾納普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郝苑,HAOYuan
11.孔子仁學思想對現(xiàn)代生態(tài)倫理的建構及其意義張建國,王緒琴,ZHANGJian-guo,WANGXu-qin
12.意識活動機制的神經(jīng)現(xiàn)象學解釋丁峻,DINGJun
13.朱利安·索雷爾·赫胥黎——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的典范游清徽,YOUQing-hui
14.動態(tài)認知邏輯研究述評廖德明,LIAODe-ming
15.以牟宗三的邏輯哲學來判解"邏輯可否被修正"張晚林,ZHANGWan-Lin
16."付費訂閱論文"現(xiàn)象的合理性及其限度陳向義
17.付費出版學術專著與訂閱學術論文的社會后果李建軍
18.論期刊版面費出現(xiàn)的社會和學術背景羅順元
19.版面費:在學術與市場之間楊渝玲
20.學術期刊的無奈選擇與守護我們的學術良知——對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說不"孫亮
21.權-利邏輯對學術邏輯僭越的當下癥候——也談"付費出版學術專著與交版面費訂閱論文"張靈
22.第十四屆全國科學哲學學術會議綜述熊文嫻,喻郭飛
1.浮士德精神與西方科技文化——紀念愛好科學的杰出詩人和思想家歌德誕辰260周年吳曉江,WUXiao-jiang
2.人居環(huán)境建設的景觀哲學思考王紫雯,王蕾,WANGZi-wen,WANGLei
3.環(huán)境美德倫理學:環(huán)境關懷的一種新嘗試李建珊,王希艷,LIJian-shan,WANGXi-yan
4.語言如何影響人們的思維劉麗虹,張積家,LIULi-hong,ZHANGJi-jia
5.亥姆霍茲《論力的守恒》的思想根源分析李東升,LIDong-sheng
6.達米特論指稱和涵義俞穎杰,YUYing-jie
7.中國人看生物技術——2003-2007研究報告呂瀾,LūLan
8.我國社會科技獎勵調(diào)查分析尚智叢,唐素琴,楊輝,SHANGZhi-cong,TANGSu-qin,YANGHui
9.動態(tài)能力的研究述評及其啟示鄭勝華,芮明杰,ZHENGSheng-hua,RUIMing-jie
10.傅立葉與熱傳導理論的數(shù)學化賈隨軍,賈小勇,JIASui-jun,JIAXiao-yong
11.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中英鐵炮射速的問題研究劉鴻亮,孫淑云,LIUHong-liang,SUNShu-yun
12.莊子技術思想厘清吳智,陳凡,WUZhi,CHENFan
13.美國19世紀的科學傳播者——愛德華·尤曼斯楊晶,王大明,YANGJing,WANGDa-ming
14.神經(jīng)倫理學研究的進展亓奎言,QIKui-yan
15.自費出版學術著作的危害李春泰
16.由法律關系看學術期刊版面費的正當性董興佩
17.學術出版:與學術無關?李振良,李肖峰
18.強烈反對我國學術期刊收取版面費的現(xiàn)行做法趙正國
19.談付費出版學術論著及訂閱論文胡金東
20.關于付費出版問題的幾點看法羅力群
21."利益、風險與工程倫理"——第二屆全國科學技術與工程倫理學術研討會綜述張恒力
1.文藝復興:近代科學產(chǎn)生的藝術背景楊渝玲,YANGYu-ling
2.智力與文化:一種新的視域融合蔣京川,JIANGJing-chuan
3.道家、道教的生態(tài)美孔令宏,曹仁海,,KONGLing-hong,CAORen-hai
4.Form和information——論存在結構與語言結構高秉江,GAOSing-jiang
5.思想實驗的認識論問題王華平,WANGHua-ping
6.涉身理性:自然化認識論的發(fā)展契機李淑英,LIShu-ying
7.工程知識的科學技術維度與人文社會維度鄧波,羅麗,DENGBo,LUOLi
8.探尋儒學與科學關系演變的歷史軌跡——"明末清初奉教士人與科學"研究斷想馬來平,MALai-ping
9.科技型新創(chuàng)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導向:維度、測量和效度劉景江,LiuJing-jiang
10.論工業(yè)革命的開端張箭,ZHANGJian
11.拉普拉斯早期概率思想的發(fā)展王幼軍,WANGYou-jun
12.我國"大躍進"時期農(nóng)具改革運動考查朱顯靈,丁兆君,胡化凱,ZHUXian-ling,DINGZhao-jun,HUHua-kai
13.亥維賽和他的科學成就孫慶華,包芳勛,SUNQing-hua,BAOFang-xun
14.中外工程哲學研究之比較陳凡,蔡乾和,CHENFan,CAIQian-he
15."生物信息"概念的隱喻解釋困境及其意義曹昱,蕭玲,CAOYu,XIAOLing
16.究竟誰在中國最先使用了"科學"一詞?周程,紀秀芳,ZHOUCheng,JIXiu-Fang
17."關于付費出版學術專著與交版面費訂閱論文"討論征文(一)真理至上,正義優(yōu)先李宏偉
18.版面費:學術自由的悖論劉同舫
19.從付費出版學術論著談開去鄔焜
20.科學中的金錢和權力——兼談版面費問題歐陽鋒
21.論文版面費該由誰來支付?馬佰蓮
22.對"付費出版學術專著與交版面費訂閱論文"之管見王汝發(fā)
23.科技政策與區(qū)域創(chuàng)新研討會綜述王國強
24.學術不端行為曝光臺李醒民
1.心理學主體生存論探新孟維杰,MENGWei-jie
2.不妥協(xié)的因果解釋——論維果茨基的情緒理論原琦,宋斌,YUANQi,SONGBin
3.數(shù)學文化熱與數(shù)學文化史研究徐乃楠,王憲昌,XUNai-nan,WANGXian-chang
4.潛無窮、實無窮探析杜國平,DUGuo-ping
5.回歸自然的認知策略——中醫(yī)診斷的模型化推理及其方法論啟示王志康,WANGZhi-kang
6.論環(huán)境社會技術的"綠色編碼"問題鄒成效,衡孝慶,ZOUCheng-xiao,HENGXiao-qing
7.三大語言理論的科學實在觀批評周頻,ZHOUPin
8."草根經(jīng)濟"中的知識產(chǎn)權制度失靈現(xiàn)象及其探究樓慧心,樊麗淑,LOUHui-xin,F(xiàn)ANLi-shu
9.突破性創(chuàng)新的機會識別和風險管理研究李正衛(wèi),池仁勇,LIZheng-wei,CHIRen-yong
10.日本科技人才政策的國際化轉(zhuǎn)向烏云其其格,袁江洋,WUYUNQi-qige,YUANJiang-yang
11.科恩的科學編史學方法新探蘇玉娟,魏屹東,SUYu-juan,WEIYi-dong
12.朗之萬在中國李艷平,王貞,LIYan-ping,WANGZhen
13.唐代農(nóng)學思想考析陳玲,CHENLing
14.分子醫(yī)學之父——英格拉姆郭曉強,GUOXiao-qiang
15.技性科學觀:科學技術政策分析的新視角許為民,樓巍,吳依云,XUWei-min,LOUWei,WUYi-yun
16.中國思想解放和學術建設的號角——《自然辯證法通訊》社會功能的傳播學觀照謝清果,鄒潔
17.1980年代中國科學哲學發(fā)展的若干特征——從《自然辯證法通訊》看李彤宇
18.引領中國科學哲學的文化進路李振良
19.崇尚自由良師益友——一個青年學子眼中的《自然辯證法通訊》趙海星
20.在1990年代的艱難歲月里李醒民
1."進化"的文化選擇費多益,F(xiàn)EIDuo-yi
2.以人文主義之柔克技術異化之剛——論莊子"道""技"合一技術論與海德格爾存在主義技術觀童恒萍,TONGHeng-ping
3.南音樂器科技思想研究吳鴻雅,WUHong-ya
4.混沌邊緣的復雜性探析——對不同領域內(nèi)復雜性產(chǎn)生條件的同構性分析齊磊磊,顏澤賢,QILei-lei,YANZe-xian
5.生成認知:基本觀念和主題李恒威,LIHeng-wei
6.宇稱不守恒——實驗對理論的判決性反駁舒國萱,SHUGuo-xuan
7.無-尚未-全有——論恩斯特·布洛赫的尚未存在的存在論金壽鐵,JINShou-tie
8.近現(xiàn)代中國地質(zhì)科學知識增長的特征——基于1936年至2006年的文獻統(tǒng)計劉愛玲,史艷艷,LIUAi-ling,SHIYan-yan
9.日本職務發(fā)明利益補償機制的創(chuàng)新理念和保障機制武彥,李建軍,WUYan,LIJian-Jun
10.科技創(chuàng)新活動中的信息化與數(shù)據(jù)挖掘陳九龍,CHENJiu-long
11.科學哲學對科學史的意義孫玉忠,SUNYu-zhong
12.論物理學史的素質(zhì)教育功能呂增建,LüZeng-jian
13.中國火器落后于西方的時間節(jié)點及原因初探李婷婷,朱亞宗,LITing-ting,ZHUYa-zong
14.16-17世紀世界銀冶技術比較研究——以明朝、日本和西屬拉丁美洲為對象謝乾豐,XIEQian-feng
15.弗里茲·哈伯:一代物理化學巨匠張清建,ZHANGQing-Jian
16.此情可待成追憶——《激動人心的年代》新版自序李醒民,LIXing-min
17.情感、機器、認知——斯洛曼的人工智能哲學思想探析趙玉鵬,劉則淵,ZHAOYu-peng,LIUZe-yuan
18.自然辯證法學派的光輝旗幟張純成
19.而立之年的寄語史兆光
20.論學術權威的有限合理性和對學霸的拒斥——基于學術界謀求思想解放和學術進步的訴求看韓斌全
21.不為名利媚俗化,甘當學術守護者曾鷹
22.《自然辯證法通訊》三十年的缺憾陳家功
學術雜志網(wǎng)致力于雜志信息整理和學術雜志在線訂閱,我們只協(xié)助已經(jīng)獲得授權的雜志社進行在線訂閱(授權和許可)。本站非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官網(wǎng),
查詢詳情的朋友可以直接聯(lián)系雜志社的編輯部。如果貴雜志社不希望我們收錄您的期刊信息,請致電13378216660(8:00-22:00)。
本文地址:
本文關鍵詞:自然辯證法通訊,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609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nd/116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