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價格對污染排放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能源價格對污染排放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能源消費 能源價格 節(jié)能減排 污染排放
【摘要】: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并且也是世界上大氣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如何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兼顧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節(jié)約的問題,是我國目前亟需解決的難題之一。當下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已經進入工業(yè)化中后期,傳統(tǒng)且落后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經濟增長方式受到了國內外一些輿論壓力。從以控制能源強度為目標轉換到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目標的政策轉變是我國在節(jié)能減排、探索低碳經濟發(fā)展之路上的質變,由此也可見我國對污染排放問題的重視;诖,本文擬深入研究能源價格通過能源節(jié)約與要素替代兩種途徑,對污染排放的影響,以期為我國實現節(jié)能減排,選擇綠色的經濟增長方式提供理論支撐和決策依據。本文首先總結了國內外學者關于污染排放控制的相關文獻綜述;隨后,介紹了本文實證部分所需的理論模型框架;然后細致地介紹了我國關于能源價格、能源消費、要素替代和污染排放的現狀;接下來,選取我國1952-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對能源消費的影響因素進行驗證,最終得出能源價格是影響能源消費的重要因素,再然后再采取超越對數成本模型對能源價格與生產要素的關系做實證研究;隨后,在超越對數成本模型的基礎上延伸能源子模型和排放模型,最終對能源價格與污染排放的彈性做實證分析;最后在檢驗結果的基礎上,就我國如何通過能源價格的調整影響能源消耗和要素替代,減少污染排放提出了對策建議,其主要結論如下:(1)能源價格可以通過能源節(jié)約和要素替代兩種途徑,對污染排放進行調節(jié)。首先,能源價格是能源消費的重要影響因素,并且對其影響力越來越大;其次能源與非能源要素具有替代效應,能源價格的變動可以產生非能源要素的替代效應。(2)從能源價格對污染排放的彈性結果中看出,中國煤多油少氣貧的能源稟賦決定了污染性較大的煤炭的彈性要大于其他燃料,故在節(jié)能減排的進程中,首先應該發(fā)展清潔能源,限制非清潔能源。對于投入要素的影響,可以發(fā)現人力、資本對能源均具有可替代性,以此減少對能源依賴性的方式是可行的。(3)正確處理我國能源、經濟與環(huán)境關系的關鍵就在于走綠色低碳經濟發(fā)展之路,促進中國綠色GDP增長的對策、建議主要包括:完善定價機制,加快價格改革;提高能源效率,推廣清潔能源;優(yōu)化要素投入,調整產業(yè)結構;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實現節(jié)能減排。
【關鍵詞】:能源消費 能源價格 節(jié)能減排 污染排放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426.2;F764;X24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緒論8-12
- 1.1 研究背景8
- 1.2 研究意義8-9
- 1.3 研究方法9-10
- 1.4 研究思路10
- 1.5 文章框架10-12
- 2 文獻綜述12-22
- 2.1 污染排放研究理論及實證方法12-18
- 2.1.1 基礎理論12-15
- 2.1.2 相關實證方法15-18
- 2.2 污染排放控制關系研究18-21
- 2.2.1 能源價格與能源消費的關系18-19
- 2.2.2 能源價格與要素替代19-20
- 2.2.3 能源價格與污染排放20-21
- 2.3 文獻綜述總結21-22
- 3 模型框架22-25
- 3.1 生產要素模型22-23
- 3.2 能源子模型23-24
- 3.3 排放模型24-25
- 4 污染排放控制及其影響因素的現狀分析25-31
- 4.1 能源價格的現狀25-27
- 4.2 中國能源消費的現狀27-28
- 4.3 中國生產要素的現狀28-29
- 4.4 污染排放的現狀29-31
- 5 能源價格與兩種影響途徑—能源消費和要素替代的關系分析31-37
- 5.1 能源價格與能源消費關系的實證研究31-35
- 5.1.1 能源消費模型的建立31-32
- 5.1.2 能源消費誤差修正模型的實證分析32-35
- 5.1.3 實證結果分析35
- 5.2 能源價格與生產要素的關系研究35-37
- 5.2.1 數據選取35
- 5.2.2 實證估算35-36
- 5.2.3 實證結果分析36-37
- 6 能源價格與污染排放關系的實證研究37-46
- 6.1 數據來源及處理37
- 6.2 實證研究37-42
- 6.2.1 能源子模型條件下的排放彈性估計37-40
- 6.2.2 生產要素模型下的排放彈性研究40-42
- 6.3 結果分析42-46
- 6.3.1 實證結果分析42
- 6.3.2 結論啟示42-43
- 6.3.3 政策建議43-46
- 7 研究結論46-47
- 致謝47-49
- 參考文獻49-53
- 附錄53-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艷;鐘偉;;我國電力行業(yè)的價格管制與改革[J];中國市場;2014年46期
2 張恒;王彬;;能源價格沖擊對宏觀經濟的動態(tài)影響與溢出效應[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3 袁麗靜;劉博渠;;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可循環(huán)資源定價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年05期
4 魏巍賢;高中元;馬喜立;;國際油價波動對中國經濟影響的一般均衡分析[J];統(tǒng)計研究;2014年08期
5 唐安寶;李星敏;;能源價格與技術進步對我國能源效率影響研究[J];統(tǒng)計與決策;2014年15期
6 耿衛(wèi)紅;;全球礦產品期貨市場格局[J];國土資源情報;2014年06期
7 白玫;;深化能源價格改革:規(guī)律、目標與路徑選擇[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年04期
8 殷建平;;論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深入與完善[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4年03期
9 夏云嬌;;礦產開發(fā)生態(tài)補償法律制度研究[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4年01期
10 楊波;;中國現行石油定價機制及其弊端分析[J];價格月刊;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史明珠;;海外能源期貨市場現狀及利用[N];期貨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林嫘;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及其影響的研究[D];廈門大學;2014年
2 高珊珊;我國經濟增長、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動態(tài)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789655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789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