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對農村中小銀行機構的影響及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3 23:06
農村中小銀行機構是地方金融機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對支持縣域實體經濟和滿足三農、小微企業(yè)融資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但長期以來,農村中小銀行(農商行、農合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zhèn)銀行)過度依賴傳統(tǒng)存貸業(yè)務,存貸利率管制創(chuàng)造了穩(wěn)定的息差,使得農村中小銀行靠單純做大體量就可以增加盈利,導致了農村銀行機構長期粗放式經營,缺乏業(yè)務精細化和管理創(chuàng)新,扭曲了市場對資源優(yōu)化配置機制。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也在一步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將進一步打破金融壟斷性,能夠引導資金流向回報率更高的行業(yè),但是利率的市場化在增加銀行定價權的同時,也將增加銀行間的競爭,縮小存貸利差,利率風險也會加大。本文在梳理利率市場化基本理論和對金融機構影響機制的基礎上,通過對內江轄內農村中小銀行主營業(yè)務增速、存貸利差、凈息差和凈利差變化分析了盈利能力收到的影響;通過存、貸款定價機制和存、貸款實際執(zhí)行利率變化情況分析了定價能力收到的影響;通過利率敏感性缺口指標、收益分析法和經濟價值分析法研究了利率風險的變化情況。通過對經營管理報表數據和相關內部制度資料分析,找出了內江轄內農村中小銀行在應對利率市場化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分...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方法圖
第二章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理論和歷史演變13圖2-1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同業(yè)借款占比變化(%)如圖 2-2 所示,利率改革導致銀行貸款利率遠不及存款利率,銀行經營困難,經營壓力增大,存貸款利率的較大差額,導致銀行負債上升。據 FDIC 數據可知,從 1977 年到 1981 年,銀行存儲款項與借貸款項利率差額差從 3%發(fā)生大幅度下跌,到 1981 年跌到了-1%,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回升。圖 2-2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貸利差變化情況(%)(二)銀行金融風險持續(xù)上升,非銀行結構從中獲利,迅速占領市場。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第二章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理論和歷史演變圖2-1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同業(yè)借款占比變化(%)圖 2-2 所示,利率改革導致銀行貸款利率遠不及存款利率,銀行經力增大,存貸款利率的較大差額,導致銀行負債上升。據 FDIC 數7 年到 1981 年,銀行存儲款項與借貸款項利率差額差從 3%發(fā)生大幅1 年跌到了-1%,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回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文獻綜述及評價——基于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的視角[J]. 彭中,余鑫. 武漢金融. 2015(01)
[2]利率市場化對商業(yè)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J]. 李媛. 上海金融. 2014(08)
[3]后危機時代我國利率市場化問題探析——基于央行非對稱降息視角[J]. 邱兆祥,吳志堅,許坤. 經濟學動態(tài). 2013 (05)
[4]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測度與改革指向[J]. 陶雄華,陳明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3(03)
[5]利率市場化與中國銀行業(yè)的戰(zhàn)略轉型[J]. 魏苗. 上海金融. 2012(12)
[6]利率市場化會對銀行業(yè)的市場結構形成顯著影響——基于美、日等國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 巴曙松. 江淮論壇. 2012(04)
[7]利率市場化下的銀行盈利模式[J]. 利明獻. 中國金融. 2011(20)
[8]利率市場化對各國(地區(qū))的沖擊效應[J]. 周莉萍. 銀行家. 2011(08)
[9]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場化進程[J]. 易綱. 金融研究. 2009(01)
本文編號:2896611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研究方法圖
第二章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理論和歷史演變13圖2-1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同業(yè)借款占比變化(%)如圖 2-2 所示,利率改革導致銀行貸款利率遠不及存款利率,銀行經營困難,經營壓力增大,存貸款利率的較大差額,導致銀行負債上升。據 FDIC 數據可知,從 1977 年到 1981 年,銀行存儲款項與借貸款項利率差額差從 3%發(fā)生大幅度下跌,到 1981 年跌到了-1%,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回升。圖 2-2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存貸利差變化情況(%)(二)銀行金融風險持續(xù)上升,非銀行結構從中獲利,迅速占領市場。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
第二章 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理論和歷史演變圖2-1 美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同業(yè)借款占比變化(%)圖 2-2 所示,利率改革導致銀行貸款利率遠不及存款利率,銀行經力增大,存貸款利率的較大差額,導致銀行負債上升。據 FDIC 數7 年到 1981 年,銀行存儲款項與借貸款項利率差額差從 3%發(fā)生大幅1 年跌到了-1%,后經過一段時間后才發(fā)生回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率市場化問題研究文獻綜述及評價——基于商業(yè)銀行經營管理的視角[J]. 彭中,余鑫. 武漢金融. 2015(01)
[2]利率市場化對商業(yè)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研究[J]. 李媛. 上海金融. 2014(08)
[3]后危機時代我國利率市場化問題探析——基于央行非對稱降息視角[J]. 邱兆祥,吳志堅,許坤. 經濟學動態(tài). 2013 (05)
[4]中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測度與改革指向[J]. 陶雄華,陳明玨.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3(03)
[5]利率市場化與中國銀行業(yè)的戰(zhàn)略轉型[J]. 魏苗. 上海金融. 2012(12)
[6]利率市場化會對銀行業(yè)的市場結構形成顯著影響——基于美、日等國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 巴曙松. 江淮論壇. 2012(04)
[7]利率市場化下的銀行盈利模式[J]. 利明獻. 中國金融. 2011(20)
[8]利率市場化對各國(地區(qū))的沖擊效應[J]. 周莉萍. 銀行家. 2011(08)
[9]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場化進程[J]. 易綱. 金融研究. 2009(01)
本文編號:28966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2896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