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段理論框架下中國學習者英語代詞的消解研究
本文關鍵詞:語段理論框架下中國學習者英語代詞的消解研究
【摘要】:本文報道一項高、低兩個英語水平組的中國學習者消解英語代詞的實證研究,測量工具為E-prime編程的基于故事的真值判斷。結果發(fā)現(xiàn)兩個實驗組和控制組都在雙子句中消解代詞好于單子句中拒絕近位約束。實驗組和控制組之間相比,低分組學習者在非限定性雙子句中拒絕內嵌子句主語約束和控制組存在顯著差異;低分組和高分組在含有具象類限定詞短語的單子句中接受句子主語約束都和母語者存在差異。文章運用語段中心語語類和結構完整性對這些差異進行了解釋。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淮陰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關鍵詞】: 約束理論B原則 約束域 語段理論 共指
【基金】: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全球健康中心Peale-Woods基金資助
【分類號】:H319.3
【正文快照】: 1.理論背景:以語段為約束域的約束理論B原則根據(jù)指稱特點,生成語法把英語名詞性短語分為指稱語、照應語和代詞三類,其中的代詞只包含人稱代詞,如him,she等。在經典的約束理論B原則(Chomsky 1981,1986)中,代詞在約束域內自由,即不能與約束域內成分統(tǒng)領它的名詞性短語共指,但可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華;甄鳳超;;透過主題詞和關鍵主題詞管窺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交際能力中的詞語知識[J];外語界;2007年01期
2 王茂林;;中國學習者英語詞中塞音發(fā)音分析[J];現(xiàn)代外語;2009年02期
3 丁容容;何福勝;;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中強勢語的用法研究[J];外語教學;2006年05期
4 馮潔;;對中國學習者詢問、給予建議時典型模糊語的使用研究(英文)[J];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5 秦朝霞;;中國學習者對“抄襲、剽竊”的認知研究[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3年02期
6 王偉;;關于“わけだ”句誤用的調查分析——以與“のだ”句的混同為中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年08期
7 鄧勁雷;;中國學習者英語拼寫失誤的多因素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3年06期
8 陳文凱;;中國學習者的英語升調習得[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9 黃芳;;面向中國學習者的新型法漢學習詞典的編纂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3年08期
10 胡文飛;;漸進性、遷移性與有靈性的融合:中國學習者對心理動詞的產出現(xiàn)狀分析[J];外國語文;2011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謝元花;中國學習者對英語提升謂詞的習得:語義啟動和句法啟動的綜合分析模型[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2 鄧耀臣;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中程式化序列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3 韋理;中國學習者英語冠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管博;漢英表征宏事件的差異對中國學習者動詞—小品詞組合使用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匯;中國學習者英語篇章性句干短語學特征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2 黃娜;基于語料庫的大學生英語心理使役動詞使用研究[D];湘潭大學;2015年
3 陳靜;中國學習者朗讀中的停頓位置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4 胥冬;中國學習者肯定意義表達的語調特征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5 殷翔;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中焦點實現(xiàn)的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4年
6 范tDtD;中國學習者英語作文中的錯誤頻率分布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7 趙延學;中國學習者英語口語詞匯特點[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8 章羽紅;中國學習者日語句末語氣表達的習得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9 翟佳;中國學習者英語被動句習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10 陳靜;面向中國學習者的英漢學習詞典中形容詞搭配信息的呈現(xiàn)[D];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7229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772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