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英語學習者與格交替的制約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6 04:58
與格交替指雙賓構式和介詞與格構式交替使用。作為一種普遍的語言現象,與格交替一直以來都是語言學家研究的焦點之一。前人的研究多基于結構主義語言學、生成語法等理論對英語與格交替現象進行研究,但基于這些理論的與格交替研究僅側重于與格交替的某一方面,總體缺少系統(tǒng)和全面的研究。自從構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創(chuàng)建以來,諸多學者探究影響與格交替的因素,發(fā)現與格交替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約。然而,國內外有關英語與格交替的實證研究多關注英語本族語和英語的不同變體以及跨語言的與格交替現象,鮮有研究考察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與格交替現象的制約因素。有鑒于此,本文基于構式語法理論,對制約中國英語學習者英語與格交替現象的多因素進行探究,對比制約中國英語學習者和英語本族語者與格交替現象因素的異同點。本研究采用中國學生英語口筆語語料庫,考察因素包括:與事有生性、受事有生性、與事代詞性、受事代詞性、與事可及性、受事可及性、與事有定性、受事有定性、與事具體性、受事具體性、長度差異、語體。研究發(fā)現,有生性、與事代詞性、可及性、有定性、具體性、長度差異、語體制約中國英語學習者與格交替現象,各因素對中國英語學...
【文章來源】: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jié)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jié) 與格交替理論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與格交替實證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與格交替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語料來源
第三節(jié) 語料選取
第四節(jié) 變量標注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數據分析
第一節(jié) 數據處理過程
第二節(jié) 數據分析結果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jié) 與事、受事有生性
第二節(jié) 與事、受事代詞性
第三節(jié) 與事、受事可及性
第四節(jié) 與事、受事有定性
第五節(jié) 與事、受事具體性
第六節(jié) 長度差異
第七節(jié) 語體
第八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總結
第一節(jié) 主要發(fā)現
第二節(jié) 研究啟示
第三節(jié)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479211
【文章來源】: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
第二節(jié) 研究目的與意義
第三節(jié) 論文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jié) 與格交替理論研究綜述
第二節(jié) 與格交替實證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與格交替研究方法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語料來源
第三節(jié) 語料選取
第四節(jié) 變量標注
第五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數據分析
第一節(jié) 數據處理過程
第二節(jié) 數據分析結果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jié) 與事、受事有生性
第二節(jié) 與事、受事代詞性
第三節(jié) 與事、受事可及性
第四節(jié) 與事、受事有定性
第五節(jié) 與事、受事具體性
第六節(jié) 長度差異
第七節(jié) 語體
第八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總結
第一節(jié) 主要發(fā)現
第二節(jié) 研究啟示
第三節(jié)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4792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4792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