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料庫對《論語》衛(wèi)禮賢德譯本的跨文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4 06:54
本研究源于中德文化交流時代背景下中國國家層面對于經典典籍翻譯的肯定和重視,意在探討《論語》衛(wèi)禮賢德語譯本的跨文化翻譯方法及策略。本論文以篇章語言學、德國功能翻譯理論和跨文化研究理論為基礎,通過自建《論語》漢德雙語平行語料庫,借助ParaConc軟件對《論語》衛(wèi)禮賢德語譯本進行系統(tǒng)的跨文化研究,分析衛(wèi)禮賢在翻譯過程中跨文化性對其譯者身份的影響,探討其翻譯方法和策略,尤其重點研究對于"仁""道"等典型華夏文化概念的處理。本論文由引言、理論基礎、《論語》及平行語料庫描述、實證分析兩章、結束語、參考文獻和附錄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紹了選題緣由、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現狀和論文結構。在這一部分,筆者也提出了本論文的主要研究問題:(1)在《論語》的翻譯過程中,衛(wèi)禮賢跨越中德文化邊界向德語讀者傳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從跨文化研究的視角來看有哪些因素影響了他的翻譯行為?如何分析衛(wèi)禮賢在其跨文化翻譯過程中的角色?借助平行語料庫的技術手段是否可以發(fā)現衛(wèi)禮賢作為譯者所具有的特殊跨文化性?(2)鑒于古漢語與德語間巨大的語言差距,應如何結合高低語境文化理論分析衛(wèi)禮賢翻譯過程中基于兩種語言文化的差異而采取的翻譯措施?(...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7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e平行語料庫碗沒硯圈
P….1..,,,眶wi.喔w??5.3?'?2.?BSdender?Umgang??子謂子賤:?Der?Mdster?sagte?von?Da?DsiSn;??一君子哉若人!?>.Ein?Edler?in?der?Tat?ist?遷esCT?Mann!??魯無君豐看,斯焉巧斯??—?;?Wenn???m?Lu?keine?E?迅?en?gSbe:?wie?hatte?dieser?dieses?erreichtq"??5.4?3.?Bestrafte?Eitelkeit??子貢間曰?t?Dsi?Guns?fraste?und?sprach;??田3-1:平行潭科庫惠設截困1??這種情況下,筆者在建設語料庫時添加了?16個復制的小標題。??此外,還有3處是奴語版的一章節(jié)對應著德語版的兩章節(jié),如下表格所示:???表3-2:平備料庫連巧表梅2???^語版章節(jié)?I德語版章節(jié)??14.1?14.1?和?14.2??14.%?14.27?和?14.28??14.37?14.39?和?14.40??對待這種情況,筆者會按照漢語的章節(jié)將德語譯本的兩章節(jié)合并為一章節(jié),同時??將第二章節(jié)的德語標題移至第一章節(jié)的德語標題處與第一章節(jié)節(jié)的標題合并。其后章??節(jié)編號仍承襲之前的編號不變。W下圖藍色部分為例:??巧牽巧襄暑iEi帝丑〇1量看1,‘v'i菩即H)?文二;Fi桌場El宿田0.1皇寶V)薛段時??
照沒語純文本的句子分級,可W對德語篇章進行手工處理加工,導入Excel中將兩個??文本完成初步的句級對齊,將兩個文本再次W純文本形式分別保存。完成這一步驟之??后,再將手工處理完的沒語純文本和德語純文本導入ParaConc軟件,借助其對齊功??能多次調試之后最終可使兩個文本完成對齊,生成可W使用的平行語料庫。不過由??于純文本中會存在手工處理時不宜發(fā)現的特殊符號和格式錯誤,所^心在對齊過程中軟??件會在不能識別處中斷,多次嘗試改進格式錯誤或者特殊符號后,最終可レッ完成漢語??源語篇章和德語文獻型翻譯譯本兩個文本句級層面上的對齊。平行語料庫對齊之后,??在ParaConc軟件中顯示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跨文化性與跨文化態(tài)度——德國跨文化交往理論研究管窺[J]. 姚燕. 國外社會科學. 2015(03)
[2]從功能翻譯理論淺析《論語》衛(wèi)禮賢德語譯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譯[J]. 李小龍. 文教資料. 2014(05)
[3]跨文化性與跨文化日耳曼學[J]. 王志強. 德國研究. 2013(03)
[4]翻譯研究的新范式——認知翻譯學研究綜述[J]. 盧衛(wèi)中,王福祥.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3(04)
[5]“道”的別樣話語存在——論衛(wèi)禮賢對《論語》“道”的語義解讀和迻譯[J]. 華少庠.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6]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7]《論語》的篇章結構及英語翻譯的幾個問題[J]. 黃國文. 中國外語. 2011(06)
[8]翻譯文本之高低語境化探索[J]. 康兆春.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9]初擬儒學深層結構說(1996)[J]. 李澤厚. 華文文學. 2010(05)
[10]泰山北斗 一代通儒──緬懷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創(chuàng)始人漢斯·費梅爾教授[J]. 王建斌. 中國翻譯. 2010(03)
博士論文
[1]翻譯與“移情”:共產主義視角下的翻譯主體建構[D]. 徐艷利.河南大學 2012
[2]人際距離的跨文化研究[D]. 綦甲福.北京外國語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從功能翻譯理論出發(fā)分析當代中國文學德譯本的翻譯處理[D]. 江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2012
[2]從功能主義目的論視角試析綠原的《浮士德》譯本[D]. 殷西環(huán).四川外語學院 2011
[3]以功能翻譯學視角對《孫子兵法》三個德語譯本的對比分析[D]. 王璇.青島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07307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27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le平行語料庫碗沒硯圈
P….1..,,,眶wi.喔w??5.3?'?2.?BSdender?Umgang??子謂子賤:?Der?Mdster?sagte?von?Da?DsiSn;??一君子哉若人!?>.Ein?Edler?in?der?Tat?ist?遷esCT?Mann!??魯無君豐看,斯焉巧斯??—?;?Wenn???m?Lu?keine?E?迅?en?gSbe:?wie?hatte?dieser?dieses?erreichtq"??5.4?3.?Bestrafte?Eitelkeit??子貢間曰?t?Dsi?Guns?fraste?und?sprach;??田3-1:平行潭科庫惠設截困1??這種情況下,筆者在建設語料庫時添加了?16個復制的小標題。??此外,還有3處是奴語版的一章節(jié)對應著德語版的兩章節(jié),如下表格所示:???表3-2:平備料庫連巧表梅2???^語版章節(jié)?I德語版章節(jié)??14.1?14.1?和?14.2??14.%?14.27?和?14.28??14.37?14.39?和?14.40??對待這種情況,筆者會按照漢語的章節(jié)將德語譯本的兩章節(jié)合并為一章節(jié),同時??將第二章節(jié)的德語標題移至第一章節(jié)的德語標題處與第一章節(jié)節(jié)的標題合并。其后章??節(jié)編號仍承襲之前的編號不變。W下圖藍色部分為例:??巧牽巧襄暑iEi帝丑〇1量看1,‘v'i菩即H)?文二;Fi桌場El宿田0.1皇寶V)薛段時??
照沒語純文本的句子分級,可W對德語篇章進行手工處理加工,導入Excel中將兩個??文本完成初步的句級對齊,將兩個文本再次W純文本形式分別保存。完成這一步驟之??后,再將手工處理完的沒語純文本和德語純文本導入ParaConc軟件,借助其對齊功??能多次調試之后最終可使兩個文本完成對齊,生成可W使用的平行語料庫。不過由??于純文本中會存在手工處理時不宜發(fā)現的特殊符號和格式錯誤,所^心在對齊過程中軟??件會在不能識別處中斷,多次嘗試改進格式錯誤或者特殊符號后,最終可レッ完成漢語??源語篇章和德語文獻型翻譯譯本兩個文本句級層面上的對齊。平行語料庫對齊之后,??在ParaConc軟件中顯示如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跨文化性與跨文化態(tài)度——德國跨文化交往理論研究管窺[J]. 姚燕. 國外社會科學. 2015(03)
[2]從功能翻譯理論淺析《論語》衛(wèi)禮賢德語譯本及其“仁”字的跨文化翻譯[J]. 李小龍. 文教資料. 2014(05)
[3]跨文化性與跨文化日耳曼學[J]. 王志強. 德國研究. 2013(03)
[4]翻譯研究的新范式——認知翻譯學研究綜述[J]. 盧衛(wèi)中,王福祥.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13(04)
[5]“道”的別樣話語存在——論衛(wèi)禮賢對《論語》“道”的語義解讀和迻譯[J]. 華少庠.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02)
[6]認知翻譯研究[J]. 王寅. 中國翻譯. 2012(04)
[7]《論語》的篇章結構及英語翻譯的幾個問題[J]. 黃國文. 中國外語. 2011(06)
[8]翻譯文本之高低語境化探索[J]. 康兆春.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1(01)
[9]初擬儒學深層結構說(1996)[J]. 李澤厚. 華文文學. 2010(05)
[10]泰山北斗 一代通儒──緬懷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創(chuàng)始人漢斯·費梅爾教授[J]. 王建斌. 中國翻譯. 2010(03)
博士論文
[1]翻譯與“移情”:共產主義視角下的翻譯主體建構[D]. 徐艷利.河南大學 2012
[2]人際距離的跨文化研究[D]. 綦甲福.北京外國語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從功能翻譯理論出發(fā)分析當代中國文學德譯本的翻譯處理[D]. 江婷.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2012
[2]從功能主義目的論視角試析綠原的《浮士德》譯本[D]. 殷西環(huán).四川外語學院 2011
[3]以功能翻譯學視角對《孫子兵法》三個德語譯本的對比分析[D]. 王璇.青島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073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waiyufanyi/3407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