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法國翻譯理念框架下元雜劇《趙氏孤兒》法譯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09:38
法國來華傳教士馬若瑟于1735年翻譯了第一部傳進歐洲的中國悲劇《趙氏孤兒》,開啟了中國戲劇海外傳播的序幕。現(xiàn)有針對《趙氏孤兒》法譯本的研究多采用歷史學(xué)視域,探討《趙氏孤兒》在18世紀"中國熱"的語境下在歐洲傳播的過程,很少有人從啟蒙時代法國翻譯理論的視角透視馬若瑟譯介中國戲劇的策略。然而,翻譯是在特定社會語境中發(fā)生的社會互動行為。馬若瑟有意選取具有濃郁"悲劇精神"的元雜劇《趙氏孤兒》為譯介文本,通過改譯、增刪等翻譯策略,率先把戲劇譯介活動作為傳播中國儒家思想的手段。本文通過梳理18世紀法國翻譯理念,重點考證馬若瑟對源語言文體風(fēng)格的改動,源文化內(nèi)涵的保留,還原翻譯所處的時代語境以及歷史表現(xiàn)。
【文章來源】: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 2019,(03)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時期傳教士與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J]. 張豫紅. 中州學(xué)刊. 2017(06)
[2]元雜劇《趙氏孤兒》在十八世紀英國的譯介與傳播[J]. 賴文斌. 四川戲劇. 2016(06)
[3]《趙氏孤兒》在海外的傳播及影響[J]. 劉艷春,趙長江. 河北學(xué)刊. 2015(01)
[4]元劇《趙氏孤兒》翻譯與改寫的文化調(diào)適[J]. 呂世生. 中國翻譯. 2012(04)
[5]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J]. 張西平. 清史研究. 2009(02)
[6]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華與中國翻譯[J]. 趙文利. 中國科技翻譯. 1998(04)
本文編號:3230813
【文章來源】:法語國家與地區(qū)研究. 2019,(03)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明清時期傳教士與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J]. 張豫紅. 中州學(xué)刊. 2017(06)
[2]元雜劇《趙氏孤兒》在十八世紀英國的譯介與傳播[J]. 賴文斌. 四川戲劇. 2016(06)
[3]《趙氏孤兒》在海外的傳播及影響[J]. 劉艷春,趙長江. 河北學(xué)刊. 2015(01)
[4]元劇《趙氏孤兒》翻譯與改寫的文化調(diào)適[J]. 呂世生. 中國翻譯. 2012(04)
[5]清代來華傳教士馬若瑟研究[J]. 張西平. 清史研究. 2009(02)
[6]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來華與中國翻譯[J]. 趙文利. 中國科技翻譯. 1998(04)
本文編號:3230813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waiyufanyi/32308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