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指語“それ”的語篇功能分析
[Abstract]:Anaphora is a very complicated language phenomenon, and its use is a process of continuous choice of language. In view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ixis relation of anaphora, the scope of the study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tra-clause structure to the textual structure. In function, it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ubstantive "substitution" to textual cohesion and then to "accessibility marker" of psychological entity.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日本民族文化視域中的日語語義模糊性研究”(13YJA740047)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H3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翠蓮;多義詞心理表征的發(fā)展模式——基于對中國EFL學習者的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04期
2 熊曉滿;;淺談二語習得者的心理表征和語言表征[J];襄樊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3 陸勛林;大腦語言機制的來源和屬性[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張艷君;語用及其原則的認知闡析[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5 賈瑋;張麗敏;同欣;;從心理表征的角度探析英語閱讀詞匯向聽力詞匯的轉化[J];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6 張智;;德語中的陽性泛指及其心理表征[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7 陳永紅;李畢琴;;英語詞匯心理表征的關鍵因素——基于詞匯能力的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8 趙翠蓮;;從語塊儲存看雙解本的優(yōu)勢[J];辭書研究;2011年03期
9 曹杰旺,羅思明;詞典使用技能教學的理據與內容[J];外語研究;2005年05期
10 劉平;戴秀蘭;;語篇連貫解讀與構建中的推理過程[J];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翠蓮;;中國英語學習者研習短語動詞的理想詞典——評介《牛津短語動詞詞典》英漢雙解版[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博;中國EFL學習者對英語權勢詞的心理表征[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4年
2 姚勇;中國英語學習者言語產生中的句法啟動效應[D];新疆師范大學;2006年
3 楊娟;論成年人外語聽力理解中的母語和外語“知識—認知雙元結構”[D];西華大學;2007年
4 喬玲玲;連貫與關聯(lián)在閱讀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5 張國芳;小學生漢語作文與初中生英語作文錯誤之對比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6 歐平婭;中國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多義詞心理表征實證研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林琳;語篇理解中推理過程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8 陳曉燕;英語文學作品中照應分布的認知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9 張彩云;間接回指的認知釋義過程分析[D];吉林大學;2008年
10 王家根;心理詞匯驅動下圖式構建英語語篇理解的認知分析[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25189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waiyulunwen/lxszy/2251897.html